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3章 杨鹤哭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随着清查佛门的行动愈演愈烈,动静越来越大,不少千年古刹终于坐不住了,纷纷派人前往京师与礼部沟通。

毕竟此次朝廷虽说口号是清查寺庙道观,但主要针对的却是佛门,而且下手极狠,这哪是简单的清查,分明就是变相灭佛。

礼部官员面对这些来自各大名寺古刹的高僧,表面上热情礼貌,实际一问三不知,还当场扣留了他们,并对其进行佛法考核。

这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这所谓的佛法考核,难度简直比考状元还变态。

不少高僧被问得答非所问,根本无法回答。

最终,他们都被以不修佛法为由,收回度牒并勒令还俗,这可把高僧们心态搞崩了,心里直呼朝廷太黑,这考核问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

比如第一题: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大师是否愿意入地狱?

大师若回答愿意,那行,重点打击你们寺庙。

大师若回答不愿意,那便是亵渎佛法,收回度牒,打击寺庙。

第二题:大师是否支持朝廷清查寺庙?

大师若回答支持,礼部官员就说,好,那就清查你们寺庙。

大师若回答不支持,那便是对抗朝廷、目无王法,当场抓进大牢。

第三题:佛曰“众生平等”,大师认为对否?

大师答“对”,那就把你们寺庙所有的田产财物抄了分给天下百姓;大师答“不对”,就是亵渎佛法、不敬佛祖,收回度牒,抓进大牢,查抄寺庙。

结果所有参与考核的大师全军覆没。

这一下,不少名寺古刹彻底急眼了。

一些寺庙仗着信徒众多,寺内还有不少武僧,便鼓动百姓保护寺庙,同时谴责朝廷的所作所为,妄图逼迫朝廷知难而退。

然而,结果却是老魏亲自带队上门,直接驱散百姓,围住寺庙,一番清查后杀得血流成河。

不仅从寺庙里搜出大量金银财宝,还爆出不少高僧大师的黑料。

百姓们得知真相后心态崩了,纷纷破口大骂,合着自己平日里节衣缩食贡献香火、向佛祖许愿,结果都被这群秃驴享受了,实在无耻。

户部侍郎毕自肃,不愧是郭老抠的得力助手,竟然直接把寺庙里的佛像拆了,拉回户部去铸造铜钱,给出的理由是替佛祖救济世人。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在一处千年古刹清查时,发现其方丈居然在外包养了50多名情人,还生了上百名孩子。

《天启时报》第一时间对此进行头条报道,顿时掀起轩然大波,搞得不少寺庙人人自危。

许多高僧、大师纷纷主动投案,希望能从轻发落。

最后许显纯带队在一座求子庙地下搜出地道密室。

经过厂卫严刑拷问得知,一些没有子嗣的女子前来上香时,僧人趁机用迷药将其迷晕,带入密室玷污。

事后女子不敢声张,几个月后有了身孕,家人却一无所知。

江宁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将此事压下,毕竟这种事一旦传出,不知多少家庭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但老魏婆萨心肠,见不得百姓被如此愚弄,当即决定将这些淫僧处以宫刑,让他们彻底六根清净,然后送去西山挖矿。

