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7章 实验室外的日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晨光与藻绿:实验室外的日出

实验室里的荧光灯亮了一整夜,冷白的光线落在叶知澜微垂的眼睫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正俯身盯着荧光定量pcR仪的屏幕,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将刚出来的基因序列数据导入分析软件——屏幕上蜿蜒的图谱像一条绿色的河流,每一个峰值都藏着新型藻类的秘密。

“最后一组数据也出来了。”萧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将流式细胞仪的检测报告打印出来,递到叶知澜手边,“活性稳定在90%以上,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跟已知的绿藻门物种相似度只有65%,确实是新物种。”

叶知澜接过报告,指尖划过纸上的数值,疲惫感被兴奋压下去大半:“太好了!咱们总算确认了它的分类地位。”她抬手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无意间瞥见墙上的挂钟——时针指向5,分针正贴着12打转。

萧凡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也愣了一下,随即失笑:“这一忙,居然通宵了。”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带着湿润水汽的海风立刻涌进来,夹杂着远处海浪拍岸的声音,“你听,海边好像已经亮了,太阳应该快出来了。”

叶知澜凑到窗边,果然看到东方的天际线泛着一层淡淡的橘粉,像被水彩晕染过。她忽然眼睛一亮,转头看向萧凡:“要不咱们去海边看日出吧?实验数据已经存好了,仪器也关了,不差这一会儿。”

萧凡看着她眼底的期待,原本想说“先补觉”的话咽了回去,笑着点头:“好啊,正好也让眼睛歇一歇。”他拿起椅背上的外套,给叶知澜披上——清晨的海边风凉,她昨晚为了方便操作,只穿了件单薄的实验服。

两人没来得及收拾凌乱的实验台,揣着手机就往海边跑。基地离海岸线不远,沿着石板路走十分钟就能到。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早起的海鸟扑棱着翅膀掠过头顶,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

海风越来越浓,咸湿的气息裹着青草的味道钻进鼻腔,叶知澜忍不住深吸一口气,疲惫感瞬间消散了大半。“你看,天边更红了!”她拉着萧凡的手,加快脚步,指尖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踏实又温暖。

抵达沙滩时,东方的橘粉色已经染透了半边天,云层边缘镶着一层金边,海浪一次次涌上沙滩,漫过两人的脚踝,带着微凉的触感。萧凡找了块干净的礁石,拉着叶知澜坐下——礁石被海水泡得温润,不像实验室的椅子那样冰冷。

“咱们好像是第一次一起看日出。”叶知澜靠在萧凡肩上,看着天边的光影一点点变化,轻声说道。上次在三亚旅行时,两人总爱赖床,每次出门时太阳都已经升得老高,从未像现在这样,安安静静地等一场日出。

萧凡轻轻嗯了一声,伸手将她颊边的碎发别到耳后:“以前总觉得日出没什么特别,现在跟你一起等,倒觉得挺有意思。”他抬头看向天际,只见一轮红日正慢慢从海平面探出头,金色的光芒瞬间洒满海面,像铺了一层碎金。

叶知澜屏住呼吸,看着太阳一点点升高,原本暗淡的海面被染成耀眼的金色,连沙滩上的细沙都泛着光。海浪迎着阳光涌动,每一朵浪花都裹着金边,轻轻拍打着礁石,发出温柔的声响。“太美了。”她忍不住感叹,拿出手机想拍照,却发现镜头根本装不下眼前的壮阔——有些风景,只能记在心里。

萧凡没有拿手机,只是静静看着她被阳光照亮的侧脸,她的眼睛里映着海面的金光,像盛着星星。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在实验室见到叶知澜时,她也是这样,盯着显微镜里的样本,眼里满是专注的光,只是那时的光,没有此刻这般鲜活。

“你说,这藻类会不会也喜欢日出啊?”叶知澜忽然转头问他,手指指向不远处的礁石区——清晨的阳光落在藻类上,原本蜷缩的藻体正慢慢舒展,泛着淡淡的荧光,像在回应阳光的召唤。

萧凡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眼底闪过一丝笑意:“说不定呢。”他拿出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检测仪,起身走到礁石边,小心翼翼地将探头伸入海水中,“咱们测测现在的光照和温度,说不定能发现新规律。”

叶知澜立刻跟过去,蹲在他身边看着屏幕:“光照强度5800lux,温度25c,比昨晚实验时模拟的环境低一点,但藻类活性好像更高。”她伸手轻轻碰了碰礁石上的藻类,指尖能感受到细微的颤动,“看来它不仅需要特定的盐度和温度,还需要自然光照的变化——人工光源再亮,也比不过真正的太阳。”

萧凡收起检测仪,拉着她回到礁石上坐下:“等会儿回去,咱们可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一组用自然光照,一组用人工光源,看看藻类的活性差异。”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昼夜温差,昨晚海边的温度降到了20c,早上又升到25c,说不定这种波动也是它需要的。”

