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3章 红海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红海素的生长谜题

第二天一早,叶之澜是踩着实验室开馆的时间到的。推开门时,萧凡已经在操作台前忙碌,培养箱的门半开着,里面的培养皿正被他小心地取出来。晨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切进来,落在他握着培养皿的手上,指节因为专注微微泛白。

“怎么样?有生长迹象吗?”叶之澜快步走过去,帆布包还没来得及放下,目光就紧紧黏在培养皿上。她昨晚几乎没睡好,满脑子都是那些细小的红色藻类,连做梦都梦到显微镜下出现了成片的红影。

萧凡侧过身让她凑近看,培养基表面还泛着干净的透明光泽,没有丝毫绿色或红色的菌斑,更没有藻类舒展的痕迹:“暂时没有。可能是培养时间不够,也可能是我们配的培养基成分不对——海洋藻类的生长需求比淡水藻类复杂,说不定少了某种微量元素。”他说着,把其中一个培养皿放在显微镜下,调好焦距后让开位置,“你再看看,有没有肉眼没发现的单细胞。”

叶之澜立刻凑到目镜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视野。载物台缓缓移动,视野里只有培养基的颗粒,连半个藻类细胞的影子都没有。她心里有点发沉,直起身时轻轻叹了口气:“还是没有。难道是我们昨天采样的时候,藻类已经失去活性了?”

“不会。”萧凡笃定地摇头,拿起昨天剩下的样本瓶晃了晃,里面的红色海水依然透亮,“昨天采样后我们一直用保温袋保持低温,而且海水里的溶解氧充足,活性应该还在。可能问题出在生长环境上——它们在海里能聚集,说明需要特定的条件,比如水流、共生生物,甚至是某种我们没考虑到的光照周期。”

叶之澜点点头,重新振作起来。她走到试剂柜前,翻出厚厚的《海洋藻类培养手册》,指尖在书页上快速划过:“我们昨天用的是通用海水培养基,说不定太普通了。你看,这里写着有些浮游藻类需要添加硅元素,还有的依赖维生素b12……要不我们今天试试调整成分?”

萧凡走过来,和她一起看着书页,手指点在“微量元素配方表”上:“可以。先按手册里的深海浮游藻配方配一批,再额外准备几组变量——一组加硅,一组加维生素b12,还有一组模拟近海的水流环境,用磁力搅拌器保持低速转动。多试几种,总能找到合适的。”

两人说干就干。叶之澜负责称量试剂,萧凡则清洗培养皿和配置海水基底液。实验室里很快响起试剂瓶碰撞的轻响,还有蒸馏水注入烧杯的哗哗声。叶之澜一边往烧杯里加硝酸钠,一边忍不住和萧凡闲聊:“你说,这些藻类在海里聚集的时候,会不会是和其他生物共生啊?比如某些浮游动物,或者细菌?”

“有可能。”萧凡正用玻璃棒搅拌着海水,闻言抬头看她,“之前在文献里看到过,有些甲藻会和珊瑚虫共生,珊瑚虫提供营养,甲藻提供氧气。说不定这些红色藻类也有共生伙伴,离开伙伴就很难单独生长。”

叶之澜眼睛一亮:“那我们要不要再去海边采点海水样本?不光采红浪区域的,还要采周围的,看看里面有没有特别的细菌或者浮游生物!”

“下午去吧。”萧凡点头,把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里,“上午先把这些变量组做好,放进培养箱里,下午我们再去银滩。正好也看看那片红浪还在不在——要是没了,可就麻烦了。”

叶之澜心里“咯噔”一下,还真没考虑过红浪消失的情况。她加快手上的动作,把最后一点维生素b12溶液滴进培养皿:“希望它们还在。要是能多采点样本,说不定还能找到共生生物的线索。”

上午十点,所有变量组的培养皿都放进了恒温培养箱,温度设定在25c,光照周期按照近海白天的时长调整。叶之澜盯着培养箱的指示灯看了一会儿,像是在给里面的藻类加油打气,才跟着萧凡去吃午饭。

