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不得不正视这一点。
世界,已然变迁。
或许正是始于此刻。
“而我大国,仍将屹立世界之巅!”
李煜豪情满怀地思索着。
若中原仍是天地间之最,李煜定会封存火枪与火炮。
他不会完全摒弃,但也不会去更新技术。
然而时过境迁。
世界既已变革,
我大国亦必须随之而变,
且定要维持在全球之巅的位置!
唯有如此,他这个大国之君才能确保大国、确保子民、确保中原这片土地的恒久安宁。
故而李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扩张,并亲自训练神机部队。
另一方面则改革火炮,
以及打造更多的战舰。
大国国库好不容易充盈起来,现在又逐渐枯竭。
连同李煜的私库亦是如此!
但好在这样的付出终有所值。
不过一两个月光景,一方面神机部队的将士训练有素,
另一方面,火炮技术也有了显着的提升。
其实李煜以为大国的火炮相当落后,实则不然。
大国的火炮,在之后的数百年里都算得上先进之物,在海面上遭遇那些以侵略他国为荣的强盗之国,并不逊色。
但如今,
更占优势的一点是,
工部尚有一群技术痴迷的老前辈们。
他们曾致力于火炮与火器的研发与改良,对此领域极为精通。
简而言之,他们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唯独缺乏资金。
而这位君主及时提供了充足的经费。
因此,短期内某项技术的显着飞跃是可以预见的。
若非因战事迫在眉睫,大明即将面临一场海战,
他们或许还会选择留在工坊,借着这难得的机会,深入研究数月之久。
“真是可惜,我现在都不清楚,是期盼朝廷能赢得此战,还是期望战败。若战败了,皇上仍允许我们继续钻研火炮,似乎也未尝不可。”
“其实我也有点这样的念头。但无论如何,身为朝臣,我们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先。火炮研究,暂且只能作为个人爱好了。”
这些工部的老专家们,提交完报告后,聚在一起唉声叹气。
他们本以为此次之后,再无机缘继续火炮研究了,谁料,奏章递上去没多久,
宫里便传来了消息。
皇帝下令他们继续制造并研究火炮,此番不仅限于火炮,连火铳也纳入了研究范畴!
“皇上万岁!”
“这下我们终于可以着手那些一直想研究却未能实施的想法了。”
“皇上如此重视,我是否也能将我的技术传承下去了?”
老专家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暂且不论此事。
另一方面,大明已是准备充分,只待时机。
且朝野间开始流传,说皇帝即将再次御驾亲征。
【那老谋深算者果然狡猾,他深知大明若欲迅速赢得海上他国的支持,必须派遣一位有足够身份与威望之人前去震慑。】
【大明的皇帝便是那老谋深算者,而大明的未来储君,想来便是我这位皇太孙了。】
【仅我和他,任何一人出现在海边,方能令人信服。】
【但此次,老谋深算者选择了亲自出征……】
【他意在联合更多人、更多国家、更大势力与更强实力,一举击败葡萄牙的若昂。】
【他的手段依旧如昔,我若要战,他便要以绝对之力,令我无处可避,无路可退,最终只能遭受重创。】
【不过想来,老谋深算者也不会带我同去了。】
【毕竟……】
昔日草原之上,老谋深算的智者对我这位储君满怀信心与保护之力,然海上征战,却非其所长。
忆往昔,智者随太祖朱元璋征伐天下,舟行河面,战鼓连天。
至于浩瀚大海,嘿嘿……
你这小子,心中暗喜何事?
海上又如何?
太祖与爷爷河道之战有何不妥?
确是如此。
朕确无此经验,但若你心存懈怠,欲留京城,那绝无可能!
“此番朕亲征,储君继续伴朕左右。”
朱棣淡然言道。
朱瞻涯:“何意?!”
……
大明上下,正蓄势待发之际。
吕宋之地,亦有所闻。
彼时尚不知,国中变故已为大明所悉。
其亦明了,大明疆域辽阔,一旦兴兵,筹备良久,不似小国行事迅速。
故大明延迟获知五万大军沉海之事,亦在情理之中。
“速将此讯告知亨利亲王!”
“族长,我们还要助罗刹国对抗大明吗?”
一青年闻此令,面色骤变,脱口而问。
族长斜睨一眼,
“你有何高见?我等已致大明五万将士陨落,尚不自知。一旦真相大白,大明岂会善罢甘休?此刻唯有一条路走到底!”
“速传讯亨利亲王!”
“此番,我们继续与亨利亲王内外勾结。”
“听闻大明皇帝亦参战,话本中,其英明神武,若能斩杀此等英雄,亦算吾等能耐!”