叶知澜点点头,拿出手机飞快地记下这些想法——屏幕上的备忘录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从取样时间到检测数据,再到各种猜想,每一条都藏着他们的心血。“等这次研究结束,咱们可以写一本研究日记,把这些都记下来。”她抬头看向萧凡,眼里满是期待,“以后再来看海的时候,翻一翻日记,肯定会觉得特别有意义。”

“好啊。”萧凡笑着答应,目光重新落回海面。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金色的光芒渐渐变得柔和,海浪也慢了下来,像在享受这难得的宁静。远处有渔民驾着小船出海,船桨划过水面,留下一道长长的水痕,很快又被海浪抚平。

“饿不饿?”萧凡忽然问,他摸了摸口袋,掏出两颗薄荷糖——昨晚在实验室加班时,李叔送来的,“先垫垫肚子,等会儿回去吃早饭,然后继续做实验。”

叶知澜接过薄荷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瞬间驱散了残留的困意。“你还记得上次在三亚吃的海鲜粥吗?”她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基地食堂早上会不会有啊?我好想再喝一碗。”

萧凡失笑:“等会儿回去问问李叔,要是没有,咱们就去上次那家店吃。”他看了眼时间,已经快6点半了,“该回去了,不然等会儿太阳太晒,做实验又该出汗了。”

两人起身往基地走,沙滩上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很快又被海浪漫过,没了痕迹。叶知澜走在后面,看着萧凡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有喜欢的研究,有想见的人,有看不完的海,还有数不清的期待。

回到基地时,食堂刚好开门,李叔正端着一锅粥从厨房里出来,看到他们,笑着打招呼:“你们俩怎么这么早?是不是去看日出了?”

“是啊李叔,”叶知澜跑过去,探头看向锅里,“这是海鲜粥吗?”

李叔点点头:“知道你们昨晚加班,特意煮了海鲜粥,补补身子。”他给两人盛了两碗,“快吃吧,等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叶知澜接过粥碗,热气腾腾的粥里飘着虾仁和瑶柱,香气扑鼻。她喝了一口,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跟上次在三亚吃的一模一样。“太好吃了!”她忍不住感叹,又舀了一大勺。

萧凡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着给她递了张纸巾:“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他自己也喝了一口,粥的温度刚好,暖到了心里——原来幸福有时候很简单,一碗热粥,一个喜欢的人,还有一个值得为之努力的目标。

吃完早饭,两人回到实验室,开始整理昨晚的实验数据。叶知澜负责将基因序列数据上传到数据库,进行进一步比对,萧凡则忙着准备今天的实验样本——他要取不同时间段的海水样本,检测盐度和温度的变化,还要采集新鲜的藻类,做光照对照实验。

“张教授刚才发消息来了,”叶知澜看着手机,抬头对萧凡说,“他说咱们的初步研究结果很有价值,让咱们尽快整理成报告,下周跟研究所的团队视频汇报。”

萧凡停下手里的活,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太好了!咱们得加把劲,争取汇报前把核心数据都弄出来。”他走到实验台前,看着培养皿里的藻类——在自然光照下,它们正舒展着藻体,泛着淡淡的绿光,像一片小小的森林。

叶知澜关掉手机,走到他身边,两人一起盯着培养皿里的藻类,眼里满是专注。实验室里很安静,只有仪器运转的轻微声响,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海浪声。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培养皿上,给绿色的藻体镀上了一层金边。

“你说,这藻类会不会有净化海水的功能啊?”叶知澜忽然开口,她想起上次在海边,渔民说这片海域的水比其他地方更清澈,“要是能证明它有净化能力,说不定能用到海洋生态修复上。”

萧凡点点头:“有这个可能,咱们接下来可以做个实验——在含有污染物的海水中加入这种藻类,看看污染物的浓度会不会下降。”他拿出笔记本,飞快地写下这个想法,“不过得先跟张教授申请试剂,咱们现在手里没有污染物样本。”

叶知澜拿出手机,给张教授发了条消息,详细说明了实验想法。没过多久,张教授就回复了:“试剂我已经让后勤部门寄过去,明天就能到三亚。你们放心做实验,有任何问题随时跟我联系。”

“太好了!”叶知澜忍不住欢呼,她转头看向萧凡,眼里满是笑意,“咱们的研究又能往前推进一步了。”

萧凡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别高兴太早,接下来还有得忙呢。”他指了指桌上的样本,“今天要测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海水数据,还要做光照对照实验,估计又得忙到半夜。”

“没关系啊,”叶知澜耸耸肩,拿起取样瓶,“只要能找到答案,忙一点也值得。”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大海,阳光正好,海浪轻轻涌动,远处的渔船在海面上慢慢移动,像一幅流动的画。

中午的时候,两人简单吃了点盒饭,就又投入到实验中。萧凡负责操作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藻类的活性变化,叶知澜则忙着分析海水样本,记录盐度和温度的数据。偶尔累了,就走到窗边吹会儿海风,看一眼远处的大海,疲惫感就会消散大半。

