他仔细检查了一下这个“土法变压器”,发现虽然简陋,但却巧妙地利用了手边的材料,实现了温控的目的。
只是这安全性……实在让人担忧。
吴青山拍了几张照片,又详细询问了老汉改造的细节,然后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尽快更换正规的温控模块。
回到村小,吴青山立刻打开电脑,将照片和文字描述上传到了“烟火协议”共享平台,并附上了自己的分析和建议。
他心里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这只是一个偏远山区的个例,谁会关注呢?
然而,三天后,当吴青山再次打开“烟火协议”平台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平台上竟然自动聚合生成了十七个类似的改造案例,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是用啤酒瓶代替绝缘瓶,有的是用废旧轮胎做冷却装置,五花八门,但都充满了草根的智慧和创造力。
更让他惊喜的是,平台还根据这些案例,自动生成了一个优化方案,详细分析了各种改造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安全使用建议。
“这……这太神奇了!”吴青山喃喃自语,他第一次感受到“烟火协议”的力量。
与此同时,远在昆明的某职业技术学校,也遇到了麻烦。
“停电了!停电了!”
嘈杂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林小满皱着眉头,放下手中的电路板。
“怎么回事?”她问道。
“不知道啊,突然就停电了,备用电源也启动不了。”一个学生焦急地说道。
林小满心里一沉,他们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实验,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她迅速来到配电箱前,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是继电器烧毁了。
“继电器烧了,库存里没有替换件。”她无奈地说道。
“那怎么办啊?实验还做不做了?”学生们顿时泄了气。
林小满的大脑飞速运转,突然,她想起曾在“遗落协议”上看到过一段视频,讲述的是上个世纪贵州汞矿的工人,在缺乏维修材料的情况下,用银元代替触点,成功修复设备的案例。
“有了!”林小满兴奋地说道,“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用什么啊?”学生们疑惑地问道。
“银元啊!不对,我们没有银元,但是我们可以用其他的金属代替!”林小满说道,“大家把身上所有的旧首饰都拿出来,金的银的铜的都行!”
学生们虽然不明白林小满要做什么,但还是纷纷拿出自己的首饰。
林小满将这些首饰收集起来,放在一个坩埚里,然后用喷枪加热,将它们熔化成一滩金灿灿的液体。
“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个模具。”林小满说道。
“模具?去哪儿找啊?”学生们面面相觑。
林小满的目光扫过食堂,突然停在了一个蒸笼上。
“就用它了!”林小满指着蒸笼说道,“蒸笼的形状正好可以用来定型!”
林小满将熔化的金属倒入蒸笼里,然后用水冷却定型。
很快,一个个粗糙但却导电的金属片就做好了。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金属片安装到继电器上,然后合上配电箱。
“能不能行啊?”学生们紧张地盯着林小满。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然后按下启动按钮。
“咔哒”一声,配电箱里的继电器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教室里的灯光亮了起来,实验设备也恢复了正常运转。
“成功了!成功了!”学生们欢呼雀跃,将林小满团团围住。
林小满也露出了笑容,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应急法则第一条——没有标准件,就造自己的标准!”她在项目日志上,郑重地写下了这句话。
第二天,林小满接到了一个来自云南某山村的电话。
“林老师,我们是云南xx山村的,我们照着你的法子,修好了水泵!”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激动地声音。
林小满愣住了,她没想到自己的做法,竟然能够帮助到这么远的地方。
在遥远的四川凉山,周文正带领着抢修队,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进。
“队长,前面雪崩了,路被封住了!”一个队员跑回来报告道。
周文心里一沉,他们正在抢修一座高山基站,如果不能及时恢复通信,后果不堪设想。
“绕路!绕路!”周文咬着牙说道。
然而,绕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山路更加危险。
通信中断的第七天,队员们的情绪越来越焦躁。
“队长,咱们是不是被困在这里了?”一个队员沮丧地问道。
周文没有说话,他知道队员们的心情,但他不能放弃。
就在这时,一个队员突然指着远处的山坡,惊呼道:“队长,你们看!那里有光!”
