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3章 未来规划的初步探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小陈的指尖还停在键盘上,屏幕上的捐赠备注像一句悄悄话,轻轻落在会议室的寂静里。林薇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笔尖悬在纸面,迟迟没落下。谁都没动,仿佛怕一出声,就会惊走这刚刚落定的某种重量。

洛倾颜缓缓抬头,目光从手机移开,落在白板上那个未完成的问号上。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还能唤醒多少沉默”下方,一笔写下那句话:“我昨天,给父亲打了二十年来的第一通电话。”

字迹不重,却像敲在每个人心上。

“我们一直在看数据,看长尾,看反响。”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可真正重要的,是这句话背后的人——他等了二十年,才敢开口。我们做的不是电影,是等一个时机,等一个人,终于愿意说话。”

顾逸尘看着她,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他走到白板另一侧,手指在“未来”二字上停了停,然后转向众人:“如果我们还能继续照亮,该用什么方式?”

林薇合上笔记本,抬头:“我觉得,不该急着做续集。这部电影的力气,是攒了很久才爆发的。现在观众愿意信,是因为它干净。一旦开始复制,可能就变了味。”

“可热度不等人。”小陈接过话,“社交平台上的讨论还在涨,粉丝自发组织的活动越来越多。这时候不出新内容,很容易被遗忘。我们可以拍续集,讲那些打完电话之后的故事——他们和解了吗?父母回应了吗?这才是观众真正关心的后续。”

“续集太重。”林薇摇头,“不如做纪录片。我们去采访那些写信的观众,把他们的故事拍出来。真实比虚构更有力量。”

“那也太慢了。”小陈皱眉,“市场节奏不允许我们等半年去剪一部纪录片。我们可以先出衍生短剧,每集十分钟,讲一个‘声音邮筒’背后的来信故事。节奏快,传播强,还能保持调性。”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两种方向,两种节奏,两种对“延续”的理解。

洛倾颜没急着表态。她低头看了看桌上的钢笔,笔身安静,水晶泛着极淡的光。她没转动笔帽,也没写下任何字,只是用指尖轻轻碰了碰笔尖,像在确认某种存在。

“我们最初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她忽然问。

没人回答。

“不是为了票房,也不是为了拿奖。”她看着顾逸尘,“是为了那些想说话,却一直没机会的人。我们给了他们一个出口。现在,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这个出口,还在被需要。”

顾逸尘接道:“所以问题不是‘要不要继续’,而是‘怎么继续’。我们不能因为怕变味就不动,也不能因为热度高就乱动。”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

**一、调研观众真实期待。**

**二、评估团队与资源承载力。**

**三、探索跨界合作的可能性。**

“不急着定方向。”他说,“先做这三件事。三个月内,拿出可行性分析。到时候,我们再决定是做续集、短剧、纪录片,还是别的形式。”

林薇松了口气,点点头:“这样稳妥。”

小陈也收起手机,没再坚持。

“其实……”他顿了顿,语气忽然轻快了些,“已经有品牌联系我们了。说想做联名款。比如‘妈妈的汤’主题餐具,或者‘手账共写计划’的定制本子。”

他笑着补充:“还有人提议,出情侣款手账,印上电影里的对白。”

话音落下,会议室的空气像是被什么轻轻拨了一下。

洛倾颜没抬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身。顾逸尘站在白板前,背影没动,但握笔的手微微一顿。

谁都没接话。

三秒后,洛倾颜轻轻笑了:“我们的主题,从来不是爱情。”

她抬起头,目光温和却不容误解:“是倾听。是让那些被忽略的人,被听见。情侣款听起来浪漫,但可能会让人误会这部电影的核心。”

小陈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啊,对,是我没想周全。”

“不过……”洛倾颜话锋一转,“如果真要做联名,能不能换个角度?比如,‘父子款’‘母女款’手账?或者‘给十年后的自己’信箱套装?让不同关系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林薇眼睛一亮:“这个好。我们可以做‘家庭倾听计划’,每套产品附一张空白信纸,鼓励用户写下没说出口的话,寄给家人,或者封存起来。”

“甚至可以和学校合作。”小陈重新兴奋起来,“让学生写给父母,父母写给子女,形成双向沟通。”

顾逸尘听着,没打断。他低头看着白板上的三行字,又抬头看了看那个被改写过的“未来”问号。

“所以。”他缓缓开口,“未来的每一步,都要问一句——它是在帮人开口,还是只是热闹一场?”

