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愣了一下,“寨主莫非不愿接纳这些乡亲?”
赵言拍拍他的肩,“梁山一向为民着想,这点想必你也知道。
芒砀山百姓加起来已过万,即便迁至梁山水泊也难以妥善安置。
不如让他们留在山脚耕作,岂不更好?”
樊瑞急切道:“可这些百姓当初因避税才躲进山中,若再下山,恐怕仍会被官府欺压。”
朱武笑道:“樊瑞兄弟莫误,梁山在山东另有两处分寨,他们可以就近安排在那里生活。”
“独龙岗和白虎山两地,如今百姓仍以耕种为生。”
“虽不属梁山水泊管辖,可又有哪个官府敢登门征税?”
“赵寨主的意思,是在芒砀山设立分寨?”
樊瑞精神一振。
“正是如此,”
赵言点头说道,“梁山水泊人口快达十万,早已容纳不下更多。
芒砀山地势险要,你三人不妨将此寨改作梁山分寨,让百姓下山务农。
若有官府前来征税,直接驱逐便是;若其兴兵围剿,只需将百姓收入山寨,通知梁山,我必亲自率军相助!”
相较让芒砀山百姓远迁,此举显然更为妥当。
樊瑞三人连忙下拜致谢。
“不必多礼,三位兄弟皆为梁山首领,这些百姓虽居芒砀山,却也是梁山之人,我善待他们本是分内之事,何须言谢!”
“寨主,我们已备下酒席,”
樊瑞热情邀约,“请兄长与众兄弟移步同饮!”
“甚好!”
赵言含笑随樊瑞入寨,甫一进寨,樊瑞即刻高声向众人宣告赵言的安排。
百姓听闻既能耕作又能免于苛税,且有梁山庇护,无不欢欣鼓舞,齐齐跪谢赵言恩德。
两日后,赵言领军回返梁山。
樊瑞安排八臂哪吒项充与飞天大圣李衮驻守芒砀山,自己随赵言前往梁山。
他称既然加入梁山,便应去主寨一探究竟。
途中,阮小二找到赵言,提到欲南下购船之事。
赵言疑惑询问原因,阮小二回应道,尽管梁山击败了淮西,不仅保住了生铁,还获赔二十多万贯,但水军并未赢得足够荣誉。
赵言指出失利并非水军之过,若非淮西抢先设伏,他们不会滞留清河如此久。
阮小二低头答道,即便如此,若有更多船只提前巡查,结局或会不同。
因此,他考虑亲自南下采购船只。
赵言听后点头表示认可,同时提及曾与三位军师商议此事。
“当初我就猜到,朝廷不会善罢甘休,明年势必会对梁山有所行动。”
“军师许贯忠也提到,他们可能会派遣水军攻打水泊。”
“那时我心里想着,有大家在身边,应该不会有事。”
“却忽略了登州水寨的问题,我们山寨一半的战船都被调去了那里。”
“这样,”
赵言承诺道,“这件事暂时不用着急,我回去后会和三位军师商议对策。”
“好!”
阮小二点头,“我会等你的消息。”
大军回到梁山后,安置妥当,清点完剩余财物,赵言便召集两位军师许贯忠和朱武来到聚义厅。
“今年朝廷吃了大亏,”
赵言说,“来年兵力只会更强。
到时我们或许只能依靠水泊防御,而对方的水军也不会弱。”
“阮小二的话很有道理,我们现在确实缺少足够的战船。”
“要么直接购买,要么采购材料自行打造。”
“我常听人说,北方人喜欢骑马,南方人擅长行船,”
朱武开口,“从南方买船肯定可行。”
“不过南方如今归明教掌控,我们梁山从未与其有过往来,贸然前往怕有风险。”
“我们只是想买几艘船而已,”
许贯忠沉思道,“明教应该不至于过于激烈反应,实在不行,我们就乔装改扮去。”
“南方的造船技艺的确比北方先进得多,”
朱武继续道,“如果去南方,不仅应买船,最好还能招揽一些熟悉造船技术的工匠。”
“以后除了打造江湖上使用的战船外,登州那边的海船也需要定期维修补充。”
“嗯。”
赵言轻轻点头,“二位先生言之有理。”
“那就这么办,”
他沉思片刻,“我改换姓名,带着十多个兄弟前往江南……”
话未说完,便被许贯忠与朱武同时打断:“主公切不可如此!”
“主公,您肩负着梁山的安危,”
朱武劝诫道,“江南向来是明教的根基之地。
主公若现身其中,万一身份泄露,恐生变故。”
“朱先生所言极是,”
许贯忠附和,“我在南方游历之际,曾目睹明教的活动。
此教派野心不小,只怕日后会在南方揭竿而起。”
“主公此行实不宜前往江南。”
“两位先生,冬天将至,”
赵言笑道,“到时候山上事务减少,我留在山上也无趣得很,正好借此机会去南方走走。”
“山上的兄弟多为北方人,可未来难免要涉足南方,总不该对那片土地一无所知。”
“可……”
朱武和许贯忠还想劝阻,赵言心意已决。
“二位先生的顾虑我也明白。
不过,不如这样——我带领一支百余人的商队南下,人数众多,即便明教有所动作,也不敢轻举妄动。”
“况且,我们未必会露出破绽。”
朱武与许贯忠交换眼神,许贯忠思索后说道:“主公若执意前行,仅凭这些随从恐怕不够稳妥。
依我看,不如让登州水寨的阮小五、阮小七率水军乘船从海上同行。”
“许先生此计甚妙!”