周文顺着队员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山坡上,有几个小黑点正在闪烁着光芒。
“过去看看!”周文命令道。
队员们艰难地爬上山坡,发现发出光芒的,竟然是几个放羊的孩童。
他们用冰块磨成凸透镜,反射阳光,有规律地闪烁着,传递着SoS信号。
“你们在干什么?”周文惊讶地问道。
“我们在求救啊!”一个孩子天真地说道,“叔叔说过,光要存起来,关键时刻才能用。”
周文更加震惊了,他仔细观察这些孩子,发现他们的编码方式,竟然与“山语导航”完全一致。
“你们怎么知道山语导航的?”周文问道。
“是以前路过这里的工作队教我们的。”一个孩子说道,“他们说,以后遇到危险,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求救。”
周文的目光落在孩子们身边,发现他们竟然堆着几十块拆解的太阳能板,来自三年前一支路过的工作队。
“叔叔说过,这些太阳能板虽然坏了,但里面的零件还可以用。”一个孩子说道。
周文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这些孩子,竟然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技术和希望。
他用这些残片拼凑出一个临时电源,然后连接到基站上。
经过一番调试,基站终于恢复了短波联络。
周文将这套“冰镜通信法”详细记录下来,并录入了民间应急手册。
在浙江宁波的某个社区里,苏婉清正组织着一群退休老人,维修一批报废的洗衣机。
“咱们把这些洗衣机改成小型纺纱机,这样就可以自己纺线织布了。”苏婉清笑着说道。
老人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动手能力却很强,很快就将洗衣机拆解得七零八落。
在拆解一台老式洗衣机时,一位失智的老工友突然清醒过来,指着电机说道:“这个电机绕线方向不对,是反的!”
“反的?不可能吧?”苏婉清有些疑惑,她仔细检查了一下电机,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
“我当年在宁绍厂干了四十二年,装配过无数台洗衣机,绝对不会错的!不能让它歪着走!”老工友激动地说道。
苏婉清见老工友如此坚持,便决定查阅一下当年的档案。
她连夜翻查资料,终于找到了关于这款洗衣机的技术文档,发现这款电机的绕线方向确实与其他的电机不同。
“真是太神奇了!”苏婉清惊叹道,她没想到一个失智的老人,竟然还能记得这么细节的东西。
她连忙将老工友口述的工艺流程录制下来,并上传至《锈河》档案库,标题为:“当记忆成为零件”。
李春霞正骑着摩托车,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牧区巡查光伏阵列。
突然,一阵狂风卷起漫天黄沙,遮天蔽日。
李春霞连忙停下摩托车,用围巾捂住口鼻。
沙暴过后,李春霞继续巡查,发现一组光伏支架被沙暴掀翻了。
她连忙上前查看,发现支架的螺丝已经松动,有些甚至已经断裂。
李春霞叹了口气,这些光伏支架都是进口的,质量很好,但长期经受风沙侵蚀,还是出现了问题。
她拿出工具箱,准备进行维修,却发现螺丝刀的型号不对。
李春霞有些无奈,她四处寻找,却找不到合适的工具。
就在这时,她看到远处走来一位牧民,手里拿着一把奇怪的工具……李春霞望着那牧民,风沙在她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却掩不住她眼中的疑惑。
那牧民黝黑的脸上堆满了皱纹,手里拿着一根造型奇特的工具,像是套马杆,又像是骆驼鞍上的铁钉,被他巧妙地焊接在一起,闪着粗犷的金属光泽。
“你...你在干什么?”李春霞忍不住问道。
牧民没说话,只是用浑厚的嗓音哼着古老的蒙古长调,动作麻利地焊接着光伏支架的底座。
火花四溅,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烧灼的味道,炙热的风裹挟着沙砾,拍打在李春霞的脸上,生疼。
她这才注意到,原本倾倒的光伏板,已经被扶正,那牧民正用自制的工具,一点点地加固着底座。
忙活了近一个小时,牧民终于直起身子,擦了擦汗,将焊接好的支架拍了拍,发出了沉闷的响声。“结实了,能抗住几场风。”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李春霞想要道谢,却发现牧民已经转过身,递给她一张皱巴巴的羊皮地图。
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记着七个地点,每一个地点都用简笔画标注着风力发电机的图案,旁边还配有手工绘制的修复方案,图纸粗糙,却异常详尽。
“这是……”李春霞疑惑地问道。
牧民没有回答,只是指了指地图,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都在那里了,自己去看。”说完,他用一种古老而沧桑的眼神望着李春霞,用低沉的蒙语说了句什么,便转身消失在了茫茫的沙海之中。
李春霞愣在原地,风沙依旧呼啸,卷起她的衣角。
她展开那张羊皮地图,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标记,七个废弃的风电桩,七个手工绘制的修复方案……她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
她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扫描仪,将地图扫描上传到“烟火协议”平台。
几分钟后,平台的提示音响起:“发现未知能源闭环网络,是否启动自动匹配?”
李春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启动”。
很快,平台上的数据显示,这七处地点竟然构成一个隐形的能源网络,一旦修复,足以满足周边牧区的基本用电需求。
她默默地将这张地图命名为“游牧行动”,然后发动摩托车,朝着地图上标记的第一个地点驶去。
引擎的轰鸣声渐渐远去,只留下漫天黄沙和那张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的地图。
地图的一角,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
“光,不能只照亮城市。”
喜欢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