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在他们身后合拢,金属壁映出两人略显疲惫却清醒的轮廓。顾逸尘低头看了眼手机,那条微博的转发数刚破两千,评论区开始出现熟悉的名字——影评人、心理学博主、高校社团负责人,像一粒粒火种,在安静地蔓延。
洛倾颜没说话,只是把包里的钢笔轻轻握了一下。笔身温润,水晶安静,像是终于从连日的紧绷中缓过神来。
回到总部时,林薇已在会议室等了二十分钟。桌上摆着三份打印好的报告,封面上是过去三周的票房曲线图,线条走势平稳,没有暴跌,也没有奇迹般的反弹,却在第十八天悄然翻过了首周峰值的百分之八。
“不是爆发式,是渗透式。”林薇递过数据表,“非节假日排片量只占百分之十二,但上座率连续七天超过六成。有影院反馈,观众平均年龄比首映周大了三岁,很多是看完口碑才决定进场的。”
顾逸尘接过报告,翻到舆情分析页。关键词云里,“倾听”“和解”“沉默的父亲”“母亲的汤”这些词比“演技”“节奏”“配乐”更密集。他抬眼:“有人开始写观后感投稿了?”
“邮箱爆了。”小陈从后排站起来,打开投影,“过去一周,我们收到一千两百多封信,有高中生写给离异父母的,有中年人回忆童年被忽视的,还有心理咨询师说,用电影片段做了三次团体辅导。”
屏幕切换,一段剪辑视频开始播放。
一个女孩坐在咖啡馆角落,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妈,电影里那碗汤,我小时候也喝过。你说难吃,我就不敢再要了。昨天……我给你煮了一碗,加了蛋花。”
画面切到另一段录音:“爸,我知道你当年不是不想抱我,你是不知道怎么抱。我现在懂了。”
会议室安静下来。
洛倾颜低头,指尖无意识地转了转笔帽。水晶泛起微光,不是回溯,也不是洞察,更像一种回应——温柔的、缓慢的共鸣。
“它在说,这不是结束。”她轻声说,“是很多人,才刚刚开始。”
顾逸尘看着她,又看向屏幕。视频最后定格在一行字:“谢谢你让我敢说出口。”
他点头:“所以这不是热度,是回音。”
“长尾不是数据,是时间。”洛倾颜接上,“有人需要一周消化情绪,有人要一个月才敢联系家人,还有人,等了二十年才等到一句‘我懂’。”
林薇翻动文件:“可商业层面,我们得面对现实。周边产品库存告急。主题曲数字专辑销量破五十万,实体限量版手账本上线三分钟售罄,代购已经炒到三倍价。”
小陈补充:“粉丝在社交平台自发组织‘手账共写计划’,用电影里的句子做模板,写给想说话却不敢开口的人。我们没推,但它自己火了。”
顾逸尘沉默片刻,拿起笔在会议纪要上写了一行字:“追加生产,不限量。”
林薇一愣:“不限量?成本压力不小,而且……万一后续热度断了?”
“那就让它不断。”他抬眼,“这不是卖周边,是提供出口。有人看完电影,想买本子写下没说的话,这和买爆米花不一样。这是情感的延续。”
洛倾颜笑了:“我们可以把部分收益捐给心理援助热线,每卖出一本,资助一次免费咨询。”
“好。”顾逸尘点头,“让观众知道,他们的选择,不只是消费,也是支持。”
小陈迅速记录,林薇则调出供应链方案,会议室重新忙碌起来。
半小时后,数据重新整合。白板上,顾逸尘画出一条曲线——前期陡升,中期回落,随后拉出一条绵长的水平线。
“这是长尾。”他指着末端,“大多数人以为,电影下映,故事就结束了。但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不同时间走进影院,带着不同的伤,找到相同的出口。”
洛倾颜望着那条线,忽然说:“你知道最奇怪的是什么吗?”
“什么?”
“那些延迟入场的人,评分反而更高。不是因为电影变好了,是因为他们准备好了。”
顾逸尘一顿,随即明白。
有些人需要时间,才能面对某些画面;有些人必须等情绪沉淀,才敢走进黑暗的放映厅,看银幕上那个和自己一样沉默的人,终于开口。
“所以我们在做的,不只是电影。”他说,“是给那些等了太久的人,一个可以落泪的理由。”
林薇轻声问:“那接下来呢?我们怎么维持这种……回音?”
“维持?”洛倾颜摇头,“不该是维持,是倾听。看它自己能走多远。”
小陈举手:“已经有高校联系我们,想把电影纳入新生心理教育片单。还有几个城市的心理协会,提出联合举办‘倾听周’,用电影做引子,开展家庭沟通工作坊。”
顾逸尘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共鸣、延续、回应**。
“我们不做过度运营。不炒话题,不制造对立。只做一件事——让愿意说话的人,被听见。”
“可沈婉那边……”林薇犹豫着开口,“她还没动静。”
“她会动的。”顾逸尘语气平静,“她最怕的,就是失控。现在观众自发传播,舆论不再由她引导,她坐不住。”
洛倾颜没接话,只是再次旋开笔帽。水晶微亮,映出顾逸尘此刻的情绪——清晰、坚定,没有波动,像一潭静水,却深不见底。
“她以为我们靠的是她给的资源。”洛倾颜轻声说,“但她忘了,真正支撑这部电影的,从来不是资本,是那些愿意相信‘说出来就有光’的人。”
小陈笑了:“现在连外卖平台都出了联动套餐,叫‘妈妈的汤’,附赠手写卡片。你说,这算不算长尾?”
“算。”顾逸尘也笑了,“连汤都能变成符号,说明它真的活了。”
会议室气氛松了下来。林薇合上文件,小陈收起笔记本,像是阶段性任务告一段落。
可没人起身。
窗外夜色浓重,城市灯火如星。会议室的灯还亮着,映着白板上那条长长的曲线,像一条没有终点的路。
顾逸尘盯着那条线,忽然问:“我们一直在说它能走多远。可有没有想过,它该往哪走?”
没人回答。
洛倾颜望着窗外,轻声说:“也许不该问它该往哪走。该问我们,还想照亮谁。”
林薇低头记下这句话。小陈停下笔,若有所思。
顾逸尘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用红笔在曲线末端画了一个问号。
“下一个节点,不是票房,不是奖项,不是续集。”他顿了顿,“是它还能唤醒多少沉默。”
洛倾颜点头,指尖轻抚笔身。水晶微光一闪,像是回应,又像是提醒。
“可如果有人想切断这条线呢?”她忽然问。
“那就看,是他们的力量大。”顾逸尘转身,目光沉静,“还是,愿意说话的人更多。”
话音未落,顾逸尘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新邮件提醒,发件人陌生,标题只有一行字:“您订购的《声音邮筒》纪念版手账,已全部发货。”
他没点开,只是把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空调的轻响。
洛倾颜把笔轻轻放在桌角,笔尖指向白板上的问号。
水晶最后一次微亮,随即归于平静。
小陈正要合上电脑,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林薇问。
“后台数据……刚收到一笔匿名捐赠。”小陈盯着屏幕,“金额很大,备注只写了一句话。”
众人看向她。
她念出那句话:“我昨天,给父亲打了二十年来的第一通电话。”
喜欢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