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社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寨主可曾想妥如何处理此事?”

“不知寨主之意为何?”

赵言语气凝重。

“如今宋廷把天下搅得一片混乱,”

朱武徐徐开口,“这才引得江湖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持刀弄枪对抗朝廷。”

“可以说,在宋廷未倒之时,”

他继续说道,“天下的草莽势力,实则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目标一致。”

“那王庆虽不及梁山声势浩大,”

朱武轻叹一声,“但在淮西一带,也是打得风生水起。

若此时梁山与淮西交恶,最终得益的只会是朝廷。”

“所以我们是否该退一步海阔天空,示好迎人?”

赵言反问,“即便淮西先动手劫了梁山的生铁?”

“这……”

朱武摇头,“寨主,有些事情还是要从大局出发。”

“我懂你的意思,军师。”

赵言微笑,“不过,有一句话,不知你可曾听闻:‘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这次本就是淮西越界行事,不但侵入山东劫掠,还抢了梁山的东西!若梁山对此无动于衷,待消息传开,恐怕人人都会觉得梁山惧怕淮西王庆。”

“届时,军师想必也清楚后果吧?梁山威望大跌,天下草莽必然倒向淮西,王庆的名望也会更盛。

说不定,淮西绿林盟主就真成了天下盟主……”

“梁山因实力所限,”

朱武缓缓道,“始终会成为王庆的眼中钉。

加上威望受损后,单在山东一地,恐怕就有不少山寨与梁山反目。”

“局势若此,怕是难以善罢甘休啊。”

“不错。”

赵言点头应道,“所以这事解决起来并不复杂。

那淮西军竟敢冒犯梁山, ** 我们的生铁,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安然退回淮西!唯有彻底击溃这支入侵的淮西军队,才能保住梁山的威名。”

“至于之后的淮西王庆,不用太过担忧。”

赵言笑着说道,“此人能从一个小偷出身,成为淮西绿林盟主,至少形势好坏他还是分得清的。

以他的实力,绝非梁山的对手,他也该明白这一点。”

“等我们消灭眼前这股入侵的淮西军队后,自会有足够的时间与他们交涉。

这便是寨主所说的‘以战促和’的道理。”

朱武不禁笑了起来,“寨主此言甚是有理。”

赵言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向朱武,商讨如何攻打淮西军在清河岸边设立的营地。

“据王定六兄弟所言,”

朱武分析道,“此次淮西军来山东的人数大约三千,他们在袭击梁山船只时损失了六七百人。

今日大火又烧毁了他们五六百人,算下来,那淮西军在清河边的营地中,应该只剩下了一千余人,不足两千。”

“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依然是个棘手的问题。”

“确实如此。”

赵言也点头附和。

此次下山,因担心阮小二等人安危,匆匆赶来救援,带出的全都是骑兵。

在快速救援作战中,骑兵的确占据优势。

但如今面对坚守营寨的淮西军,骑兵的作用便大打折扣了。

缺乏攻坚能力的骑兵,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乏力。

赵言绝不会傻到用骑兵强攻淮西的坚固营寨,那不仅难以成功,还会付出沉重代价。

骑兵的培养远比步兵复杂,即便淮西营寨最终被攻克,损失也将无法避免。

朱武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只能赶到清河岸边,再根据形势决定对策。”

遗憾的是,未能生擒淮西军主将杜壆,否则或许能获得更多情报。

赵言也深感惋惜,他们是在击溃淮西军后,才从俘虏处得知,带领伏击梁山的正是王庆手下大将杜壆。

然而,当他们抵达战场时,杜壆却带着几名部下离开了,待淮西伏兵全灭,依然不见其踪迹。

梁山方面决定继续推进,在清河岸边再谋划如何应对淮西营寨。

另一边,杜壆目睹梁山焚毁埋伏树林后,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被识破。

他眼看着属下或葬身火海,或被迫撤离树林后惨遭围杀,内心悲愤不已。

不过,杜壆能赢得王庆的信任自有缘由。

他冷静沉稳,深知若梁山从降将口中得知埋伏之事由他主导,必然派骑兵全力追捕。

于是,未等树林之战结束,他便带着残存的亲信撤往清河岸边的营地。

只是,当初率五百人出征,如今归来时人数已大减。

只剩寥寥数人守在身旁,此情此景令负责防守营寨的段三娘与柳元皆面露阴沉。

“老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段三娘几乎是从齿缝间挤出这句话,语气冰冷至极。

“你带出去的五百精锐将士,如今人呢?为何一个都不曾回来?”

“难道他们……全都……”

“夫人恕罪。”

杜壆当即跪倒在地,神色满是愧疚,“梁山识破了我的计划,不仅放火烧毁了我们埋伏的林地,还趁机发起了袭击。

许多将士葬身火海,侥幸突围出来的,也因梁山的围堵,要么战死,要么被俘……最终只有这几人活着回来。”

“你……说什么?”

