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省委档案库的阅览室内,时间仿佛凝固了。林悦面前摊开着两份截然不同、却又被无形线索串联起来的文件。一份是泛黄的、散发着陈旧纸张气味的1989年省委内部会议记录附件,上面有几处关键批示,落款是那位已退休老领导的签名。另一份,则是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周正阳青年时期(八十年代中期)的几页私人日记复印件,字迹青涩却已显露出特有的风格。
自从发现“梅园合影”中的领导是替身,且摄影师李建国离奇死亡后,林悦便将调查重点转向了另一个可能留下破绽的环节——文件批示本身。如果替身可以模仿容貌,那么笔迹呢?模仿一个人的笔迹,尤其是其特有的笔锋、力道和布局习惯,难度极大,且容易留下蛛丝马迹。
她以“研究特定历史时期决策形成过程”为由,申请调阅了1989年前后一批与该领导分管领域相关的、带有其手写批示的原始文件。同时,她让覃枫设法从周正阳早年居住过的老宅可能遗留的物品中,寻找其亲笔手稿进行比对。
此刻,林悦戴着白色手套,手持高倍放大镜,正在极其专注地比对两份材料上的笔迹。会议记录上的批示,字迹沉稳有力,布局严谨,符合那位领导公开场合展现出的风格。周正阳的日记笔迹则相对随意,笔画间透着一股急于求成的锋芒。
初步看去,两者差异明显。但林悦没有放弃,她深知高明的模仿者会刻意掩盖,但一些潜意识的、根深蒂固的书写习惯,往往会在不经意的连笔、转折和收锋处暴露出来。
她的目光锁定在几个反复出现的特定字上,比如“的”、“了”、“同意”。放大镜下,笔画的起承转合、力道轻重变化、甚至墨迹的浓淡分布,都被无限放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阅览室内只有她轻微的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突然,她的指尖在“同意”二字的批注上停住了。放大镜下,“同”字内部的那个小横折勾,在会议记录批示中,呈现出一个极其细微的、向上的小挑锋,这个习惯非常独特。而她在周正阳日记的某一页,一个不起眼的“同”字上,看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笔锋习惯!
心跳骤然加速。她立刻比对“的”字,批示中“的”字右下角的点,有一个习惯性的、略带弧度的拖笔,与周正阳日记中某个“的”字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
这绝不是巧合!这是书写者潜意识里无法完全掩盖的个人印记!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将关键字符的高清扫描件通过加密渠道发送给覃枫,请求进行专业的笔迹动力学分析和笔压特征比对。
一小时后,覃枫的回复来了,语气带着压抑的激动:“林秘书长!初步分析结果支持你的判断!虽然整体风格刻意模仿,但在至少七个高频字符的微观笔触特征、连笔弧度和起笔收笔的力度变化模式上,两份笔迹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远超偶然相似的概率。可以初步推断,出自同一人手笔的可能性极大!”
同一人手笔!
结论如同惊雷,在林悦脑海中炸响!1989年省委会议记录上,那些看似由那位领导亲笔签发的、可能关乎重大决策(甚至包括化工厂项目)的批示,其笔迹竟然与年轻周正阳的笔迹高度吻合!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当时出现在宁州梅园与周正阳合影的,不仅仅是一个容貌上的替身,更是一个能够完美模仿领导笔迹的替身!这个替身,极有可能就是周正阳本人,或者是一个笔迹与周正阳高度相似、并被精心培养的模仿者!
但结合“梅园合影”中替身的容貌,以及周正阳后期的发展轨迹,更大的可能性是——周正阳就是那个替身!他利用自己与领导容貌相似的条件(或许经过微调),以及苦练模仿的笔迹,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扮演了“领导替身”的角色,为“白梅花”执行秘密任务,包括伪造批示、制造虚假的亲密关系证据!
这也解释了为何周正阳能如此迅速地获得信任和资源,“白梅花”不惜代价为他铺路——因为他本身就是组织核心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可以随时调用的“影子工具”!
而那些被伪造的批示,其内容……林悦猛地想到化工厂爆炸案。那些关键的、同意进行“特殊原料试验”的批示,是否也是由这个“笔迹替身”签发的?如果属实,那场导致数百人死亡的悲剧,其根源竟是一场如此卑劣的伪造和欺骗!
寒意顺着脊椎蔓延。对手的狡猾和残忍,再次刷新了她的认知。他们不仅玩弄权力于股掌,更是在肆意篡改和伪造历史记录,将滔天罪责转嫁给无辜者!
林悦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证据收好。这份笔迹比对结果,虽然不能直接作为法庭证据(需要更严格的司法鉴定程序),但却是撕开重重迷雾的一把利刃。它指向了一个更加黑暗的核心:周正阳,或许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野心家,而是“白梅花”精心培育和操控的一枚关键棋子,一个从一开始就活在虚假身份和伪造指令下的傀儡。
接下来的调查,必须围绕周正阳的早期经历、社会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整容或模仿训练记录展开。找到他成为“替身”的证据链,就能彻底揭开“白梅花”早期运作的核心机密。
档案库的灯光下,林悦的目光无比坚定。这条从笔迹深渊中浮现的线索,虽然细微,却可能成为撬动整个真相的支点。
喜欢官场里的女人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官场里的女人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