朱武点头称是。
登州的水军已训练了两三个月,此次正好检验成果。
同时,让阮小五、阮小七举着梁山大旗南下,既能吸引官府和明教注意,又能掩护寨主队伍。
若寨主遇险,阮氏兄弟能迅速支援,形成双保险。
赵言同意此策,还嘱咐他们回程时带上采购的木材,必要时可直接驾船返航。
许贯忠提议将战船工坊迁至登州,理由是未来梁山与官府必有大战,且登州地理位置优越,即使梁山陷入战事,也不会波及登州水寨。
赵言点头应允,并强调清理通往海边的河道,以防万一。
他离开前,许贯忠与朱武承诺负责相关事务。
次日,赵言率焦挺、史进、阮小二和张顺,带百名亲兵乔装成药材商人,南下前行。
他们刚出发,梁山那边也有快船驶向登州海边的水寨报信。
两天后,阮小五和阮小七带领十艘千石海船及两千水军南下,目标是宋朝两浙路的明州。
尽管已在水寨训练了两个多月,期间也常出海,但从小在江河中成长的阮家兄弟已慢慢适应海上生活。
“这海上行船真比江河自在多了,”
阮小七立于船头,望着无垠的大海,内心无比舒畅。
“没错,”
阮小五附和,“以前我们以为水泊就是全部,出了登州才知道世界如此广阔。”
“听说赵大哥此行江南是为了给梁山水军添置战船。”
“应该没错,梁山原有的战船本就不多,分出一半给登州后,的确需要补充。”
“五哥,”
阮小七靠近了些,神秘地说,“我听原登州官军讲,从我们水寨向北可至辽地,向东能到高丽,过了高丽便是东瀛……”
“听你这么一说,是不是心动了?”
阮小五打趣道。
“是有点,”
阮小七点头,“开始没感觉,现在习惯海上生活了,倒想去看看别的地方。”
“你觉得赵大哥会同意吗?”
“我觉得他会的。”
阮小五笑着说道:“若非赵兄心怀天下,当初拿下登州水寨时,直接一把火烧了便是,何必留下此寨,让我们日夜操练水军?这岂不是为了将来打造一支能出海远航的梁山海军吗?只要赵兄应允,阮小七忍不住憧憬道:‘不知海外的大辽、高丽、东瀛究竟什么样?’‘还能有什么不同?不过是一样的脑袋、双手、双腿。
’阮小五嗤笑,‘不过我听赵兄说过,东瀛人矮小瘦弱,不似常人。
’‘或许东瀛特殊些?’阮小五猜测,‘此事不必急,练不成出海远征的海军,别说赵兄,连我也不会让你胡来。
’‘五哥放心,我怎会糊涂?自知出海艰难。
’阮小七大笑,‘回去后我会更加用心训练士卒,后年定要出海,见识远洋风光。
’
另一边,赵言带着头领和亲卫,乔装成商队,历经月余,抵达两浙。
途中见前方一座巍峨山脉,名为四明山,当地人称其为小庐山。
山势雄伟,云雾缭绕,虽已入秋,树叶枯黄,却另有一番景致。
‘哥哥,我已打探清楚,’张顺说道,‘此山名四明山,当地人称其为小庐山。
’”
跟随的首领中,除阮小二外,其余都不是山东人,口音也轻了许多。
此举意在隐藏身份。
焦挺曾告诫随行的山东亲卫,闲时莫在外人面前随意交谈。
众人沿山路行进半日,前方遮路的山峦突然消失,视野顿开,眼前展现出一片梯田。
虽已入秋,此处却比北方温暖,田间仍有秧苗未收。
“兄长,至此需格外留意,”
张顺悄声对赵言说道,他出身江州,略通南方习俗,“听乡民讲,这里有个唤作庞万春的豪杰。
他在四明山聚集数百人,山中设有关卡,易守难攻。
江南官兵多次围剿未果,即便绕道后山也需经过此关。
此外,庞万春箭法卓绝,如传说中的养由基,许多官军皆丧命于其箭下,因此江湖人称他为‘小养由基’。”
赵言点头回应,环视四周,发现山腰有村民在田间劳作,看来庞万春并未扰民,否则村民早该逃离。
不会留在四明山中。
“说到这个,咱们商队怎么过山,问清楚了吗?”
赵言随意问道。
“这我也问了,”
张顺笑着回答,“百姓过四明山不用花钱。”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