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0章 长沙鏖兵,收服二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武陵望风而降的消息,如同预料中那样,并未在我的心中激起太大的波澜。

真正的考验,从一开始就指向了荆南四郡中最后,也是最坚固的堡垒——长沙。

当我再次将目光投向舆图上那个位于湘水之畔的重镇时,一种不同于之前的审慎感油然而生。

玄镜台关于长沙的情报卷宗,远比零陵、桂阳、武陵三地加起来还要厚实。

核心人物有二:太守韩玄,老将黄忠。

韩玄,玄镜台的评价是:

“性急躁,好猜忌,刚愎自用,谋略不足,然颇重郡务,严刑峻法,郡中吏民畏多于敬。”

这与演义中的形象大体相似,但玄镜台的记录更加细致,

列举了他几次因猜忌错杀属下、又因急躁误判军情的实例。

这种性格,在平时或许能维持统治,但在大军压境、人心浮动的关键时刻,往往是致命的弱点。

特别是他的“好猜忌”,这三个字被玄镜台用朱笔圈出,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解:“可为离间之关键。”

而另一位,黄忠黄汉升,则截然不同。

玄镜台的评价极高:

“老当益壮,勇冠三军,刀法沉雄,箭术绝伦,忠义刚直,然久不得志,屈于韩玄之下,常有郁郁之色。”

报告中详细记载了他数次在与山越或零星盗匪作战中展现出的惊人武勇,

以及他因性格耿直、不善阿谀而屡次被韩玄排挤、打压的事实。

一个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和韩玄之间的矛盾,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忠诚与不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想必正在这位老将军心中反复交织。

除了这两位明面上的核心,玄镜台的情报还指向了一个隐藏在暗处的人物——魏延魏文长。

此人目前在长沙军中职位不高,仅是一名牙将,

但玄镜台的观察员多次记录下他武艺出众、颇有胆略的事迹,

更重要的是,密报中提及魏延“性高傲,怀才不遇,对韩玄之庸碌颇为不屑,私下常有怨言,似有反意”。

虽然关于他的信息不如黄忠详尽,但“似有反意”这四个字,已经足够引起我的高度重视。

这与我模糊的历史碎片中,魏延最终归顺刘备并成为蜀汉柱石的情节,隐隐吻合。

长沙,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一个猜忌刻薄的主官,一个忠勇却不得志的老将,一个野心勃勃却被压制的潜在猛虎。

这样的组合,简直是为离间计和内部策反量身定做的舞台。

孔明主力在桂阳略作休整后,便由关羽将军亲自率领,兵锋直指长沙。

这一次,刘备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重视。

近万精锐,旌旗蔽日,沿着湘水北岸,步步紧逼。

我虽身在江东的临时驻地,但通过玄镜台几乎实时的情报传递,长沙城外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

“关将军已抵长沙城外十里下寨,遣使劝降,韩玄怒而斩使,尽起郡兵登城固守。”

“韩玄召黄忠议事,言语间多有敲打,黄忠默然领命,负责城南防务。”

“玄镜台密报:

魏延对其亲信部曲言,‘韩玄无能,长沙必破,大丈夫当择机而动,不可为庸主陪葬’。

已遣专人尝试接触,初步反馈积极。”

一切都在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韩玄的暴躁和短视,让他错失了最后和平解决的机会。

而他对黄忠的猜忌和对魏延的忽视,则为我方的行动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

劝降失败,攻城战自然无可避免。

关羽将军亲自率军,对长沙城发起了第一轮试探性进攻。

战鼓擂动,喊杀震天。

然而,长沙城的防御,远非前三郡可比。

尤其是黄忠负责的南门方向,这位老将军虽然须发皆白,

但手持一口赤血刀,立马于城楼之上,指挥若定,箭无虚发。

刘备军数次冲锋,皆被他亲自率领的守军击退,甚至折损了一些士卒。

初战受挫的消息传来,营帐中的气氛想必有些凝重。

但我知道,这恰恰是计划的一部分。

黄忠的勇武,必须先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样才能衬托出后续“义释”的价值,也更能激化韩玄内心的猜忌。

果然,玄镜台很快传来了韩玄的反应:

“韩玄闻南门小挫,竟疑黄忠怠战,于城楼之上当众斥责,言语刻薄。黄忠面有怒色,强自隐忍。”

时机已至。

第二日,关羽将军再次领兵挑战。

这一次,他指名道姓,要与黄忠决一胜负。

这既是猛将之间的惺惺相惜,也是计划中关键的一环。

城楼之上,韩玄目光闪烁,犹豫不决。

他既希望黄忠能挫败关羽的锐气,又担心黄忠勇则勇矣,万一战败或是有其他心思……

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无法拒绝,只得准许黄忠出战。

接下来的场景,几乎就是历史的重演,但通过玄镜台细致入微的情报描述,我得以窥见更多现场的细节与微妙之处。

两位绝世猛将,在长沙城外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青龙偃月刀与赤血刀往来交错,寒光凛冽,马蹄翻飞,卷起漫天尘土。

两人大战近百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将军的春秋刀法,大开大合,威猛绝伦;

黄忠的刀术,老辣沉雄,滴水不漏。

观战的双方士卒,无不屏息凝神,为这巅峰对决而震撼。

按照“剧本”,在一次战马失蹄的意外中,黄忠险些落马。

关羽将军勒住赤兔,并未趁人之危,反而朗声道:“黄将军,换马再战!”

