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安全屋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挫败感。陈志明通过AI比对确认了合影中“领导”为替身,林悦查证了真领导当时正在住院,线索似乎指向了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然而,关键证据——那张合影照片本身,却成了孤证。要揭开这个跨越三十多年的迷局,必须找到更多的佐证,尤其是照片的来源。
“追查拍摄者!”覃枫在加密频道中提出关键方向,“那个年代的这种合影,尤其是涉及高级领导的,拍摄者通常是随行的宣传部门人员或者指定的摄影师。找到他,也许能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甚至可能还有其他未公开的照片或底片。”
这个任务落在了覃枫身上。他再次潜入宁州省委和军区融合的、更为隐秘的 archival 系统(存档系统),重点检索1989年前后,负责重要外事、经济活动的随行摄影人员记录。由于涉及军区系统,权限要求更高,过程也更加曲折。
经过层层破解和筛选,一个名字浮出水面:李建国,原宁江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中尉军衔。档案记录显示,他当时主要负责重要会议和活动的影像资料采集工作,摄影技术精湛。在1989年5月的相关人员备案表中,李建国的名字赫然在列,备注为“机动摄影保障”。
然而,覃枫在进一步查询李建国的完整履历和后续情况时,发现了一个令人心惊的记录:1989年5月25日,李建国在骑自行车返回军区宿舍途中,遭遇一辆失控的军用卡车撞击,当场身亡。事故调查报告结论为“意外交通事故”。
交卷后第三天,车祸身亡!
这个时间点,与“梅园合影”的拍摄日期(5月中旬)高度吻合!这绝不是巧合!
覃枫立刻尝试查找李建国经手拍摄的、特别是1989年5月期间的摄影资料归档记录。结果显示,在李建国名下的工作档案中,1989年4月至5月期间的任务清单存在明显缺失,尤其是5月中旬的几次活动,包括那次经贸洽谈会的影像资料,归档记录语焉不详,仅标注为“资料待核”或“部分遗失”。而按规定,这些重要活动的底片和原始照片应在活动结束后72小时内归档。
更令人怀疑的是,军区档案库中关于李建国个人遗物的清单里,并没有提及任何相机、底片等摄影器材或资料。这些专业的设备和个人工作成果,在一位意外身亡的摄影干事死后,去了哪里?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残酷的真相:摄影师李建国在完成那次秘密的“梅园合影”拍摄任务后,连同他手中的底片和可能存在的其他照片,一起被“清理”了!制造一场意外的车祸,是灭口最干净利落的方式。而那些至关重要的底片,想必早已被幕后黑手取走并销毁,只留下了档案室里那一张精心筛选后、用于特定目的的照片。
“灭口……又是灭口!”陈志明在频道另一端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无力感。对手的狠辣和谨慎,远超他们的想象,每一个可能泄露秘密的环节,都被提前斩断。
“李建国的死,反而印证了这张照片的极度敏感性。”林悦冷静地分析道,尽管她的心也因这冷酷的灭口而发寒,“这说明,使用替身伪造与周正阳的亲密关系,是‘白梅花’核心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重要到不惜除掉一个军区摄影师来保密。他们需要这张照片来为周正阳‘背书’,或者,用于将来胁迫真正的领导?”
覃枫没有放弃,他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李建国是军人,他的意外身亡,军区内部必定有更详细的调查卷宗,甚至可能包括现场勘查照片、证人笔录等。这些材料或许能提供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另外,他的家人呢?他会不会在遇害前,出于职业敏感或预感,留下过什么线索?”
这是一个渺茫但值得尝试的方向。覃枫开始搜寻军区保卫部门封存的、关于李建国“意外”事故的调查档案副本,同时尝试定位李建国可能的遗属下落。
调查陷入了更深的迷雾。每一条新线索的浮现,都伴随着血腥的阻断。李建国的死,如同一个无声的警告,宣告着“白梅花”为了掩盖真相,可以毫不犹豫地碾碎任何阻碍。然而,这种极端的保密手段,也恰恰暴露了秘密本身的惊人分量。
那张泛黄合影背后的阴影,越来越浓重了。
喜欢官场里的女人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官场里的女人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