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大哥?”
“哎,妹子,你以后就是我妹子。”
“你爹知道吗?”
“为兄一定会写信告诉咱爹的。”
姜禾无语。
姜禾不想同他说话了。
终于秦时下了课他第一次当先生感觉好极了。
他通红着小脸蛋绕着秦县令等人看了一圈:“爹,阿娘呢?”
“嘿你这小子,就不想你爹,就只晓得你娘。”
秦县令蹲下来的上上下下把他拍了个遍:“不错,不错,瞧着壮实了不少,还胖了你不少,你小禾姑姑的饭菜还吃把?”
“小禾?小禾姑姑?”
“对,姑姑,刚刚爹认了小禾当干妹子。”
秦时看看一脸胡子的老爹在看看还未到及笄之年的姜禾嫌弃道:“爹,小禾姐姐有你这么大的干哥哥吗?我才不叫小禾姐姐叫姑姑呢,把姐姐都叫老了。”
“行,那咱们爷俩各论各的。”
姜禾扶额这两人怪有意思的。
**
翌日,姜禾把老李头叫了来,让他学养鹅的本事大约要去个十天。
到时候学好了养鹅的事情小组长的事情就要交给他了。
老李头啊了一声当下就应下了跟着县令走了。
走得时候他最担心的就是他家的驴子和小猪硬是交待了好多才行。
而第二天姜禾见到了秦夫人请来建鹅棚和规划养鹅场的工人。
跟着秦时来的两位嬷嬷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这部分由两位嬷嬷监工,姜禾只需要规划出来地方即可。
村里别的不多就是空地多,很快就划好了一大片空地,姜禾看了工人给的图纸十分专业,前面是一大片空地围起来然后是土坯房子。
工头道:“这都是按照养殖户建议来规划的。”
姜禾嗯嗯的点头不由得感叹秦夫人做事的速度。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着。
这段时间姜禾不是去看豆瓣酱,就是去订购十三香的原材料,偶尔带着人去后山挖草药。
如今又多了每日都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看红薯和土豆。
土豆现蕾期出现在种植后的25-30天的样子,株高10公分以上了,这个时候也是很重要的时期,姜禾让他们的开始浇水了,但却不能积水,浇水到土壤湿润就可以了,除草,施肥,再次培土。
土豆的前期管理工作算是初步的告一个段落。
红薯是耐旱性的植物,一般秉承着关键节点浇水平日里浇水就是不干不浇,浇水的时候也是土壤湿润即可。
红薯藤长得很快植株都有五十厘米了,这个时候要想红薯长得好的就要摘藤了一般是早上的时候把顶芽给掐了,嫩芽就可以炒来吃了,可庄子里的人不是很多,这么多,姜禾干脆拉回了大山村喂猪去了。
等分支到了35公分的时候还得再摘一次顶芽,摘两轮的芽点都会在培土,浇水除草,施肥一次。
还有一件事情镇上流行起来买魔芋这种东西了,早在十几天前,河边的魔芋越长越大,姜禾干脆教村们如何制作魔芋。
制作魔芋跟做豆腐也没什么区别了。
将魔芋块茎洗净并刮去表皮,切成小块后放入墨石中反复磨两次,边磨边加水,加水量约为块茎重的2倍。
第二次磨时,边磨边加入比鲜芋重一倍左右的碱水,然后就是静置烧开成型,村里不少人都会自己制作豆腐,这魔芋做起来也不算难。
在姜禾家里魔芋烧鸭,烤鱼放魔芋配菜都吃了好几次了,魔芋吃起来滑溜溜,和任何菜式都配得上,一时之间供不应求,让村民们赚了一笔小财。
话分两头。
石头爹带着村里的小伙子们开始跑生意了,霍家和杜老板自然不必多说,自己闻着味就来姜禾这边定下了不少。
石头爹带着人先去了子阳县,也没一家一家的敲门上门售卖而是租了人家的早餐的包子摊子。
下午的时候就炒菜也不卖就是给大家免费品茶,选取的菜式都是最简单的家常菜,就连清炒白菜都有。
第一天吃白食的人很多的,但是味道如何他们是知道的,第二天依旧如此,可到了第三天来试吃的人穿着变了,一看就是那家人的下人,或者是酒楼跑堂的小二哥。
“老兄我问你,你这个是啥?怎么的看起来红彤彤的?煸炒出来的油怎么这么好看呢?你这个是不是什么菜都能用上?”
石头爹自然知道怎么回答但是主要的还是要给年轻人实践的机会:“你来说的。”
长富指了指自己咽了咽口水把自己背了无数次的话术跟人介绍:“你好,这个是咱们村里研制的配料配方,其实您也看得出来主要是蚕豆和辣椒,其中加入盐,菜籽油等等,小哥您往这边看。”
那小哥看了看桌面上的两盘菜长富继续介绍道:“你看,这两道都是红烧鸡,但是您看是不是差别很大?”
那小哥嗯嗯点头:“日常的做法看起来平淡无奇,加了你们这个豆瓣酱后感觉卖相都好了。”
长富拍手:“可不是,不仅如此,味道也变好了,小哥我看您好像是厨子?不信您尝尝?”
那小哥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尝了一块瞪大了眼睛:“哎哟不错不错,好吃的,你们会做菜哦?”
长富赶紧摇头:“你看我们都是乡下人做菜哪里会,做出来能吃就不错了,小哥看你就是个会吃也会做的,我们这个豆瓣酱......”
长富记性好也认识不少字了,姜禾说食谱的时候他就记了下来然后在写在纸上,这豆瓣酱毕竟是调味料,他们买调味料的不得说清楚这东西如何使用吗?
长富说了好几个用法和一些食谱听的厨师小哥一愣一愣的。
“哎哎哎,石头爹。”
石头爹一抬头就看到了百味轩的陈大厨,他立马笑眯了眼睛走街串巷的那个不认识呢?
“陈大厨你咋来了?”
这摊子就在百味轩对面的陈大厨出来的时候围裙都没解开,手里还拿着勺子,他挤开人群道:“那个豆瓣酱我个人在定十斤,是我个人哈,百味轩的豆瓣酱陈管事在我师傅那里已经定了,我拿回我家吃去。”
陈大厨这县里的人那个不认识呀,一道脆皮广式烤鹅,让百味轩声名鹊起,一时之鹅都贵了起来可谓是一鹅难求呀。
喜欢农门长姐的发家路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农门长姐的发家路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