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唐的反应较为迟缓。
幸好这批入侵者意在殖民,而非掠夺即走,否则以大唐的速度,集结这些军队需耗时数月,敌人恐怕早已远去。
假若你们光辉国,无法为我们这些小邦提供庇护,我们又何必依附于你们?众多国度皆如此务实,因它们不仅为个人而战,更是为全体国民的命运而战。
然而此刻,
由于李瀚海先前那些传奇故事的深远影响,使得这些小邦的子民对光辉国天生抱有亲近之感。
所以他们愿意给予光辉国这次机会。
但与此同时,
他们也怀揣各自的盘算而来,
若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愿意牺牲本国的未来,也要力挺光辉国。
……
龙舟之上。
“此番这些小邦竟有如此众多的人士前来,实属意外!”
“的确,未曾料到我们光辉国的威望已至如此巅峰。即便他们目睹了光辉国在海上的一次挫败,此刻前来参加誓师大会的各国船只数量,竟与援助时相差无几。”
“我们还以为,能有半数便不错了!”
“不论怎样,来了这么多人,无论是对我们光辉国信誉的提升,还是对抗其他侵略者的决心,都是大有裨益的。”
“没错,我国已有近三十万大军,联合这些小邦,或许还能再集结十万兵马,总计四十万大军。任凭那强敌如何凶猛,也绝非我们之敌!”
“正是!”
大臣们私下交头接耳,
忽有一位大臣挺身而出,建言道,
“陛下,何不书信一封,邀这些小邦率军前来会合?”
“如此,加上我国近三十万大军,与小邦兵马并肩作战,此战必胜无疑!”
闻此建议,
赵武灵王眼前一亮。
因为,
他心中正有此意。
“看来这些大臣伴朕左右,也渐染了朕的些许睿智。”
“但他们尚未如朕般考虑周全。”
“他们只着眼于兵力的扩充,却未意识到攻守同盟能极大增强我方凝聚力!”
赵武灵王在心底颇为认同这些大臣的想法,但更多的是自豪。
毕竟,
在他看来,
战争之道,在于毕其功于一役。
攻击敌人不应只是轻拍一巴掌,而应握紧拳头,最好能一击将对方重创。
让小邦派兵参战,不仅是为了增添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更是为了封锁敌人的退路。
迫使这些小邦只能紧随光辉国,共同抵御外敌!
此乃战略上的高度统一。
然而,朝中众臣无一人能预见到这一点,自然还是身为帝王的他最为睿智。
【这些人的琐碎言谈,真是无趣至极。】
【让小国使者参与战斗,固然是件美事,但最佳策略应是让他们旁观,不动手,便能轻松在他们眼前击败敌军。】
【唯有如此,方能在这些国家中树立无敌之名,成就永恒的胜利神话。】
在帝王的思绪中,响起的是朱祁的心声。
朱棣沉默不语。
这小家伙真是说得轻巧,谁不知道你的想法最为完美,若真能实现,谁又不愿如此呢?
但关键在于,
战场上,自然是要直击对手,以最强兵力碾压。
难道,为了维持自己强大的形象,就要将手中的力量闲置不用吗?
若真如此,你又如何能轻松战胜敌人?
战争,是血与泪的交织。
更何况,此次非陆地之战,而是海上的较量。
哪有骑士冲锋,便能瞬间击溃敌军的好事!
“看来,这小家伙虽聪慧,但对海战的理解尚显肤浅,毕竟年轻,还需历练。”
“待此次战争结束,他自会明白自己的局限,也会知晓朕这个祖父的手段。”
“正所谓,老姜更辣。”
“小家伙啊小家伙,比起你祖父我,你还差得远呢。”
想到此处,朱棣的眼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尽管此次,朱祁的想法对他帮助不大。
但能在战略眼光上胜过朱祁,朱棣心中仍感欣慰。
毕竟这段时间,自从能听见朱祁的心声,朱棣常被打击,自觉处处不如朱祁。
究竟谁是祖父?
为何你的想法总是如此深远?
上天对你真是偏爱!
好在今日,
朱棣终于发现,朱祁的眼光似乎也不及自己。
这证明,
朕才是真正的祖父!
然而,
朱棣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难道这些君臣都忘了吕宋岛吗?】
怎么可能忘记!
吕宋岛与那葡国罗刹国人联手,是大明此次危机的主谋。
此次,他们也派了人参加大明的誓师大会,
朕早已派锦衣卫日夜监视他们。
众人目睹大明当前的强盛,心中必然惶恐。
接下来的行动,要么是前来请罪,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导致大明五万将士丧生,明白大明绝不会宽恕,所以这条路他们绝不会选。
那么,他们面前的选择仅剩两个:要么一条路走到底,顽抗到底;要么先解决那些葡萄牙人,再向大明投降。
他们或许以为,自己所为已被大明完全掌握,以为除去同谋后,便无人知晓真相,因此可能会选择后者。
三条路径?