这句话落下,会议室彻底安静了。

林薇低头在本子上记下这句话,小陈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像在消化什么。

洛倾颜轻轻把钢笔放回桌上,笔尖正对着白板上的“未来”二字。水晶微光一闪,像是回应,又像是提醒。

顾逸尘拿起记号笔,正要补充什么,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没看,只是顺手翻了个面,继续写。

“我们还可以考虑声音项目。”洛倾颜忽然说,“既然叫‘声音邮筒’,为什么不真的做一个线上倾听平台?用户可以匿名录音,系统匹配倾听者,哪怕只是静静地听,也是一种回应。”

“技术上可行。”小陈点头,“我们已经有粉丝社群基础,做轻量级App不难。”

“难点在运营。”林薇冷静道,“怎么保证倾听者不评判?怎么防止滥用?这需要专业心理团队支持。”

“那就合作。”洛倾颜说,“联系心理协会,培训志愿者。我们不提供咨询,只提供倾听空间。就像电影里那个邮筒,不回答,只接收。”

顾逸尘停下笔,转过身:“这个方向,比续集更贴近初心。”

他顿了顿:“而且,它不依赖我们。一旦启动,它可以自己生长。”

“可资源呢?”林薇问,“我们现在人力紧张,顾总你还有新项目要推进。”

“那就分阶段。”顾逸尘说,“先做最小可行性版本,十个城市试点。三个月评估效果,再决定是否扩大。”

小陈忍不住笑出声:“你们发现没有?我们聊着聊着,已经不是在讨论‘要不要延续Ip’了,而是在规划一个长期社会项目。”

“因为它早就不是Ip了。”洛倾颜轻声说,“从第一封观众来信开始,它就不属于我们了。”

顾逸尘看着她,眼神沉静。

他走回白板前,拿起红笔,在“未来”二字上方,画了一条缓缓上升的曲线。没有峰值,没有回落,只有一道持续向前的线。

“那就从倾听平台开始。”他说,“先小范围试。同步启动观众调研,三个月后,我们再开一次会。”

林薇合上笔记本,却没有起身。小陈的手机又亮了一下,他瞥了一眼,锁屏,放回口袋。

洛倾颜坐回座位,手指轻轻搭在钢笔上。笔身温润,水晶安静。

“其实还有一个方向。”她忽然说,“我们一直关注的是‘说出来的人’,可有没有想过,那些始终开不了口的?”

众人看向她。

“比如,失语症患者,自闭谱系的孩子,或者长期被家暴却不敢报警的人。”她的声音很轻,“他们可能永远无法走进影院,也无法写下一封信。我们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顾逸尘盯着白板,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笔帽。

“我们可以和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他说,“把电影做成无障碍版本,加手语翻译、语音描述。甚至,开发触觉绘本,让无法听和看的孩子,也能‘感受’故事。”

“还可以训练志愿者,去社区做‘移动倾听站’。”林薇接道,“带着录音设备,上门收集那些从未被记录的声音。”

小陈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停住。

最终,他只轻声说:“这已经不只是电影了。”

顾逸尘没回答。他拿起红笔,走向白板,在那条上升曲线的尽头,写下两个字:

**不止。**

洛倾颜看着那两个字,指尖轻轻压在笔尖上。

水晶微光一闪。

顾逸尘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们不急着宣布什么。但从今天起,所有讨论,都按‘不止于电影’的方向推进。”

没人说话。

空调的风轻轻吹过,带起一页纸的边角。

洛倾颜把钢笔慢慢推到桌中央,笔尖指向白板。

顾逸尘的手还停在“不止”二字上,指节微紧。

小陈的手机屏幕再次亮起,一条新消息弹出。

他没看。

喜欢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