下午三点,张教授寄来的试剂到了。叶知澜拆开包裹,里面装着几瓶不同浓度的污染物样本,还有一张详细的实验说明。“张教授想得真周到。”她笑着说,将试剂小心翼翼地放进冰箱,“等明天做完光照对照实验,咱们就开始做净化实验。”

萧凡点点头,正想说什么,突然听到实验室门口传来脚步声。转头一看,是李叔拿着一个保温桶走进来:“我看你们忙了一天,没顾上喝水,特意煮了点椰子水,给你们解解渴。”

“谢谢您李叔!”叶知澜赶紧接过保温桶,打开盖子,清甜的椰子香立刻飘了出来。她给萧凡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喝了一口,清凉的味道从喉咙滑到胃里,瞬间驱散了燥热。

李叔看着他们,眼里满是欣慰:“你们年轻人能这么踏实做研究,不容易啊。”他指了指窗外的大海,“这片海啊,藏着很多宝贝,就等着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去发现。”

叶知澜和萧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坚定。是啊,这片海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太多未被发现的秘密,而他们的使命,就是一点点揭开这些秘密,让这片海变得更美好。

李叔走后,两人继续做实验。夕阳西下时,光照对照实验的初步结果出来了——在自然光照下,藻类的活性比人工光照下高30%,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时段,活性提升得更明显。

“看来它真的很依赖自然光照的变化。”叶知澜看着数据,兴奋地说,“咱们明天可以再做一个实验,模拟日出日落的光照强度变化,看看藻类的反应。”

萧凡点点头,将数据记录下来:“今天先到这儿吧,再忙下去该累垮了。”他看了眼时间,已经快7点了,“晚上咱们去吃海鲜吧,就当放松一下。”

叶知澜没有反对,她确实有点累了。两人收拾好实验台,关掉仪器,锁好实验室,往上次去过的海鲜店走去。

晚上的海鲜市场依旧热闹,人声鼎沸,各种鲜活的海鲜摆在摊位上,散发着大海的气息。叶知澜拉着萧凡的手,在摊位间穿梭,像个孩子一样挑选着喜欢的海鲜——她选了一只大龙虾,还有一些扇贝和生蚝,都是上次没吃过的。

萧凡耐心地陪着她,帮她砍价,帮她拎着选好的海鲜,眼里满是宠溺。上次旅行时,他就喜欢看她这样,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眼里闪着光,只是那时的光,多了几分游玩的轻松,少了几分研究的专注。

找了一家熟悉的加工店,点好口味,两人就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热闹的夜市,灯火通明,远处的大海在夜色中泛着微光,海浪声隐约传来。

“今天的日出真好看。”叶知澜忽然开口,眼神飘向窗外的大海,“要是以后每次做研究累了,都能这样看一场日出,就好了。”

萧凡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会的。”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等咱们把这藻类研究清楚,申请一个长期观测点,以后就能常来三亚,想看日出随时都能来。”

叶知澜看着他,眼里满是期待:“真的吗?”

“真的。”萧凡点点头,语气笃定,“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我都会陪你一起。”

说话间,热气腾腾的海鲜端上来了。清蒸龙虾、蒜蓉扇贝、烤生蚝……每一道都香气扑鼻。叶知澜拿起一只扇贝,剥了壳递到萧凡嘴边:“你尝尝这个,肯定很好吃。”

萧凡咬了一口,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点点头:“好吃,你也多吃点。”

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吃得不亦乐乎。偶尔聊起明天的实验,偶尔说起海边的趣事,偶尔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色,氛围温馨又惬意。

吃完晚饭,两人沿着海边的夜市散步。晚风习习,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散了白天的燥热。夜市里的小摊贩还在吆喝,卖着各种特色小饰品和小吃,叶知澜在一个卖贝壳手链的摊位前停下,拿起一条手链,轻轻戴在手腕上——贝壳的颜色是淡绿色的,像极了实验室里的藻类。

“喜欢吗?”萧凡问。

叶知澜点点头:“挺好看的,像咱们研究的藻类。”

萧凡笑着付钱买下:“那就送给你,就当是‘藻类研究纪念手链’。”

叶知澜忍不住笑了,她晃了晃手腕,贝壳手链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海浪的声音。

回到基地时,已经快10点了。两人洗漱完,就各自回房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做实验,得养足精神。

躺在床上,叶知澜看着手腕上的贝壳手链,想起今天的日出,想起实验室里的藻类,想起萧凡温柔的眼神,嘴角忍不住上扬。她拿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下:“今天通宵做实验,然后去看了日出,很美。藻类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希望明天能有更多发现。”

写完,她关掉手机,闭上眼睛。窗外的海浪声轻轻传来,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带着她慢慢进入梦乡。她梦见自己和萧凡站在海边,看着藻类在阳光下绽放出耀眼的绿光,远处的日出染红了海面,一切都美好得不像话。

而实验室里,培养皿中的藻类正在月光下轻轻舒展,泛着淡淡的微光,像在等待着明天的日出,也等待着新的探索。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