下午一点,两人驱车再次前往银滩。车子离海边还有一段距离时,叶之澜就迫不及待地看向窗外,直到看见远处海面上那片熟悉的淡红色,才松了口气:“还好还在!颜色好像和昨天差不多,没怎么变。”

萧凡把车停好,从后备箱里拿出几个干净的采样瓶和无菌采样袋:“今天多采点,除了红浪中心和边缘的海水,再采点红浪下方的底泥样本——有些细菌可能附着在底泥里。”

叶之澜点头,跟着他走到海边。这次他们没借游艇,而是沿着海岸线找到一处离红浪最近的浅滩,萧凡踩着没过脚踝的海水,小心翼翼地用采样勺舀起红浪边缘的海水,倒入无菌采样瓶;叶之澜则蹲在沙滩上,用无菌采样袋收集了少量底泥,还特意挑了红浪正下方的区域。

“你看,这里的海水里好像有很小的浮游动物!”叶之澜突然指着采样瓶,里面的海水里有几个微小的黑点在游动,“会不会就是和藻类共生的?”

萧凡凑过去看,黑点太小,肉眼看不清具体形态:“回去后用显微镜看看,说不定是桡足类的浮游动物——有些桡足类会摄食藻类,但也有些会和藻类形成共生关系,互相提供营养。”

两人在海边采了足足六个样本,三个海水样本(红浪中心、边缘、周围),两个底泥样本(红浪下方、周围),还有一个红浪区域的浮游生物样本——用浮游生物网捞的。直到夕阳西下,海面上的红浪开始被染成橙红色,两人才拎着沉甸甸的采样袋离开。

回到实验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叶之澜顾不上休息,立刻拿出浮游生物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里很快出现了几只桡足类浮游动物,身体呈半透明状,正在缓慢游动。让她惊喜的是,其中一只桡足类的体表,竟然附着着几个细小的红色细胞——和昨天看到的红色藻类一模一样!

“萧凡!你快来看!”叶之澜激动地喊出声,声音都有些发颤,“这只桡足类身上有红色藻类!它们真的在一起!”

萧凡立刻跑过来,凑到目镜前。随着载物台的移动,他清晰地看到桡足类体表附着的红色藻类,甚至能看到藻类的细胞结构:“真的是!看来它们可能是共生关系——藻类可能为桡足类提供某种营养,桡足类则为藻类提供附着的场所,或者帮助它们移动到更适宜的环境。”

“那我们的培养基里是不是也要加入这种桡足类的提取物?”叶之澜眼睛亮了,“如果藻类依赖桡足类才能生长,那单独培养肯定不行!”

“有这个可能。”萧凡直起身,看着显微镜下的桡足类和藻类,“但我们现在不能直接把桡足类放进培养基——会污染其他样本。明天我们先从桡足类身上分离出藻类,单独培养,再提取桡足类的体液,加入到培养基里,看看能不能促进藻类生长。”

叶之澜用力点头,把刚才的观察结果详细记在实验记录本上,还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标注出藻类附着在桡足类体表的位置。她看着记录本上的字迹,心里的期待又重新满溢起来——虽然目前还没让藻类在培养基里生长,但找到了共生生物的线索,已经是很大的进展了。

“今天虽然没看到培养皿里的藻类生长,但找到共生关系的线索,也很值得了。”萧凡走过来,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别太累了,明天还要继续做实验。先把样本保存好,我们回去休息。”

叶之澜看着培养箱的方向,又看了看手里的浮游生物样本,笑着点头:“好。不过明天要早点来,我想赶紧分离藻类,试试加了桡足类体液的培养基能不能行。”

萧凡无奈又好笑地看着她:“知道了,小急性子。明天我早点来接你。”

离开实验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路灯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叶之澜拎着装有浮游生物样本的保温袋,走在萧凡身边,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关于红海素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只是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线索,但每一步进展,都让她离真相更近一点。

而那个还在培养箱里的变量组,还有明天即将开始的共生实验,都像是藏在盒子里的礼物,等着她和萧凡一起去打开。她甚至已经开始想象,当红色藻类终于在培养基里生长起来时,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那一定比任何庆祝都更让人开心。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