言及此处,族长面露兴奋。
青年心中哀戚,但族长已决,只能遵从。
至亨利亲王居所,细述经过,亲王闻翻译之言,不禁大笑。
“前次五万,尚未尽兴,此番又有大军前来,甚妙!”
“大明之地,广袤无垠,丝绸、陶瓷遍地?”
亨利亲王眼中闪过贪婪之光。
丝绸、陶瓷,西方高价之珍!
大明,岂非遍地黄金?
征服大明,我亨利,将富甲天下!
此刻的葡国,在阿方索国王的引领下,不仅击退了外敌的侵袭,还全力推动着海军的壮大。
海军学院应运而生。
亚瑟亲王,自是信心满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就在不久前,他亲自率军,将华夏的五万雄师轻而易举地全数击溃!
“在这片汪洋之上,我们无可匹敌!”
亚瑟亲王的面容洋溢着狂热。
“殿下,此事是否需向国王陛下禀报?有传言称,华夏的某位重要人物将亲自指挥战事。”
“无需如此!”
“你要铭记,征服华夏的这份荣耀,只属于我亚瑟亲王!”
亚瑟亲王大手一摆,断然拒绝了属下的提议。
随即,他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之中。
尽管他对葡国的实力深信不疑,对自己的能力也极为自信,对未来更是斗志昂扬,
但他,却是一个行事谨慎之人。
更何况……
那些吕宋国的势力,既然能背叛华夏,难保不会背叛自己。
因此,
在战略上他轻视对手,但在战术上却给予对手足够的重视。
……
就在亚瑟亲王积极筹备战事之际,
朱权带着满心不愿的朱瑞,以及一众文臣武将,抵达了东南海疆。
整个南方,从各处选拔的驻军与卫所士兵自备兵器,总数高达三十余万。
朱权留下十万大军,驻守海岸线,以防敌人趁大明内地空虚之际,偷袭登陆。
而他则率领二十万大军,加之余晖岛上的二十万驻军,再抽调十万,总计近四十万兵马,集结于此。
只为迎接华夏的帝王。
海岸边,大明战船密布。
一列列士兵井然有序地列成方阵,静待朱权的训诫。
朱权誓师之后,这些士兵携带着兵器,登上了最新型的战船。
一时间,陆地上人山人海。
远远望去,海面之上战舰如林,遮天蔽日!
此地,除了华夏的君臣,还有因闻讯华夏皇帝将亲征而来的海上诸国使者。
他们此刻亲眼目睹了大明的军威与壮观的人数。
那些曾参与过抗击倭寇之战的贵族尚且能够镇定。
但那些初次经历此景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这便是华夏吗?!”
“你们看,他们的士兵所穿的盔甲,真是耀眼夺目,他们手中的武器,皆是火器吧?华夏真是富庶至极!”
“似乎那个侵犯我们国家的势力,他们的军队中,能使用火器的,也不过三千余人吧?”
“如此看来,大唐必胜无疑,我们的国度有望了!”
“还是不要过于乐观为好。记得大唐那五万精兵,不也曾被敌军歼灭殆尽吗?”
“那时大唐或许过于自满,轻视了对手,犯了兵家大忌,这才落败。但今非昔比,大唐的君主已亲自出征,他们对此事必然极为重视。那些入侵者绝非大唐君主的对手。”
“你说得对,那些传奇故事不都这样描述吗?大唐的君主乃是大唐难得的英雄,有他在,此战必胜无疑!”
这些小国的人民私下里开始议论纷纷。
尽管大唐五万精兵全军覆没曾令这些小国对大唐略感失望,
但因李世民亲征的决断与行动,
确实扭转了他们对大唐的不良印象。
此刻,
多数舆论都是正面的,更别提他们亲眼目睹了大唐集结近四十万大军的气势。
况且,从军队素质和装备来看,大唐也无败之理!
由于他们的评论颇为积极,且众人细想之下也觉得颇有道理,因此这些小国日益紧张的情绪总算得到了缓解。
爪哇国的人也在这些小国之列。
他们表面上为大唐的气势和实力感到高兴,内心却焦虑不安。
“这些士兵数量惊人,大唐的实力太过强大,五万兵马对他们来说只是冰山一角,伤亡些许根本无损大唐的根本。”
“这对我们可大大不妙,得赶紧把这里的消息传回国内,听听那些长老们的意见!”
于是爪哇国的人连夜开始向家族成员传递消息,
好在,
此时,向国内传信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是受各自国君之命,前来探视大唐是否能助他们击退敌人。
有人想看看大唐是否需要援助,
有人则是想亲眼见证大唐的实力,为自己的国家寻一条生路。
这也得益于那些传奇故事的影响,否则此刻,绝不会有如此多的人愿意踏入大唐的领地!
喜欢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