段三娘身形微颤,险些站立不稳。

身旁的侍女急忙上前搀扶,可她的目光依旧凝重如铁,“五百精锐,就这样被梁山一把火给灭了?”

“是……”

杜壆低垂着头,满脸羞愤,“此事全因我的失策,恳请夫人责罚!”

“你……”

段三娘盯着跪在面前的杜壆,心中翻涌万千思绪。

她无法忘记,当初在淮西时,杜壆作为王庆的得力助手,不仅壮大了房山山寨,更是在攻城略地中屡献奇谋,立下赫赫战功。

正因如此,他才得以成为王庆身边最为倚重的心腹将领。

然而,段三娘始终难以理解的是,为何杜壆在淮西时智计百出、所向披靡,到了山东却连连失利?莫非真是梁山太过强大?又或者……

想到这里,段三娘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一旁的柳元。

杜壆带兵外出埋伏时,柳元恰巧不在营中,未曾参与此次行动。

段三娘屡遭杜壆谗言困扰,其中一条便是他心生不满,因自觉功高未获充分封赏。

此次见梁山势大,杜壆或存投靠之意。

段三娘起初不信,将柳元驱逐,但杜壆再次失利后,她也开始怀疑他是否故意将淮西将士送入梁山之手。

面对杜壆的请罪,段三娘犹豫难决。

身为王庆夫人,杜壆毕竟是爱将,且曾有功于淮西,贸然惩处恐致军心动摇。

然而若不处理,则有违治军之道。

柳元在一旁幸灾乐祸,讽刺杜壆当初执意出寨伏击,导致如今士卒损失惨重,难以对抗梁山大军。

尽管段三娘内心认同柳元对杜壆的指责,但她顾及杜壆在军中的影响力,不愿其继续 ** 。

于是她命令杜壆起身,整顿营寨防御,强调在寨主救援到来前,必须全力守住阵地,阻止梁山进一步进犯。

“是!”

杜壆连忙行礼,

“夫人尽管放心,我必全力以赴守住此寨!”

……

杜壆前去巡查防备,柳元望着他忙碌的身影,内心满是嫉妒。

稍作思索后,他再次来到段三娘的中军大帐。

“夫人,为何让杜壆负责寨子的防御?若他怀有二心,咱们岂不是难以守住?”

“老杜跟随寨主多年,绝不会轻易背叛。”

段三娘语气坚定。

“可……”

柳元还想争辩,却被段三娘直接打断。

“莫再多言!梁山大军即将抵达,此时当同心协力应对强敌,倘若此刻你们再起内讧,恐怕还没等梁山动手,我们自己就已经溃散了!”

“……是,夫人!”

柳元虽心有不甘,但还是拱手应允,勉强答应下来。

当他准备离开时,段三娘忽然开口:

“你从军中挑选两队可靠士卒,并将所有哨探马匹集中起来,以防万一……”

“夫人,这是何意?”

柳元心中一震。

“事到如今,必须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

段三娘说完,略作犹豫,又补了一句,“此事暂且莫要告知老杜。”

“是!”

柳元暗自欣喜,段三娘让他收集马匹、挑选士卒,显然已有逃离的计划。

而她刻意隐瞒杜壆,显然对他心存疑虑。

或许真的到了寨子被攻破之时……

他们离开时,总是不再带上杜壆。

……

在杜壆的指挥下,淮西军的营寨尚在整理,梁山大军已然逼近。

两千余骑兵所激起的巨大声势,把淮西营寨内的小喽啰们惊得不轻。

幸而杜壆调度得宜,迅速命亲卫四处喊话,才使得寨中众人拿起武器,奔赴各自的防守位置。

“梁山竟全是骑兵……”

段三娘立于哨楼,目光凝视着前方梁山军阵,虽早有探子报告此行大军尽是骑兵,但她未曾亲见。

直至此刻,梁山大军已近在眼前,段三娘这才真正见识到其铁骑的威势。

难怪她会惊讶,在淮西,王庆即便整合了大部分绿林势力,麾下骑兵也不过三四百人,还是历经辛苦搜罗所得。

“据说就连宋军都难得拥有战马。”

段三娘苦恼地说,“梁山不过兴起大半年,又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马匹?”

“其实从宋辽边境向辽人购买马匹并非难事。”

杜壆答道,“宋廷缺马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官场 ** 。

朝廷划拨给边境马场的购马经费,还未到达目的地便已消耗大半,剩余款项再经负责互市的官员盘剥,能剩下多少可想而知,自然难以买到优质战马。”

喜欢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