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作品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原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释义:
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所作。它通过对离别时长江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译诗(参考):
老友西别黄鹤楼,阳春三月赴扬州。
目送孤帆远影尽,只见长江向东流。
注释:
1、广陵:今江苏扬州市的古称。
2、黄鹤楼:旧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费文祎在此楼乘黄鹤登仙而去。
3、烟花:指繁花盛开的景色。
4、孤帆:一只孤船。
8)《送友人》
原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释义:
这首诗,李白借“孤蓬”、“浮云”揭示友人远游恐不能再见,借“落日”、“班马”表达自己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译诗(参考):
青山望北郭,白水游东城。
此地一诀别,孤蓬赴远征。
浮云若游子,落日惜别情。
挥手从此去,萧萧马长鸣。
释义:
1、郭:外城。 北郭:北门。
2、孤蓬:孤单的蓬草。这里诗人拿着孤蓬遇风吹散,飞转不定,比喻友人出门远游行止不定。
3、“浮云”句以浮云飘忽不停比喻友人行止不定。
4、故人:是李白自称。
5、萧萧:马嘶叫声。《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班马:指离群的马。
9)《望庐山瀑布》
原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释义:
着名的庐山瀑布,十分壮观。唐朝诗人对此歌咏颇多。而李白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其独到之处。
译诗(参考):
阳光照耀香炉峰,袅袅升起云紫烟。
远远望去像瀑布,挂在山前一长川。
水流飞奔直落下,三千尺高好壮观。
怀疑银河从天降,九天直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庐山北部峰名,因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生紫烟: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2、长川:一作“前川”。
3、九天:指天之最高处。
10)《望天门山》
原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释义:
天门山,对峙如门,为长江险要处。诗人写出舟过天门的情景,雄浑自然,很有气势。
译诗(参考):
天门轻轻被推开,楚江欢快流过来。
两岸青山喜相迎,一片孤帆乐开怀。
注释:
1、天门山:指今安徽当涂县、和县的东西两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十分险要。
2、楚江:安徽古属楚国,因而也称流经这个地方的长江为楚江。 开:通。
3、至此:一作“至北”或“直北”。 “直北”为唐朝习用语,即正北。
11)《早发白帝城》
原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释义:
这首诗是诗人遇赦后,从白帝城到江陵,乘船途中的所见所感,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充分表现出遇赦东归时的欢快心情。
译诗(参考):
清晨告别白帝城,彩云缭绕似仙间。
千里江陵一日达,心情愉悦乐无边。
两岸猿猴啼叫欢,轻舟如箭过万山。
注释:
1、发:出发,这里指的是乘船。 白帝城:遗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2、彩云间:白帝城筑在山上,又在长江上游,地势很高,从下游看上去,好像在云端里一样。
3、江陵:今属湖北,距离白帝城一千二百里路。
4、轻舟:显得很轻快的顺水船。
12)《上李邕》
原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释义:
这首诗李白在745年(天宝四年),游北海郡(今山东益都县)时,写给北海太守李邕的,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志趣远大,希望李邕效法孔丘,重视青年。
译诗(参考):
大鹏乘风一日起,直上云霄九万里。
就算风停落下来,也能搅动沧溟水。
众人笑我太特别,听我豪言都撇嘴。
孔子还怕后来人,男人应将后生畏。
注释:
1、李邕: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唐朝书法家,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后被权臣李林甫所杀。
2、大鹏:大鸟。古代称鹏为鸟类之最。见《庄子?逍遥游》。
3、扶摇:由下而上的旋风。
4、假令:假使。
5、簸:掀动。 沧溟:指大海。
6、恒:经常。 殊调:不同的格调。这里指与众不同的风度。
7、宣父:即孔子。唐朝贞观十一年,诏尊孔子为宣父。 后生:年轻人。 畏后生:见《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8、丈夫:古代男人的通称,这里指李邕。 年少:李白对自己谦称。连上一句意思是,要求李邕重视自己。
喜欢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