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0章 番外:启朝史书3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太原王氏王晨率宗亲子弟谒帝,以族谊请托官职联姻。帝正色斥曰:“治国当以公义,岂可以私废之?”遂焚旧谱,自立新宗,彰明唯才是举之志。黜王晨,而见王愔通晓天文,擢为观星台丞。

晨怀怨,阴结并州高干谋刺。帝察其奸,诛干,益固并州之治。及察干交通南匈奴,帝乃召匈奴贵族乌洛兰,盟约扶持,助其一统诸部,渐行汉化。乌洛兰遂为南匈奴单于,率众归汉。献降之日,帝乘白狼,群狼伏谒,金光耀野,匈奴皆惊为天神临世。

帝又引马球之戏,颁行天下,令军民习竞,强健体魄。女子亦可纵马击鞠,民风由是开化,闺阁渐驰约束。

建安六年,帝巡江东,阅水军,观指南之用。孙策、吕蒙、陆逊、朱然、严白虎等皆率部迎谒。帝置流动红旗以励士气,军容鼎盛。

帝欲取荆州,周瑜献计,遣诸葛瑾阴结蒯越为应。三月,帝发兵,瑜居中调度,策、蒙、云等各司其职。策兵临襄阳,刘表女琦呼门,蒯越应之,门启。表欲降,蔡瑁阻之,弑表,挟其妻蔡氏、幼子琮奔江陵。策破其水寨,以水雷惊敌,瑁殁。陆逊说长沙黄忠降,忠有子叙患佝偻,帝怜之,亲与张仲景共治之,叙疾得瘳。荆土遂定。

六月,帝访贤于荆州,谒水镜先生司马徽,得徐庶、庞统,皆授以重任,使理州郡。

初,益州牧刘璋欲迎刘备入蜀,备拒之。璋复从法正言,决意归降。帝纳其降,率军入蜀。途遇强震,山崩地陷,帝与郭嘉同陷废墟。

嘉素与帝情深,危难之际以身蔽帝,身受重创。翌日得救,帝亲为裹伤,昼夜看顾,嘉乃得安。经此一劫,君臣之情愈深,世谓金石之契。

地震频仍,流言四起,或谓“女主阴盛,致地气逆乱”。帝乃亲祀天地,填平巨坑,是日地涌金莲,稻生双穗,金光漫野,万民目睹,皆称天命。帝宣曰:“汉室火德已衰,当以土德承之。”众疑顿消。

及归,百姓献百家衣,贾诩奉龙袍,孙策跪进玉玺。三军山呼万岁,帝乃应天命,即皇帝位。

帝既归京,献帝下诏禅位,自去帝号,受封山阳公。帝三让乃受,遂践祚登基,改元定鼎,开万世未有之局——以女子身承天命,正位九五,是为千古第一女帝。

帝定国号为启,改元景元,大封群臣,百官序爵。

帝遵允慈皇太后懿旨,册立中宫,分封六宫。以陈登为皇后,荀彧为皇贵君,郭嘉、孙策并封贵君,张辽为贤君,张邈为侍君。内外秩然,礼制粲备。

景元二年,帝首开科举,诏令天下:凡具才学,无论士庶男女,皆得应试。文、武二科并举,士子云集京师。

文试毕,诸葛亮连中三元,帝亲赞其为“文曲星下凡”。同科及第者尚有崔琰、黄月英、石韬、孟建、曹丕、廖立、张春华、郭女王、曹植、阚泽等,才俊辈出,朝野称善。

武科之中,王异夺魁,魏延次之,陈到又次。王平、赵娥亲、关平、凌统等皆列前茅。帝特许女子从军任职,由是巾帼报国之路通达,天下振奋。

七月,辽东公孙度卒,子康嗣立。帝以其地僻远,恐生边衅,乃兴王师伐之。康不能御,遂克辽东。复乘胜东进,破高句丽,收肃慎、扶余、沃沮诸部。仿汉制置郡县,渐行编户,东北由是初定。三韩震怖,遣使请附,帝纳其贡,设羁縻以治。

