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3章 光宗与耀祖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叶银红冲俩儿子肯定点头:“好好读书,尤其是大壮,不会不懂的,一定要和夫子请教个明白,平常也多和同窗交流学问,须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大壮重重点头,目送牛车慢悠悠渐渐远去。

十三这天吃过早饭后不久,陈秋莲把去年晒的干菜都拿了出来,同梁青娥还有秦兰花商量着元宵节包啥馅的包子。

三人正对着各色干菜拿不定主意呢,这时,一道清脆带着笑意的声音,在院门口响了起来。

“二阿奶家里不缺锅灶笼箅,把那马齿苋、菌菇,还有晒的槐花各泡几捧,每样都蒸些,到时大家想吃哪样就吃哪样,多好。”

三人抬头看去,就见旦阿酒正俏生生站在院门口,在她身后,还有两个仿若一个模子拓出的男娃。

梁青娥忍不住笑了:“长福媳妇来了,快进来坐。”

说罢又着意打量跟在她身后的两个半大小子,问道:“这就是你娘家的那对双生弟弟吧,长的可真像,来,都快进来。”

陈秋莲和秦兰花听说过这俩男娃,这会儿人在跟前,也忍不住好奇看去。

“老大媳妇,去屋里装一碗炒花生出来,再把糖果子拿出来一包,给俩孩子吃。”

旦阿酒赶紧摆手拒绝:“二阿奶快别忙活了,我们刚吃过饭来的,他俩肚子里有食,吃不下这些零嘴呢。”

说着,把两个半大男娃推上前,哄道:“你俩快叫人,这是二阿奶,还是大婶子,这是三婶子。”

俩男孩往前挪了两步,依照大姐的吩咐,开口叫人。

小孩子藏不住心事,见原本要给他们拿零嘴的大婶子没动脚,那眼睛就一直往陈秋莲身上瞟。

陈秋莲自然看出俩孩子的意思,笑了笑,转身去堂屋的木柜里装了盘花生,又拿了包点心在手里,出来分给俩孩子吃。

手里捏着甜甜的糖面果子,嘴里嚼着香香的花生,俩孩子笑得眯起了眼。

阿酒见弟弟们这毫不见外的模样,就有些不好意思,略扯了几句家常后,便说起带弟弟们过来的来意。

“我爹娘盘算着让他俩开蒙呢,可巧今儿我大妹带他们来走亲戚,我就想着先拜见一下夫子,再确定学堂开课的日子。”

前几天梁青娥去老宅时,阿酒特意问过她学堂的事,这会儿听到俩孩子要来拜夫子,她倒不怎么意外。

陈秋莲见俩孩子不闹腾,心里就有些喜欢,闻言便接话道:“真个是巧,你三婶家的四壮也是今年入学呢,到时他们凑一处,不正是读书人嘴里说的同窗吗。”

秦兰花扯扯嘴角,跟着附和两句。

旦阿酒嫁进来小半年,不说摸透了林家一众人的脾性,但各人是啥性情,也了解了几分。

对于这位堂婶子的冷淡,她也不在意,而是顺着陈秋莲的话,只说自己弟弟初来乍到,也没什么基础,还得四壮帮衬着熟悉夫子授课。

秦兰花见阿酒话里话外都捧着自个儿子,面上也露出几分笑模样。

见阿酒一个刚进门的小媳妇要应付这些个场面,且还能把话说得熨帖周到,梁青娥越发觉得大陈氏眼光不错,寻的这孙媳妇着实是好。

“见过夫子了吗,咋不把你大妹带来玩玩,大毛妮二毛妮和她岁数相当,小姑娘家家的,几句话就熟络了。”

阿酒显然没想到梁青娥会开口问她大妹,面上就是一怔,反应过来后,忙笑着道:“我大妹确实和大毛妮一般大呢,她小姑娘家家的,在咱们村里走动也拘束,我就没让她跟着,在家里和萍萍小丫一起理绣线呢,才我们过来时,瞧见冯夫子正在吃饭,想着过一会儿再去呢。”

