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7章 狐踪魅影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大牧首死在了看守严密的天牢里!这消息像一颗炸雷,把新长安刚稍微平复下去的局势又给搅得沸沸冲天。

李琰带着一肚子火气和疑云,亲自赶到了阴森潮湿的天牢。关押大牧首的单独牢房外,跪了一地的狱卒和看守军官,个个面如死灰。

牢房里倒是还算干净,没有打斗痕迹。大牧首穿着整齐的囚服,直接挺地躺在简陋的板床上,脸色青黑,嘴角残留着一点白沫,眼睛瞪得老大,像是死前看到了极其恐怖的东西。旁边放着没动过的晚餐和一杯喝了一半的清水。

“怎么回事?!”李琰的声音冷得能冻死人。

看守的校尉吓得浑身发抖,磕磕巴巴地汇报:“回……回陛下!昨夜一切正常,送饭送水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换岗的时候人还好好的……今早来送早饭,就……就发现人没气了!像是……像是服毒自尽……”

“服毒?”李琰眼神锐利如刀,“毒从哪来的?搜身了吗?检查牢房了吗?”

“搜……搜了!里外都搜遍了!牢房也一寸寸查了!什么都没找到!”校尉都快哭出来了,“吃的喝的也验了,没毒啊!”

皇城司的仵作正在仔细验尸,半晌后,面色凝重地回禀:“陛下,看症状,确系中剧毒身亡。但毒物……极为罕见,似是某种混合毒素,入口极快发作,可能就藏在……他嘴里某处。”

“嘴里?”李琰皱眉。

仵作小心地用工具撬开大牧首紧咬的牙关,仔细检查了一番,最终在一颗早已被蛀空的后槽牙洞里,发现了一点极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蜡封残留痕迹。

“陛下,看来……毒药是早就藏在这牙洞里,用蜡封住。需用时咬破蜡封,即可服毒自尽。”仵作得出结论。

李琰盯着那点蜡痕,脸色阴沉得可怕。好个老狐狸!竟然用这种方式!他是不想忍受审讯的屈辱?还是怕熬不住刑讯,吐出什么更要命的东西,牵连更广?或者……这根本就不是自杀,而是被人用某种方式暗示甚至逼迫,不得不走这一步?

“查!给朕查他进来之前,都有谁接触过他!特别是牙医!”李琰厉声下令。他绝不相信这事就这么简单!

大牧首的死讯传开,果然在新长安的希腊民众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虽然官方定性为“畏罪自杀”,但私下里流言四起。有人相信他是被逼死的,有人猜测他是为了保护更大的秘密,甚至有人暗中把他奉为殉道者。一股暗涌的抵触情绪在民间滋生,让原本就复杂的统治局面更加棘手。

李琰一边督促皇城司加紧调查大牧首之死的真相,一边还得硬着头皮推进另一件更招人恨的事——“劝捐”。

李嗣业这莽夫可不懂什么怀柔手段,让他负责新长安地区的“劝捐”,那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他直接把城里排得上号的希腊富豪和旧贵族家主“请”到将军府,然后把水师重建的巨额账单往桌上一拍,铜铃大眼一瞪:“诸位都是帝国的栋梁!如今国家有难,水师亟待重建,保卫的就是咱们新长安!诸位看着捐吧!捐多捐少,全看各位对陛下的忠心!”

这哪是“劝捐”?这分明就是硬抢!底下那些贵族富商们脸都绿了,心里骂翻了天,但看着李嗣业那副“谁不捐老子就拧下谁脑袋”的煞气,以及周围虎视眈眈的唐军士兵,没人敢说个不字。只能一边肉疼地写下巨额捐输数字,一边在心里把李琰和李嗣业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相比之下,上官婉儿在意大利的手段就高明多了。她先是召集贵族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然后又许以一些未来的商业优惠和政策倾斜,甚至暗示捐输踊跃者,其家族子弟将来有机会入选帝国的官僚体系。软硬兼施之下,虽然也有阻力,但进展相对顺利不少,钱粮开始一批批送入国库。