景元三年,帝遣甘宁率辽东水师泛海东渡,宣威倭国。其女王卑弥呼慑天朝威德,上表请附。帝纳其诚,遣祢衡持节往封,授卑弥呼为倭王,仍镇故土,然军政要务皆禀启朝。

及卑弥呼薨,台与嗣立,部族谋叛。帝遣使责之,削王号,降为倭郡太守,行改土归流之策。由是倭地渐稳,郡县之制日固。

帝经略西域,以马腾为都护,重开丝路。至景元五年,诸国使节纷至,朝贡商贾,络绎于途。

复遣张辽、张飞、关羽、夏侯渊、孙策五将北征。策摧锋陷阵,斩轲比能于漠北,封狼居胥,功冠诸军。帝悦,晋策为桓侯,恩宠殊异。

次年春,帝遣周瑜、阚泽、虞翻、孙权、董奉等率众东渡,抚定夷洲诸部,设东安县治,遥辖东南海域。

既而西陲渐稳,乃自益州西进,收吐蕃东缘羌部,置吏安抚。复以诸葛亮、王异、司马懿、赵云等南征交州,平中南半岛,诸国慑服,皆奉启为正朔。

至此,启疆东极沧海,西尽流沙,南抵炎洲,北达冰漠,四极八荒,莫不臣属。天威远播,寰宇一统。

景元八年,帝封禅泰山。礼成之际,忽有紫气西来,云霞蒸蔚,帝倏然无踪。群臣惶惧,苦候三昼夜。然帝实应西王母之邀,入瑶池弈棋,仙境片晷,人间三日。及返,神采愈湛,言笑如常。众臣知帝仙缘深厚,承天受命,益加敬畏。

景元九年,帝有娠,天下同庆。越十月,诞皇女,名曰琼。取义玉德,喻其贵重祥瑞。

公主少而敏慧,帝亲择名师并伴读。邓艾、刘禅、钟会、姜维、夏侯令女、夏侯徽等皆侍学东宫。琼最敬重师诸葛亮,性情谋略则类贾诩。

及长,通经史,明政略,帝册为文华太子,正位储君,以承社稷。

文华太子既立,帝躬亲教导,常携其临朝听政,剖析得失,示以天下为公之道。琼亦聪颖勤勉,明断宽仁,颇得百官称许。

……

景元十五年,皇太后杨氏崩,帝哀恸摧心,一病几殆。及愈,亲定谥号允慈,葬仪尽哀。

自此,帝愈勤庶政,夙夜匪懈。

景元年间,帝建制立纲,开万世之基。

政治上,集权中枢而许郡县自治,严法治而广开科举,贤能竞进;

经济上,推广代田、区种诸法,修驰道、通漕运,设市平准,轻徭薄赋,民富而国充;

科技则设天工院,聚巧匠,究医理、精兵械,实用为先;社会行胡汉杂处之策,建义仓、兴庠序,恤孤矜寡;军事布要塞,训精兵,怀远慑边,四方弭兵;生态定樵采之律,设河渠使,防灾恤患。帝每决大政,必咨数据、察实证,渐进革弊,兼容古今。

由是启朝之治,物阜民安,百业竞茂,远迈前代。

景元以降,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西域诸胡献骏马于玉门,南海邦国贡明珠于交趾,扶南乘象辇而献犀角,倭人泛鲸波以奉珊瑚。

朱雀大街,使节络绎;鸿胪客馆,译官不绝。帝每召见,必示以仁信,赐冠带玺书,颁历授礼,恩泽广被。

启朝之盛,海内晏然。仓廪充溢,路无饿殍;阡陌纵横,夜不闭户。市肆罗四海之货,学堂闻三教之辩。医者巡诊于乡野,匠官授艺于州府。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男女各安其业,百工竞逞其能。

帝尝临轩问政,指乾坤而叹曰:“朕非好大功,唯愿盛世长明,百姓永熙。”

乃命史官镌《景元盛世录》,铸九鼎以纪疆域,立万国碑而载盟约。

日月所照,舟车所至,莫不诵女皇之德。诚所谓:天启煌煌,百代未之有也。

史臣赞曰:“三代以降,治世之隆,莫过于此。虽周成康、汉文景,犹逊其博济万物、光被八极之象。”

景元二十八年春,帝以天下大定,四海升平,乃祭告天地宗庙,授玺绶于文华太子琼,禅帝位,退居长乐宫,称太上昭明皇帝。

太子琼即位,改元长治,尊帝为太上。帝谕之曰:“民为社稷之本,法为治国之纲。守成之难,甚于创业。汝当敬天爱民,惕厉始终。”新帝泣涕受命,率百官北面再拜,山呼万岁。

退位之后,太上昭明皇帝悠游林泉,常与陈后、荀彧、郭嘉、孙策、张辽、张邈等旧臣共览山河,或泛舟五湖,或登临泰岱,笑咏烟霞,寄情物外,十有余载。

及崩,举国哀恸。新帝奉梓宫归葬帝陵,谥曰昭明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及至发引,新帝哀慕逾礼,命以先帝平生爱物随葬。其间有一菱花铜镜,镜光虽黯,而帝昔年对之理鬓定策、鉴察寰宇,凡四十余载未尝离手。新帝抚镜泣曰:“此非器也,实母皇明德照世之鉴。”遂亲置梓宫之侧,以寄永思。

陵成之日,白鹤旋阙,紫气萦山。万民缟素,山河同悲。

史臣赞曰:“承天命以开国,秉至公以治世,功成弗居,退全始终。神武所临,日月为明;仁德所被,江河长清。岂惟一代之英主,实乃万世之仪型!”

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