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发行的第三天,整个大宁京城都沉浸在一种异样的狂热与躁动之中。
清晨天还未全亮,长安街——这条帝国最宽阔、最威严的御道两侧,便已经站满了自发前来围观的百姓。
他们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好奇与一丝不敢置信。
因为在今天,那笔传说中高达一千三百万两的巨款,将要正式从青石商会总部启程运往国库。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一千三百万两是个什么概念?他们想不出来。
他们只知道这笔钱有自己的一份,或许是省吃俭用了一辈子的五两棺材本,或许是东拼西凑来的十两血汗钱。
他们想亲眼看一看,自己投进去的这点“家当”是如何汇入那股惊天动地的洪流之中,又是如何被这个国家所珍视。
“来了!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只见街道的尽头,一支前所未有的、堪称武装到牙齿的“运钞”队伍缓缓驶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京城卫戍三大营中最精锐的“龙骧营”骑兵。
五百名骑兵身披玄甲手持长槊,战马高大神骏,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嗒嗒”声,气势森然。
骑兵之后便是此次运输的主角——整整一百辆由四匹高头大马拖拽的、专门改造过的重型马车。
这些马车的车厢全由厚重的铁木打造,外面还包裹着一层铁皮,在晨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
车厢上盖着厚厚的油布,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油布之下装载的是足以让任何国家都为之疯狂的巨额财富。
每一辆车的四周都跟着八名来自格物院护卫队的精锐护卫。
他们身穿特制的黑色劲装腰挎朴刀背负神臂弩,眼神锐利如鹰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告——这是张家的财富,更是格物院的技术结晶,神圣不可侵犯。
一百辆马车排成一条长龙在长安街上缓缓驶过。
那沉重的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仿佛是帝国心脏强劲有力的跳动声,一下又一下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百姓们没有喧哗没有拥挤,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激动。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秀才看着这壮观的景象,忍不住热泪盈眶喃喃自语:“万民之力汇流成海……古往今来何曾有过如此盛景!国朝……当兴啊!”
这支队伍不仅仅是在运送金钱,它是在向全天下展示一种姿态。
它在告诉所有购买了股票的百姓:你们的钱国家收到了,你们的信任国家无比珍视。
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能安定人心。
当最后一辆马车缓缓驶入国库那厚重的大门时,长安街上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
百姓们自发地鼓着掌久久不息。
他们知道一个新的时代真的来了。
而这场金融革新带来的成效绝不仅仅体现在京城。
江南,苏州。
这里是大宁最富庶的丝绸与木材产地。
往年的这个时候各大木材行的生意总是不温不火,可最近半个月整个苏州的木材商们都快要疯了。
来自京城青石商会的订单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席卷了此地。
“什么?京城要三百万根上等松木?三个月内就要?”
“还要五百万根硬木用作枕木?枕木是什么东西?不管了!只要是木头他们都要!”
“价格比市价高出三成!现银结算!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所有木材行的仓库一夜之间被清空。
商人们挥舞着手中的银票疯狂地冲向上游的林场。
无数原本因为没活干而赋闲在家的伐木工、船工、搬运工瞬间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
工钱一天一结一天一涨!
一个普通的伐木工干上一天就能拿到过去半个月才能挣到的工钱。
整个苏州的经济都被这股来自京城的采购狂潮彻底引爆了。
同样的景象还在湖广的产粮区、蜀中的矿区、北方的煤窑……在大宁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同步上演。
青石商会那张庞大的商业网络在得到了一千三百万两这股恐怖的资本洪流的加持后,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心脏将资本的血液通过一条条商业动脉泵向帝国的四肢百骸。
无数濒临破产的作坊起死回生,无数赋闲在家的百姓找到了工作,无数停滞不前的市场重新焕发了活力。
原本因为旧势力被打倒而有些动荡的商业秩序,在这股纯粹的、强大的、无法抗拒的经济浪潮面前被迅速地抚平、重塑。
没有什么比切实的利益更能稳定人心。
皇宫,内阁议事厅。
新任的户部尚书正手捧一份刚刚汇总上来的各地税收报告,激动得满脸红光。
“陛下!大喜啊!”
“仅仅是过去的一个月我朝商税一项就比去年同期暴涨了五成!其中以江南、湖广等地涨幅最为惊人!”
“这……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啊!”
皇帝接过报告看着上面一个个喜人的数字龙颜大悦。
他看向张小山和张豆子感慨道:“朕现在才明白什么叫‘放水养鱼’。过去总想着如何从百姓口袋里收税,却不知先把钱给他们让他们富起来,这水池大了鱼多了能收上来的税自然也就更多了!”
张小山躬身道:“陛下圣明。此番革新不仅是为国家工程筹措了资金,更是将一股巨大的活力注入了整个民间经济。资本流通百业兴旺国库充盈,此乃一举多得之良策。”
这番话让在场所有曾经对“股票”心存疑虑的朝臣都心服口服。
事实胜于雄辩。
这场由张家主导的金融革新在短短一个月内便已经展现出了它那点石成金的魔力。
三日后,燕山脚下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超过三万名从全国各地招募而来的工匠齐聚于此。
他们的脸上没有背井离乡的愁苦,反而洋溢着对未来的期盼和激动。
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能拿到远高于家乡的工钱还能吃饱饭有地方住,甚至他们的子女还能优先进入格物院新开办的“工匠夜校”读书识字。
高台之上张铁牛身披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亲自擂响了开工的第一声巨鼓。
“咚——!”
雄浑的鼓声在山谷间回荡。
台下三万名工匠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开工!”
随着张铁牛一声令下,无数的格物院学子手持着各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奔赴各个区域。
他们用标杆和绳线在荒芜的土地上勾勒出了一座座未来高炉、厂房、宿舍区的宏伟蓝图。
而在他们的身后数以万计的工人挥舞着崭新的工具,吼着整齐的号子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
开山、平地、奠基、筑路……一派惊心动魄的建设场面在这片沉寂了千年的土地上轰然展开。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正在参与的不仅仅是建设一座工厂,他们是在铸造一个帝国的未来。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