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威这声 “老白” 瞬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白子詹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不少,脸上露出些许笑意,语气也自然了些:
“都督说笑了,属下只是担心汇报不好任务情况,耽误都督决策。”
“无妨,慢慢说就好。”
谭威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先说说你这次去叶儿羌国的行程,沿途都经过了哪些地方,有什么重要发现。”
白子詹定了定神,开始详细汇报:
“回都督,属下此次跟随波斯商队,从蓝池城出发,先后经过了兰州、凉州、甘州、沙州等地,最后才抵达叶儿羌国。一路上属下按照杜大人的命令,仔细记录了沿途的山川地理,比如兰州城外的黄河渡口水流湍急,不利于大军渡河;凉州以西的祁连山支脉有几处狭窄山道,易守难攻,是必经的咽喉要道。除此之外,属下还留意了各地的人口分布与军队驻防情况:兰州城内常驻军队约三千人,主要驻守在东西两门;凉州的军队则多集中在北部边境,防范蒙古部落袭扰;沙州自咱们收复后,驻军已增至五千人,由赵将军麾下副将负责镇守。这些情报,属下都已详细记录下来,还标注在了随身携带的地图上,待会儿可呈给都督查看。”
坐在一旁的杜风正见状,连忙补充道:
“都督,白子詹此次带回的情报,并非他
一人记录,他手下还有五名军士一同参与侦查。回来后我们已将
六人的记录逐一比对、整理,去除了重复信息,修正了个别偏差,最终形成的资料真实可信,可直接用于后续的军情分析。”
谭威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白子詹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
“做得好!你们能如此细致地收集情报,还懂得相互核对、确保准确,可见用了不少心思。这份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嘉奖。”
得到都督的夸赞,白子詹心里一阵激动,连忙起身道谢:
“多谢都督夸奖!这是属下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谭威看他不再拘谨,又说道:
“除了这些军政、地理情报,你再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沿途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趣事,或者看似不起眼、却可能有用的细节?有时候,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说不定能补充情报的疏漏,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白子詹闻言,立刻闭上眼睛,认真回忆起沿途的经历,片刻后才睁开眼睛,继续说道:
“都督提醒得是。属下想起,在途经甘州时,曾看到当地官府正在大量收购马匹,而且只收三岁以下的壮马,数量远超往年;在沙州城外的集市上,还遇到几个从叶儿羌国来的商人,闲聊时得知,叶儿羌国最近似乎在与周边部落联姻,加强联系。这些事当时觉得无关紧要,现在想来,或许能反映出一些潜在的动向。”
谭威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白子詹便话锋一转,谈及了此次任务的关键发现:
“都督,属下此次在叶儿羌国,有幸参加了叶儿羌监国大臣举办的宴会。正是在这场宴会上,属下认出了一位重要人物,现任叶儿羌海蒂娜公主,其实就是当年波斯商人迪拉送给都督的歌女索拉雅!”
他怕谭威记不清,又补充道:
“当年索拉雅刚到都督身边时,属下还是外围亲卫,负责您的院落守卫,曾多次见到她,对她的相貌印象十分深刻。此次在宴会上,虽她的衣着妆容与当年大不相同,身份也变成了叶儿羌公主,但属下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尤其是她那双独特的眼睛,还有说话时的神态,与当年一模一样。后来属下又多方打听,确认她正是流落外域,后被册封为海蒂娜公主的索拉雅。”
谭威听到这里,不禁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当年那个不起眼的波斯歌女,竟会来自叶儿羌国,还成为了公主。
从波斯商人的礼物,到叶儿羌的海蒂娜公主,再到与自己在西域的情报网络产生交集,这一连串的转折,实在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靠在椅背上,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满是感慨:
“真是没想到,索拉雅竟有这样的际遇。这世间的事,还真是奇妙,兜兜转转,总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产生关联。”
谭威感叹世事之奇时,语气中还带着几分对索拉雅际遇的唏嘘,不自觉间流露出 “这般美人若只困于宫廷,倒有些浪费” 的想法。
站在一旁的杜风正与白子詹听后,脸上都露出不解的神情,在他们看来,索拉雅虽曾是都督身边的人,如今却已是叶儿羌的公主,身份尊贵,何来 “浪费” 之说?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谭威这种 “美人不食为浪费” 的后世 “瓦学弟” 心理,更不知道谭威此刻正默默舍弃前世在现代社会秉持的、不切实际的婚恋观,前世他总期待纯粹的感情,可穿越到大明乱世后,他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与局势、利益紧密相连,再执着于过去的观念,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杜风正与白子詹只当谭威是在思考索拉雅背后的叶儿羌局势,暗自佩服都督的老谋深算,连一句感慨都藏着对军情的考量。
杜风正更是忍不住惋惜道:
“都督,早知道索拉雅就是如今的海蒂娜公主,当初说什么也不能轻易放她走。若是能将她留在身边,如今咱们与叶儿羌打交道,也能多一层助力,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
