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商会总部账房之内是大宁帝国此刻最繁忙的地方,甚至比皇宫内院还要紧张。
整整一夜近百名商会最顶尖的账房先生在此通宵达旦不眠不休。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茶水味墨汁味以及因高度紧张而渗出的汗味。
上百台算盘被拨打得如同战场上急促的马蹄,清脆的“噼啪”声汇成了一股洪流经久不息。
一张张写着数字的认购单从外面雪片般飞来,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
每一张单据都代表着一份信任一笔财富一个家庭的期盼。
负责总账的钱掌柜已经年逾花甲,他在这行干了一辈子自问经手过的银两数以千万计,可从未见过如此阵仗。
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手指因为长时间拨打算盘而微微发肿,但他整个人却处在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
他看着手下伙计们不断汇总上来的分账总额,从一百万到三百万到五百万再到突破一千万……
他的心脏也跟着这数字一次次地狂跳。
这已经不是在算账了,这是在清点人心!是在丈量天下!
当时针指向卯时晨曦的微光透过窗棂照了进来,最后一个分区的账目终于核算完毕。
“啪嗒。”
钱掌柜手中的算盘珠子拨下了最后一下。
整个账房内持续了一夜的喧嚣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所有账房先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抬起通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总账台上的钱掌柜。
钱掌柜颤抖着拿起笔在一张大红纸上,用尽全身力气写下了一个足以让鬼神为之惊骇的数字。
他捧着这张纸感觉它重若千钧。
他没有走而是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嘶吼了一声:
“算……算出来了!”
议事厅内气氛同样凝重。
张石头张豆子兄弟二人以及一众核心骨干都在静静地等待着那个最终的结果。
门被猛地推开,钱掌柜捧着那张红纸如同捧着一份天大的捷报踉踉跄跄地冲了进来。
“东家!二位公子!”老掌柜的声音激动得完全走了调,“总数……总数核对三遍确认无误!”
他将红纸高高举起用尽力气喊道:“一天之内共募得白银……一千三百万两!!”
轰!
这个数字如同一颗真正的炸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轰然引爆。
议事厅内陷入了长达数十息的绝对寂静,落针可闻。
每个人都张着嘴瞪大了眼睛,脸上是同一种被巨大幸福砸晕的呆滞的表情。
一千三百万两!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他们最大胆的想象。
张豆子这位对数字最敏感的天才此刻也感到一阵口干舌燥。
他下意识地在大脑中换算着喃喃自语:“这……这相当于我大宁朝过去五年盐铁税收的总和……我们用一天就办到了……”
“哈哈哈……好……”张石头率先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没有狂喜地大笑只是低沉而有力地说了个“好”字,眼中却迸射出无比璀璨的光芒。
这束光是计划成功的满足是掌握时代脉搏的自信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壮志雄心!
他猛地站起身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坚定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时不我待!传我命令!”
“第一!立刻将所有银两分类装箱贴上封条!我将亲自进宫面圣请调京城卫戍三大营,并由格物院护卫队协同将此笔巨款一路护送至国库!我们要让所有购买了股票的百姓都亲眼看到,他们的每一个铜板都安全透明地进入了国家的手中!”
“第二!以资源总署名义立刻拟定全国招工令!不光是铁匠木匠石匠!凡是懂得测量营造烧窑纺织,乃至是能识文断字会加减乘除的人我们都要!待遇要比市面高出三成!告示要贴满大宁的每一座县城每一处乡镇!我们要让天下知道盛世来了,只要有本事就有饭吃有钱赚!”
“第三!传令格物院!所有学员暂停休假!第一批共计三百人的先遣队,包括地质勘探机械营造水利规划三大分队,必须在三日之内携带全部设备集结完毕!他们的目标燕山!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第一座高炉的基座在那里拔地而起!”
“第四!以青石商会名义启动最高等级的‘脉动计划’!传讯给我们在江南的木材商人在湖广的粮食商人在蜀中的矿石商人!告诉他们不用再问数量不用再问价格!有多少要多少!我要整个大宁的物资都为了我们这个伟大的计划而奔流起来!”
皇宫御书房。
当皇帝听完张石头的汇报看着那张写着“一千三百万两”的红纸时,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这口气吐出了心中的震撼吐出了对未来的万丈豪情。
“石头啊……”皇帝的称呼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切,“你为朕为大宁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在此之前朕只知国库有钱方能兴业,如今方知真正的财富藏于万民之中!国脉之强盛不在朝廷而在天下人心!”
他起身踱步眼神深邃。“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将天下万民从帝国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他们买了股票就会日日夜夜盼着燕山铁厂出钢盼着铁路早日通车!因为工厂的每一次轰鸣都关系着他们年底的分红!这……这是把天下人的心和朕的心和国家的命运,用一根无形的线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啊!”
张石头躬身道:“陛下圣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去我们只知防堵如今我们学会了疏导。以利引导将万民之水汇入国家兴盛这条大渠之中,则无往而不利。”
“说得好!”皇帝龙颜大悦当即拍板,“从今往后‘股份制’当为我大宁国策!凡利国利民之大工程皆可依此法行事!朕要让每一个大宁子民都知道,建设这个国家他们不仅是旁观者更是主人翁!国家的强大与他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
这个决定从御书房传出其意义之深远丝毫不亚于一场惊天动地的军事胜利。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延续千年的国家与民众的关系。
京城宣阳门外的一条杂院里,一个在码头做工的汉子名叫王二,此刻正像是供奉祖宗牌位一样,将一张印刷精美的“燕山钢铁股份文书”小心翼翼地夹进了一本破旧的识字课本里,然后藏在了床头的暗格中。
文书上写着“伍股”的字样。
这五两银子是他和婆娘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五年才从牙缝里攒出来的,本打算给儿子将来娶媳妇用。
前日他听着青石商会那激动人心的宣讲,脑子一热排了三个时辰的队把钱全部换成了这张纸。
为此婆娘跟他大吵一架骂他疯了是被鬼迷了心窍。
可王二心里却揣着一团从未有过的火。
晚上他看着熟睡的儿子对还在生闷气的婆娘说:“你别气了。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在码头上扛大包,一天不干一天没饭吃。可我不想让娃将来也跟我一样。”
“我听人家念了那告示上写着燕山要建大工厂要好多好多人。咱娃要是能进去那可就是正经的工匠了,比他爹有出息!”
“这五两银子就当是给娃铺路了!万一……万一真像他们说的能分红呢?那咱家可就翻身了!就算不成我听说那工厂过两年就能用上万人,咱娃进去做工的机会总比别人大点!”
婆娘听着不说话了,眼圈却有些红。
从那天起王二每天干完活都会习惯性地朝着燕山的方向望一望,仿佛能看到那里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景象。
他知道那里正在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和自己有关。
那飞溅的铁水有他的一份力,那高耸的烟囱有他的一份期盼。
从今往后他不再只是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而活。
他的命运他的财富他子孙后代的未来,都随着这张薄薄的纸与这个国家的命脉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成千上万个像王二这样的普通人汇聚成了大宁帝国最坚实最雄厚的根基。
民间资本通过“股票”这条前所未闻的渠道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国脉。
一个属于万民的时代一个资本与实业共舞的时代,一个即将迎来爆炸式发展的伟大时代已然拉开了它的序幕。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