这一来,西山煤矿的产量直线飙升,一时间西山人满为患。

为此,老魏加大开采力度,跑到工部找徐光启批了几万斤火药开山炸矿。

后来人手不够,老魏找到江宁,希望从京营调兵协助清查寺庙。

江宁马上上报朱由校,朱由校大手一挥当场批准。

老魏满心欢喜拿着圣旨来到五军都督府,由江宁签下公文,便去京营调了两万士兵,协助厂卫清查佛门寺庙,连不少尼姑庵也被查抄,只因里面暗藏春色、藏污纳垢。

经过厂卫严刑拷问,竟查出倒卖人口的惊天大案。

要知道,在大明朝私自买卖人口可是重罪,老魏当即拍板加大力度深挖,最后由厂卫牵头,将京城最大的人口贩卖集团一锅端。

涉案人员全部被拉到西直牌楼,由老魏亲自监斩。

同时被处决的,还有不少佛门败类,这些和尚假借佛门名义,实则欺男霸女,暗地里不知触犯了多少大明律法。

老魏毫不客气,直接来了个一锅烩,当天就处决了上千人,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

为了表明朝廷只是清查佛门,并非灭佛,老魏让人请来几位幸存的高僧当场超度,以此表明朝廷对佛门一如既往的支持。

几位被请来的高僧感动得当场落泪,表示佛门绝对服从朝廷管辖,全力支持朝廷。

百姓们见状也纷纷叫好,毕竟这些高僧得到了朝廷认可,虽然人数不多,但证明佛门并非全是藏污纳垢、男盗女娼之辈。

《天启时报》也对几位高僧的态度大力表扬。

尽管如此,朝廷在清查佛门这件事上的力度不仅没减弱,反而越来越强。

不少原本香火鼎盛、僧侣众多的寺庙,清查后只保留寥寥几十人,其余的全部被勒令还俗,触犯律法的依法惩处。

老魏对此乐此不疲,一手提刀,一手拿锁链,清查过程杀得血流成河。

礼部尚书顾秉谦,直接从礼部现有官员中抽调一半,亲自带队对清查后幸存的各大寺庙僧人进行佛法考核,重新发放度牒。

户部侍郎毕自肃则负责查抄财物田产。

短短时间内,户部就查抄出了大量金银财物和土地田产。

为了显示自己大公无私,没有公报私仇,江宁主动派人给顾秉谦传话,让他对道教宫观也进行清查。

顾秉谦称赞忠义侯一心为公、高风亮节,随后派人对道门宫观展开清查,首当其冲就是神虚子的神虚观。

清查结束后,顾秉谦当着百姓的面哭得稀里哗啦,还捐出自己半年俸禄。

原来是神虚观的香火收支经过仔细核查,发现居然是负数。

倒不是百姓供奉的香火钱被神虚子私吞了,而是神虚观长期为百姓赠粥施药,以至于112岁高龄的神虚道长还出去兼职挣钱补贴道观。

百姓们得知后赞不绝口。

之后对其他道观的清查,收获寥寥无几。

对于道门中人,顾秉谦和老魏带领厂卫没有过多为难。

毕竟道教作为大明国教,历来受皇室重视,而且道教教义使得道士们向来清贫,道观香火也无法与佛门寺庙相比。

真要是把道士们惹急了,万一有人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类的口号,大明江山可就危险了,所以众人对道教都十分客气。

这天,江宁像往常一样前往皇宫准备上朝,刚到午门之外,就被刑部尚书魏广微拦住了。

江宁有些疑惑,开口问道:“魏大人,找本侯何事?”

只见魏广微神情尴尬,小声说道:“侯爷,前段时间您在朝堂上弹劾兵科给事中刘懋、云南道监察御史毛羽健二人贪赃枉法、收受贿赂且数额巨大。

但经过下官仔细查证,只查出刘懋给京城商户匾额题字收了150两润笔费,毛羽健给青楼花魁作诗收受270两润笔费,再没发现其他问题。

可陛下前两天派人来问,这二人到底贪污受贿了多少,下官不知该如何向陛下上报。

侯爷您执掌锦衣卫,要不帮帮忙,要是他们二人还有其他罪证,就给下官送来,下官也好给陛下交差。”

江宁一听,神情顿时尴尬起来,心说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随后略带歉意地小声说:“魏大人,实在抱歉,本侯手里其实并没有他们二人贪污受贿的罪证。

那天情况紧急,为了防止这二人捣乱,本侯就随口那么一说。

要不您就如实上报陛下吧。”

魏广微听完,整个人都傻了,合着闹了半天是个乌龙事件,自己还满心欢喜想好好表现一番呢。

但他也不敢问责江宁,毕竟自己大哥温体仁都是江宁的小弟,自己最多算江宁的小弟弟。

魏广微只能神情尴尬地说:“侯爷,那要不下官如实上报陛下,您也帮忙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不然下官这差事没法交了。”

江宁拍着胸膛保证道:“魏大人放心,没问题。

一会儿早朝结束,本侯就去找陛下说明情况,您稍后正常交差就行。”

听到江宁的保证,魏广微这才松了口气。

谁知就在这时,躲在江宁身后的吏部尚书杨鹤突然窜了出来,一把抓住江宁的袖子说:“侯爷,您这么做太让下官心寒了。”

江宁愣在当场,心里暗道自己做什么了,怎么把这位出了名的老实人杨大人给得罪了。

看着江宁满脸疑惑,杨鹤顿时泪流满面地说:“侯爷呀,现在朝廷缺人缺到什么程度您又不是不知道。

原本那刘懋和毛羽健,下官早就内定好了,打算把他们绑了送去云南赴任。

结果您倒好,把这二人送进刑部大牢了。

如今云南巡抚王化贞还不断派人来催,让尽快补齐云南官员。

咱们共事这么多年,您不体谅下官难处也就罢了,还净给下官添堵,您这不诚心欺负老实人吗?”

江宁挠挠头,一脸歉意地说:“杨大人,实在抱歉,本侯也不是故意的。

前两天为了给朝廷挣银子,这两人跳出来唱反调,本侯只能先把他们拿下。”

杨鹤听完,哭得更厉害了,哽咽着说:“侯爷,您这么做良心不会痛吗?

您这事办得太不地道了。

还有,您前段时间蹿撵下官的儿子杨嗣昌跑到吏部来找下官要人,吏部什么情况您不清楚吗?

下官现在都快把吏部衙门的狗拉出去用了。

您必须得想想办法,不然这吏部尚书下官干不了了,下官就向陛下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种地去。”

江宁赶忙安慰道:“杨大人,您别急呀,这事本侯稍后帮您想想办法。”

杨鹤擦了擦眼泪说:“侯爷,您办事不靠谱人尽皆知,您今天必须当着下官的面立个毒誓,用您自己的名义立。

下官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糊涂,可不是好糊弄的。”

江宁咬了咬牙,开口道:“我江宁在此立誓,一个月之内帮吏部尚书杨鹤搞定吏部缺人的事情。

若办不成此事,便让陛下罚俸一年。

怎么样,杨大人,这下您满意了吧?

这可是本侯入朝以来发的最毒的一个誓,还是以自己名义立的。”

听到江宁立下的誓,杨鹤整个人都懵了。

就在此时,宫门打开,官员们陆续朝里走去,江宁也不再和杨鹤纠缠,领着魏广微迅速向宫内走去。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天启朝第一搅屎棍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