旦阿酒面上虽一团和乐,心里却止不住有些发苦。

初七回娘家时,她爹娘交代她,说会让她大妹带着弟弟们来送回礼。

让她届时找个由头,带着大妹往林家二房多走走,看能不能入了她这位二阿奶的眼,好聘娶做个孙媳妇。

她爹娘的话十分直白,指明看中了林耀,让她找找机会,看能不能撮合撮合她大妹和林耀。

初六的时候,大阿奶就去老宅,说林耀将要和大毛妮订婚,这事几乎算是板上钉钉,她大妹这时候掺和进来,不是讨嫌吗。

她赶忙把这事说给爹娘听,爹娘只觉她不上心,白放着这么个好小伙子不知道说给自家妹妹,现在好了,这么个好女婿人选,愣是被人捷足先登了。

好在她爹娘没打算在林耀的身上死磕,把她骂一通后,就作罢了。

只是俩人虽歇了谋划林耀当女婿的心,却仍是对大闺女耳提面命一番,让她平时在婆家多提提二闺女的好处,希望二闺女也能嫁入林家。

旦阿酒嘴里应下来,背地里,却叮嘱妹妹莫要听爹娘说话行事,只让她来走亲戚时定要谨言慎行,莫要轻易林家的小子们搭话接腔。

而后又告诉妹妹,林家二房的小子们就算了,毕竟年龄匹配的大壮已有了婚约,余下的一串儿,年岁上没那么匹配。

但要是她看中了林家大房的哪个小子,她作为姐姐,还是能帮着掌掌眼的。

思绪虽纷杂,却几乎都在瞬息之间掠过旦阿酒的脑海。

几人又扯了些闲话,梁青娥估摸着冯敬该吃完饭了,便起身道:“走吧,我陪你们一起,去见见夫子。”

旦阿酒忙感激道谢,老实说,让她独自带着弟弟们去见夫子,她心里还真有些发怵。

梁青娥见她透着拘谨,又瞅着俩男娃走路都有些同手同脚,显然也是打心底里怵着见夫子的。

为了缓解三人的紧张,她一边往院外走,一边笑着拿话开解:“你们别怕,冯夫子看着严肃,实则最是和气,他最喜欢好学的孩子了,你们兄弟俩瞧着就机灵,回头好好学习,夫子定会喜欢的。”

俩孩子里脸蛋消瘦些的那个眼睛当即就亮了:“真的吗,只要我好好学习,哪怕比弟弟笨点,夫子也会喜欢我。”

旦阿酒不禁扶额,她这个大弟弟生来比小弟弟瘦弱些,俩人不管是长牙,还是学走路时,大的回回都比小的晚上两三月。

俩人长大这么大,不管是他们爹娘,还是左邻右舍,常常玩笑说哥哥不如弟弟聪慧啥的。

本来是逗弄孩子的玩笑话,似乎她大弟弟当了真。

梁青娥不知这些内情,闻言,她就往另一个孩子面上打量几眼,老实说,单从外面,她还真没看出来哪个这俩哪个更聪明些,哪个稍微鲁笨些。

不过,梁青娥自认自己也不是啥聪明人,再说,聪明这个词也太广泛了。

有些人种地好,偏偏读书不行,你能说他不聪明吗。

有些人茶饭好,偏偏女红剪裁不行,你能说她不聪明吗。

还有些人能言善辩,口齿伶俐,偏偏好吃懒做一事无成,这样的人,能称得上一句聪明吗。

听到梁青娥这番话,大些的孩子眼睛在迷茫思索过后,眼睛越来越亮。

是了,他虽然反应不如弟弟快,但他比弟弟更有耐心。

他们兄弟一起去地里拔草,弟弟常常拔不多久,就一会儿要撒尿,一会儿说渴了饿了要饭要水。

而他,能足足拔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呢。

虽然他都努力干活了,爹娘还是说他不如弟弟机灵。

听说读书识字,就得要坐得住板凳。

在这一方面,他肯定是比弟弟聪明的。

梁青娥见原本有些羞怯的孩子变得自信起来,不禁笑了笑。

一行人往旧宅走去,三人亦步亦趋跟着梁青娥身后,她们到时,冯敬祖孙已经吃完了饭,冯舒系着个小围裙,正在水缸边刷洗碗筷。

瞅见碗里的残渣,知道这俩人没敷衍做饭,梁青娥心里放心不少。

“阿奶,大嫂,我太爷在书房制定学堂课程呢。”瞅见梁青娥和旦阿酒,冯舒忙开口叫人。

旦阿酒见冯舒小小年纪蹲那里洗碗,袖子一卷便要上手帮忙。

冯舒早听乐宝炫耀说她大嫂怀了小宝宝了,忙拉着盆往后一退,赶紧摆手拒绝。

“大嫂,你肚里有小宝宝呢,可不好弯腰蹲身,会窝的小宝宝不舒坦。”