若真是最后那条,
朕如此费心调兵遣将,岂不徒劳?
朱棣正思索如何从朱瞻峰口中探知结果,忽闻……
“遗憾的是,若是背叛大明的是吕宋岛上的王室,他们或许会选择那最后一条路。但如今吕宋岛掌权者,应是那些地方豪强。”
“所以他们断不会选那最后一条,因为他们本就是叛逆者!”
“他们会选第二条路,一条路走到黑。”
“最佳之策,便是故技重施。”
“若我是那狡猾之辈,此刻定会暗中观察他们的动向,只需他们传递消息,便可布局。”
“待大明军队途径吕宋岛,他们定会采取行动。”
“届时,我大明可轻易请君入瓮!”
“将吕宋岛的叛逆者,葡萄牙的侵略者,一举歼灭!”
“只可惜,”
“那狡猾之徒终非我,看似已被朝中大臣蒙蔽,真以为只需勇猛作战便能取胜。”
“兵不厌诈。”
“人家送上门来的妙计,都不懂得利用?”
“真是一群蠢货!”
朱棣被朱瞻峰的话说得面露尴尬。
似乎自己也成了朱瞻峰口中那愚蠢的一员。
自己只考虑了吕宋岛背叛大明,大明需防范。
却未曾想到,
最佳之计,是将计就计,以其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多亏这小狐狸,此番倒是给朕提了个醒!”
“打仗不可一味硬拼,虽直接击败对手痛快淋漓,但若能兵不血刃,将对方一网打尽,亦是上策。”
“且依吕宋岛之人往日对付大明的手段。”
“此番,定叫他们插翅难飞!”
无论是在未来的时空,还是当今的大禹王朝,此理皆同。
望着禹煌此番又在众人前慷慨陈词,激情四溢,令人血脉喷张,
禹澈心想,
太好了,这下可以回自己舱室休息了!
不料……
“对了,高丽的使者,此番亦参加了我们大禹的誓师大会,故而后来的战役,他们定会把握这次良机。”
“这些人乃我大禹的老相识了,务必妥善款待。”
“皇太孙,此事便交由你负责。”
禹煌点名道。
禹澈听闻禹煌之言,亦听到自己被称作皇太孙,却一时难以回神。
不是说好不给我添乱吗?
不是说好做个低调的老狐狸吗?
这才安稳了几日,怎又要生事端?
【这老狐狸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他难道不知高丽人心思诡谲?竟让我这柔弱的皇太孙去应对高丽之人?】
说实话,若非知晓禹琛已彻底失势,禹澈都要怀疑禹煌是否又要为禹琛而将自己这皇太孙之位废除。
甚至提前让自己遭遇不测。
否则朝中人才济济,为何要将如此凶险之事交予自己这低调的皇太孙?
禹澈的惊愕与不满,皆被禹煌尽收眼底。
禹煌闻得禹澈心声,嘴角不禁微微抽搐。
柔弱?
你竟跟朕说你柔弱?
你没瞧见上船后,那些昔日马上英姿飒爽的大将军,如今吐得如丧家之犬?
而你这位自称柔弱的皇太孙又如何?
面色苍白,仿佛风一吹即倒,结果呢?生龙活虎!
两次随朕北伐,亲征前线,一路风餐露宿,归来后非但无大病,连小恙也无。
更别提能射出那一箭……
你竟还说你柔弱?
怒气过后,
禹煌又生几分惆怅。
有个出色的孙子,自是好事,但这出色的孙子,既有主见又懒惰,那便非全然美事。
反倒成了甜蜜的烦恼。
“哎,这小狐狸倒是装上瘾了?”
“每次给他立功的机会,他都不肯接受……”
“他难道就没察觉吗?”
“如今他乃大禹堂堂皇太孙,却在大臣中如此默默无闻。”
“这般下去可不成啊……”
“所以小狐狸啊,小狐狸,你可别怨你爷爷,让你做事。”
“我明白你心存侥幸,欲图轻松,但身为大楚的尊贵皇太孙,你必须在朝臣间树立自己的权威,而非依赖我的直接提拔。”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安心,这一次之后,还会有更多机会。祖父我定会助你,在朝臣心中树立威望。让人们遇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来找我,也不是去找你的父王,而是去找你!”
“待到那一日真正来临,你便会体会到权力的美妙,定会感激于我。”
楚王心中暗自得意。
他已预见那一幕,
喜欢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