看着两地不断送来的捐输清单,李琰心里总算稍微松了口气。钱的问题,看来能缓解一阵子了。他立刻下令,将这些钱粮优先拨付给水师和工匠坊,全力修复战舰,打造军械。

然而,坏消息总是接踵而至。

派往阿拉伯帝国深处的细作,冒死传回一份语焉不详、却让人心惊肉跳的情报。情报显示,金角湾之战后,巴格达的王廷内部似乎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以海军将领为首的主战派主张报复,要求增派更多的舰队,甚至联合波斯湾的舰队一同行动。但也有一些大臣认为,东方战线吃紧,国内也不太平,不宜在西面过度消耗,建议采取更保守的策略,比如……支持海盗袭扰大唐的海上商路,或者暗中资助那些依旧敌视大唐的残余势力,比如……巴列奥略家族。

“安德罗尼科斯亲王似乎并未死亡,只是重伤隐匿。有传言说,巴列奥略家族内部因为他此次惨败和重伤,已经产生了分裂,一部分人指责他葬送了家族最后的本钱,另一部分人则依旧效忠于他。哈里发最终采纳了折中方案,暂缓大规模海军行动,但加大了对大唐沿海的袭扰和对反唐势力的支持力度。”

看完这份情报,李琰的心情更加沉重。阿拉伯人的主力舰队暂时不会来了,但这种“慢性放血”的策略更恶心人!海盗袭扰?资助残余?这以后的海疆,怕是永无宁日了!而且安德罗尼科斯没死,巴列奥略家族这棵毒草,就还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内外交困,让李琰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这天夜里,他处理完公务,已是深夜。独自一人回到空旷的寝殿,看着跳跃的烛火,一股强烈的孤独感和压力再次袭来。他需要宣泄,需要温暖,需要确认自己还掌控着一些真实的东西。

他鬼使神差地,没有叫任何内侍,自己提着灯笼,走向了阿史那云暂住的那处偏僻宫院。

宫院里很安静,只有两个亲卫女兵在门口值守,见到皇帝深夜到来,吃了一惊,连忙要通报,被李琰摆手制止了。

他轻轻推开卧室的门。里面只点着一盏小油灯,阿史那云已经睡下了。她似乎睡得很不安稳,眉头微蹙,一只手还按在枕边的弯刀上——这是她多年军旅生涯养成的习惯。

李琰悄悄走到床边,看着她沉睡中依旧带着几分英气的侧脸,白日里的杀伐决断和重重心机渐渐淡去,心里升起一股难得的宁静。他伸出手,轻轻抚平她微蹙的眉头。

阿史那云警觉性极高,立刻睁开了眼睛,看到是李琰,愣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陛下?您怎么……”

话未说完,李琰已经俯下身,吻住了她的唇。这个吻不像上次那样带着发泄和野蛮,而是充满了疲惫的依赖和深深的渴望。

阿史那云感受到了他情绪的不同,她没有挣扎,而是温柔地回应着,手臂轻轻环上他的背。

(此处省略六百字,大致:李琰此次动作温柔而缓慢,更像是在寻求慰藉和放松。阿史那云极尽包容与体贴,用身体抚慰他紧绷的神经。过程少了些激情,多了些温情与默契,结束后相拥而眠,李琰得到了难得的安睡。)

然而,李琰并不知道,在他于阿史那云处寻求慰藉的同一夜晚,上官婉儿从意大利发来的又一封密信,已经送到了他的书房桌案上。信使不敢深夜惊动皇帝,只能等待天明。

而这封信的内容,将会再次给他带来新的烦恼和抉择。

信中提到,意大利的“劝捐”虽总体顺利,但依旧有几个最顽固的家族软硬不吃,甚至暗中串联抵抗。婉儿建议是否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杀鸡儆猴。同时,她在信末,再次委婉却坚持地提到了子嗣问题,并说已初步物色了几位家世清白、性情温婉的意大利贵族女子,绘像随后附上,请陛下“为国考量,择宜子者充掖庭”。

天快亮时,李琰才从阿史那云身边悄然离开,回到自己的寝殿。他一眼就看到了书桌上那封新的信函。

看完婉儿的内容,李琰沉默了很久,脸上看不出喜怒。最终,他提起笔,只批复了关于处理顽固贵族的事:“准。酌情办理,务必稳妥。”

至于选妃之事,他只字未提。

帝国的前路上,迷雾似乎散去了一些,但更深处的暗礁,依旧若隐若现。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