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4章 天生的敏感性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沈良看着院子里昏黄的灯光,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值得。技术创新从来都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而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即使现在没人理解,历史会证明我们是对的。”

“再说,”沈良笑了笑,“我对我们的技术有信心。连铸技术是钢铁工业的未来,这个模型一旦做出来,不仅我们厂会震惊,整个冶金行业都会震惊。到那时,质疑的声音自然会消失。”

刘师傅用力拍了拍沈良的肩膀:“沈工,跟着你干,我们不后悔!”

“那就这么定了。”沈良站起身,“从明天开始,我们正式启动秘密制作计划。白天各自正常工作,晚上和周末到这里来。争取在一个月内完成模型制作。”

三个师傅齐声答应,眼中都燃烧着激动的火焰。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四个人立刻警觉起来,沈良示意大家安静。

脚步声在院子门口停了下来,然后传来了敲门声。

“谁?”沈良问道。

“我是隔壁的老陈,有点事想跟你说。”

沈良松了一口气,这是他的邻居,一个退休的老工人。他走过去开门,发现老陈一个人站在门口,表情有些严肃。

“陈大爷,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老陈看了看院子里的三个师傅,压低声音说:“小沈,今天下午有两个人来找我,问你平时在家里都干什么,有没有什么异常行为。”

沈良心中一惊,脸上却保持平静:“什么人?”

“说是厂里的,具体是哪个部门我没记住。”老陈说,“我觉得不对劲,所以特意过来提醒你一下。小心点,别被人抓住把柄。”

“谢谢陈大爷提醒。”沈良握了握老人的手,“我会注意的。”

老陈走后,院子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看来他们真的在监视你。”张师傅忧虑地说。

“这些王八蛋!”王师傅愤怒地骂道,“技术创新也要被监视,这算什么道理?”

沈良却很冷静:“既然他们要玩,我们就陪他们玩。不过计划要再次调整。”

“怎么调整?”刘师傅问。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沈良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表面上,我们按兵不动,该干什么干什么。但是私下里,我们分头行动。”

沈良指着三个师傅说:“张师傅,你负责材料采购,但要分散进行,不要一次买太多。王师傅,你负责工具准备,也要低调行事。刘师傅,你负责踩点,找一个更隐蔽的工作地点。”

“更隐蔽的地点?”刘师傅疑惑。

“对。”沈良点头,“我家里虽然方便,但是太显眼了。我们需要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

张师傅想了想,说:“我有个想法。我老婆的娘家在城郊有个小作坊,现在没用了。那里比较偏僻,应该不会有人注意。”

“太好了!”沈良激动地说,“就是那里。不过我们要更加小心,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四个人重新商量了行动计划,分工更加明确,时间安排更加隐蔽。

“还有一点很重要。”沈良郑重地说,“从现在开始,在厂里我们要表现得很正常,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让任何人看出破绽。我会继续做一些常规的技术工作,表现出已经放弃了连铸项目的样子。”

“你这是在演戏?”王师傅笑了。

“对,演戏。”沈良也笑了,“既然他们要监视,我们就给他们看一出好戏。让他们以为自己的威慑起作用了,让他们放松警惕。”

三个师傅都佩服沈良的机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技术创新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还需要政治智慧和斗争策略。

“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刘师傅问。

“三天后。”沈良说,“这三天我们各自做准备,三天后晚上在张师傅说的那个作坊集合。记住,绝对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

三个师傅郑重地点头答应。

送走了三个师傅后,沈良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心中涌起一阵豪情。

在二十一世纪,他是国家重大装备办的处长,见过太多的技术封锁和科技战。现在回到八十年代,面对的虽然是不同的阻力,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对技术创新的恐惧和阻挠。

“想要阻止我?”沈良仰头看着星空,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那就看看谁更有耐心,谁更有智慧。技术创新的洪流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即使是在这个保守的年代。”

他转身回到房间,开始在纸上画起了连铸机的详细设计图。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完美。这个模型不仅要证明连铸技术的可行性,更要震撼所有质疑者的心灵。

深夜时分,沈良还在埋头工作,笔尖在纸上飞舞,绘制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未来蓝图。三天的时间过得很快。

沈良在厂里的表现确实很“正常”,每天按时上下班,做一些常规的技术检验工作,偶尔还会主动跟同事们聊天,谈论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小沈,最近怎么样?”老李技术员主动找他搭话。

“还行,就是觉得有点累。”沈良故意叹了口气,“可能是最近想的事情太多了,有点钻牛角尖。”

“是啊,有些事情急不得。”老李意有所指地说,“我们做技术的,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比较好。”

“您说得对。”沈良点头,“我现在想通了,还是专心做好本职工作吧。那些太超前的东西,确实不适合现在搞。”

老李满意地拍了拍沈良的肩膀:“这样想就对了。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

类似的对话,沈良这几天重复了很多次。他表现得越来越“消沉”,越来越“认命”,让监视他的人逐渐放松了警惕。

与此同时,张师傅、王师傅和刘师傅也在暗中行动。

张师傅每天下班后,都会去不同的五金店购买一些材料,每次都只买一点点,看起来就像是家里修补什么东西需要用的。

王师傅则利用自己在工具房的便利,悄悄准备各种精密工具。他的手艺本来就好,知道哪些工具是必需的。

刘师傅更是发挥了他踩点的本领,不仅确认了张师傅岳父家的作坊确实安全,还摸清了周围的情况,甚至找到了几条不容易被发现的进出路线。

第三天晚上,四个人按照约定悄悄聚到了城郊的小作坊。

这是一个废弃的木工作坊,里面还留着一些旧的工作台和工具架。虽然有些破旧,但空间足够大,而且确实很隐蔽。

“这地方不错。”沈良四处看了看,“通风也好,适合我们的工作。”

“我已经简单清理过了。”张师傅说,“还给里面通了电,这样晚上工作也方便。”

四个人开始布置工作场地。王师傅把准备的工具一一摆放整齐,张师傅清点采购的材料,刘师傅则在门口和窗户上安装了简易的遮挡,确保里面的灯光不会泄露出去。

“好了,现在正式开始。”沈良摊开了他重新绘制的设计图,“我们要制作的是一个连铸机的缩小模型,虽然是模型,但所有的核心部件都必须能够真正工作。”

三个师傅凑过来仔细研究图纸。即使他们已经见过沈良的设计能力,但看到这份更加详细和完善的图纸时,还是忍不住赞叹。

“小沈,你这个设计…”张师傅摇头,“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精妙的结构。”

“特别是这个结晶器的设计。”王师傅指着图纸说,“这个冷却系统的布置,简直是艺术品。”

“不仅是艺术品,更是科学品。”沈良自信地说,“这个设计的每个细节都有它的科学依据。等模型做出来,大家就能看到连铸技术的神奇之处。”

四个人开始分工制作。

张师傅负责制作模型的主体框架,他的焊接技术在厂里是出了名的好,各种钢材在他手里就像橡皮泥一样听话。

王师傅负责制作精密部件,特别是结晶器和冷却系统的核心组件。

他的钳工手艺精湛,能够制作出误差不超过0.1毫米的精密零件。

刘师傅负责组装和调试,他对机械结构有着天生的敏感性,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解决。

沈良则负责总体协调和技术指导,同时亲自制作一些最关键的部件。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