旦阿酒没万料到冯舒一个小孩子竟会说这样的话,当着梁青娥这个长辈的面,当即闹了大红脸。

梁青娥往她腰腹处扫一圈,不过才几天没见,比起上次见面时,她这个侄孙媳的腰,明显粗了一些。

“长福媳妇,娃儿前三个月最是娇嫩,确实该注意一些,这会儿天还冷着呢,可不能碰凉水。”

旦阿酒红着脸点头,坐在了冯舒搬来的椅子上。

望着那间充作西厢房的屋门,梁青娥正犹豫着该不该上前打扰时,门却吱呀一声开了,冯敬从里面走了出来。

自打过了年,不光本村的村民,就连隔壁大黄庄、李家村,还有附近两三个村子的人家,村民们常三三两两结伴领孩子过来求学。

除一些蒙童外,还有一些是先前在黄夫子那里读过书的学生。

这学生的进度不一样,势必要分开教学。

因此,这几日来,冯敬基本都在书房制定授课计划。

他学问虽好,毕竟没教过毫无基础的蒙童,凡事都得摸索着来,他又怕白费了村民们辛苦积攒的束修,是以有关蒙童班的授课计划,就准备的格外仔细。

梁青娥不欲过多打扰,把俩孩子往前一推,开门见山道:“表叔,这是老宅那边,长福媳妇的娘家弟弟,他俩先入学堂读书呢。”

也是这时,梁青娥才发现,她还不知道人俩孩子都叫啥名儿。

不过这事也不打紧,要是小名取的潦草,待收入学堂后,夫子自会给取大名。

俩孩子十分的乖觉,在梁青娥说完话后,立马就跪了下来,齐声道:“见过夫子,夫子新年好,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俩娃儿说完后,还小心往自家大姐的位置偷瞟了一眼,见大姐悄悄点头,心里也松了一大口气。

呼,没有背错就好。

冯敬许是没想到俩娃儿会给他拜年,还说了这么一串吉祥话。

他伸手把俩孩子扶起,面上也浮起笑意:“眼眸清正,身姿挺拔,不错不错,你俩叫什么名儿。”

大的那个道:“我叫旦光宗。”

小的那个紧跟着道:“我叫旦耀祖。”

听到旦耀祖这名字,梁青娥就是一愣,这起名字的人,只怕能和她三儿媳十分说得来。

都对这耀祖情有独钟。

梁青娥转瞬松了口气,旦家这小子叫了这名字,

老三家的总不会给四壮还取这名字了吧。

老实说,梁青娥对这光宗耀祖之类的名字完全没意见。

但叫了这个名字,要是能出人头地还好,要是没做出一番成绩来,她总觉得会惹人背后耻笑。

冯夫子神情不变,继续问道:“这俩名字,也是你俩的大名吗。”

旦光宗和旦耀祖齐齐点头,声音十分的响亮:“嗯,爹说,我们旦家就指着我们兄弟光宗耀祖,改换门楣了。”

冯敬抚须朗笑:“好好好,有志气,希望你俩能不负你们爹,对你们的期待,不负这个名字。”

瞧,连夫子都亲自盖章,叫了这个名字,得干出一番名堂来,方不负这个名字。

旦阿酒听到俩弟弟的话,脸蛋一时更加的绯红。

“你们既要来学堂读书,得先知道读书不是儿戏,能坐得住吗。”

旦耀祖性子稍急,抢着回答:“能。”

旦光宗也立刻点头:“夫子,我能。”

阿酒赶紧补充道:“夫子放心,他俩虽皮实,却懂得听教,只是家里没出过读书人,还望夫子多费心了。”

冯夫子微笑颔首:“为人师者,传道授业乃是分内之事,十六便正式开课,你们回去后,让你们家大人,做两个沙盘带过来,方便写字练字,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稍晚些准备也不耽搁。”

旦阿酒赶紧点头,她男人就有个沙盘用来练字,回头让她爹照着做两个就成。

敲定了开课的日子,旦阿酒又掏出四串铜子奉于冯敬,这才带着弟弟们告辞离开。

从冯敬家里离开,旦阿酒又谢过梁青娥的相陪,便要带着弟弟回去老宅。

梁青娥叫住旦阿酒,想了想,开口道:“我家里还有这几年大壮二壮练字时抄写的纸张,你爹娘要不嫌弃字迹粗糙,我抽空把它们按顺序装订一下,留给你弟弟们用。”

喜欢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