白子詹闻言,连忙补充起叶儿羌国的近况,以缓解这份惋惜:
“杜大人有所不知,叶儿羌国早已不是当年的强盛模样,这些年里分裂不断,实力日渐没落,如今和哈密
一样,虽说还顶着邦国的名号,实则已名存实亡。而且现在西域和硕特部势力强大,叶儿羌国曾
一度自认是西蒙古的一部,依附于和硕特生存。直到近期和硕特新大汗即位,局势才发生变化,索拉雅公主的身份也是在这之后才得以恢复的。”
他思忖一下,语气变得急切起来:
“更重要的是,叶儿羌国与和硕特部的摩擦从未间断,最近这段时间更是冲突不断,双方在边境已发生过几次小规模的交战,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谭威听着两人的对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里快速梳理着西域的局势,这时杜风正将一份详细的西域新地图呈了上来,谭威伸手接过,摊开在桌上仔细查看。
地图上标注了西域各国的疆域、山川河流与主要城池,可当他的目光移到哈密以西的区域时,却发现那里的标注明显简略许多,山脉只画了大致的走向,城池位置也不够精准,甚至有些部落的分布只标注了名称,没有具体范围。
看着这份地图,谭威心中渐渐有了清晰的战略思路,他抬头对杜风正与白子詹说道:
“如今西域局势复杂,和硕特部势大,咱们圭圣军的主要精力还在应对中原与西北的威胁,暂时不宜在西域投入过多兵力。我看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对叶儿羌、哈萨克这些距离较远的势力,以通商为主,通过贸易往来增进联系,建立友好关系,暂不涉及军事合作;而对周边那些态度敌对、可能威胁到蓝池城与营州安全的势力,则要加强防范,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确保咱们的根据地安稳。”
他特意看向杜风正,叮嘱道:
“至于索拉雅公主,咱们暂时不要轻易与她见面,关于她的身份以及咱们知晓她过往的事,也要严格保密。现在叶儿羌局势不明,若是让和硕特部知道咱们与索拉雅有旧交,很可能会将咱们视为敌人,给蓝池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杜风正与白子詹连忙点头应道:
“属下明白,定不会泄露秘密,也不会贸然接触索拉雅公主。”
就在三人讨论西域局势时,议事房的门被敲开,紧跟着亲卫身后的赵岩快步走了进来,神色匆忙地说道:
“都督,有紧急消息!朝廷派来的钦差已经抵达化安县,按照行程,明日就会经过老劈谷,预计后天就能到达蓝池城。”
谭威听到 “钦差” 二字,眼神微微一凝,他知道钦差前来,是为了掌控西北局势,很可能会对圭圣军的发展加以限制,甚至可能试图将圭圣军纳入朝廷的直接管辖。
他心中早已盘算过,要诱导赵岩等心腹逐渐认清朝廷的腐朽,培养他们对抗朝廷的意识,但这件事急不得,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引起众人的警觉。
思索片刻后,谭威对赵岩说道:
“钦差到来,咱们虽要按规矩迎接,但也得为咱们圭圣军的未来考虑。我看不如趁这个机会,争取让咱们在营州久驻,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搬家。你也知道,咱们每次搬家,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积累的家业也会损失不少,长此以往,对军队的发展极为不利。若是能在营州稳定下来,咱们才能安心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真正在西北立足。”
赵岩闻言,深表认同,脸上露出激动的神情:
“都督说得太对了!属下早就觉得频繁搬家不是办法。之前咱们从静海搬到巨鹿,再从巨鹿搬到蓝池,每一次搬家,都要放弃不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工坊、牧场,那些粮食、军械的损耗更是不计其数,实在让人心疼。若是能在营州久驻,咱们就能把营州打造成真正的根基,再也不用过这种颠沛流离、浪费家业的日子了!”
他说起此前搬家的损失,语气中满是痛惜,对谭威的提议更是举双手赞成。
谭威见赵岩对自己 “在营州久驻” 的提议深表认同,知道时机成熟,便话锋一转,压低声音说道:
“既然你也觉得此计可行,那咱们还得给钦差余琢演一场戏,让他觉得清河一带局势严峻,离不开咱们圭圣军。”
赵岩一听 “演戏”,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连忙问道:
“都督,您快说说详情,属下该如何配合?”
他清楚谭威谋略深远,既然提出演戏,必然是为了达成关键目的,心里早已做好了听从安排的准备。
谭威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缓缓道出计划:
“余琢此来,无非是替朝廷探查西北局势,若让他觉得清河安稳无虞,朝廷很可能会调走咱们的人马,或是削减粮草供应。咱们要做的,就是派一支小队军士,装扮成可萨残军,在余琢途经的路上设下拦截,不用真刀真枪交锋,只需制造出可萨人仍在这一带活跃、时常袭扰的假象即可。这样一来,余琢回朝复命时,定会向朝廷禀报清河局势未稳,朝廷自然不会轻易调换咱们这支熟悉当地情况的人马。”
他思忖一下,眼神变得凌厉:
“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至少需要两年稳定期,才能把营州、蓝池城的根基打牢。这次演戏的事,我想让你亲自下命令,这样既是一份考卷,也能让军士们更尽心执行。”
其实赵岩听到 “袭击钦差” 的字眼时,心里稍作了犹豫,钦差代表朝廷,即便只是演戏骚扰,若不慎露出破绽,后果不堪设想。
但他转念一想,既然谭威敢提此计,必然已考虑到风险,且这关乎圭圣军的未来,自己若是首鼠两端,那就真是小家子气了,片刻后便压下顾虑,点头应道:
“都督放心,属下明白此事的重要性,愿按您的计划行事。”
可能觉的分量不够,赵岩还主动提议:
“属下觉得,此事外派交给杨威来办最合适,杨威作战勇猛,且心思缜密,擅长指挥小规模突袭。让他率领两百名精锐军士,装扮成可萨人的模样,在老劈谷沿线设下埋伏,趁余琢队伍经过时进行骚扰,比如放几轮冷箭、制造混乱后迅速撤离,既能营造紧张氛围,又不会暴露真实身份。”
谭威闻言,看着赵岩的眼睛冷笑了一下,最终还是认可了赵岩的提议。
喜欢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