这一举动,无疑展现了关将军的磊落与气度。

城楼上的韩玄,脸色却更加阴沉了。

他看到的是“敌将”对“属下”的“惺惺相惜”,这在他那充满猜忌的心里,无异于火上浇油。

换马再战,黄忠心中显然已有了感念。

当两人再次交锋,斗到酣处,黄忠虚拉弓弦,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矢擦着关羽头顶的盔缨飞过,钉在了后面的旗杆之上。

这“箭射盔缨”的一幕,我知道,是黄忠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回报关羽的不杀之恩。

但在城楼上的韩玄看来,这却是黄忠故意放水、甚至可能与敌将暗通款曲的铁证!

“黄忠果然有反意!” 玄镜台的情报几乎是实时传来韩玄在城楼上的咆哮,“来人,给我拿下!”

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黄忠与韩玄之间的信任,彻底破裂。

而另一条线,也在同时悄然收紧。

就在关羽与黄忠城外酣战,吸引了几乎所有人注意力的同时,玄镜台潜伏在长沙城内的力量,正在对魏延进行最后的策动。

“主公(指刘备)已闻将军(指魏延)之名,深知将军怀才不遇。

若能于此关键时刻,弃暗投明,拨乱反正,将来必当重用,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这是玄镜台密探传递的核心信息,直击魏延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功名与认可。

“城外关将军已与黄忠达成默契,只待将军城内举事,便可里应外合,一举破城!

韩玄刻薄寡恩,今又猜忌黄忠,此乃天赐良机!”

进一步打消他的疑虑,并指明行动方案。

魏延,这位一直隐忍待发的猛虎,终于下定了决心。

次日,关羽将军按照约定,再次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城。

而这一次,与以往不同。

就在城外喊杀震天,守军注意力被完全吸引之际,长沙城内,突然火光冲天,数处粮仓和军械库同时燃起大火!

紧接着,一支由魏延亲率的精锐士卒,高喊着“韩玄无道,杀害忠良,我等为黄将军报仇!” 的口号,直扑太守府!

城内瞬间大乱!

守军不明所以,有的忙于救火,有的惊慌失措,有的则在犹豫观望。

韩玄原本就因黄忠之事心神不宁,听闻内乱,更是方寸大乱,急忙调集亲兵抵抗。

然而,魏延早有准备,其部曲皆是精锐,加上事发突然,锐不可当。

韩玄的亲兵仓促应战,节节败退。

几乎在同一时间,负责北门的守将(早已被玄镜台或明或暗地影响)“恰好”在混乱中打开了城门!

关羽将军岂会错过如此良机?

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刘备军如潮水般涌入长沙城!

内外夹击,大势已去。

韩玄在绝望中试图突围,却正好撞上了杀气腾腾的魏延。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魏延毫不犹豫,手起刀落,将这位猜忌刻薄的太守斩于马下。

而另一边,黄忠已被韩玄下令囚禁。

当关羽将军率兵冲入囚牢,亲自为其松绑,并将韩玄授首、魏延反正之事告之,这位老将军百感交集。

他望了望眼前义薄云天的关羽,想了想刻薄寡恩、最终死于内乱的韩玄,长叹一声,拜倒在地:

“蒙将军不杀之恩,又除暴主,黄忠愿降!”

至此,长沙鏖兵,尘埃落定。

我放下手中的情报卷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收服黄忠、魏延这两员虎将,其意义远不止攻下一座长沙城。

黄忠的勇武和经验,魏延的胆略和潜力,都将极大地充实刘备集团的人才储备,为他们未来争夺天下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砝码。

玄镜台在这次行动中,再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准的情报分析,锁定了韩玄的性格弱点;

隐秘的渠道,成功策反了关键人物魏延。

这一切,都完美地隐藏在关羽将军赫赫战功的光环之下,无人察觉。

我提笔,在长沙的位置上,画上了一个表示完全掌控的标记。

荆南四郡,已尽归刘备。

刘备集团,终于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稳固的根据地。

虽然名义上还是“协防”,但傻子都看得出来,这荆南四郡,已经是刘皇叔的囊中之物了。

而我的目光,已经越过了刚刚平定的荆南,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荆州的地盘有了,人才也得到了补充。

接下来,就是该如何巩固、发展,并利用好这块跳板,去谋取更大的目标了。

汉中。

这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