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御驾亲临
晨光刺破草原的薄雾时,西部马场的地平线上突然扬起了连绵的烟尘。托雅扶着毡帐的木柱远眺,原本空旷的草场尽头,竟像潮水般涌来无数身着红色号服的士兵——明军的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甲胄的寒光顺着队列延伸,一眼望不到头。
“这……这得有多少人?”托雅下意识攥紧了狼头玉牌,指腹蹭过玉石上的纹路,试图压下心头的震颤。她身后的蒙克早已惊得说不出话,手按在弯刀柄上,却连拔刀的勇气都没有。自托雅接过瓦剌汗位以来,帐下拢共不过三千老弱残兵,别说这般阵列齐整的大军,便是能凑出五百骑像样的队伍,都足以让她在草原上挺直腰杆。
蹄声由远及近,阿依娜带着几名亲卫从队伍前方驰来,红色披风扫过沾满露水的青草。“表妹,发什么愣?”她翻身下马,笑着拍了拍托雅的肩膀,“郭登将军的三千骑兵先到了,额尔登的部队也在后面押着粮草,过晌午就能全到。”
托雅顺着阿依娜的手势望去,只见队列前方,一名身披亮银甲的将领正勒马待命,头盔上的红缨随着马匹的呼吸轻轻晃动。那便是宣府总兵郭登?她曾听部落老人说过,这位大明将领在土木堡之变后死守宣府,凭几千兵力挡住了也先的数万大军,是个实打实的硬角色。可此刻望着那片“明”字大旗,她却忽然想起昨夜老哈达的话——“引明军进来,就是饮鸩止渴”。
“怎么突然调这么多人来?”托雅的声音有些发飘,“咱们不是说好了,只要三万骑兵吗?”
“这你得问后面那位。”阿依娜眨了眨眼,侧身让出身后的道路。
托雅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心脏猛地一缩。
烟尘中,一顶明黄色的轿子正由四匹白马拉着缓缓前行,轿帘半挑,里面端坐着一位身着常服的年轻男子。他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俊,眼神却像草原上的鹰隼般锐利,只淡淡扫了过来,就让托雅下意识屏住了呼吸。更让她心惊的是,男子身后跟着的太监、侍卫,竟个个气度不凡,绝非普通将领的随从。
“表姐,你身后是谁?”托雅的声音发颤,指尖冰凉,“难不成是……大明大皇帝(注:瓦剌族对历代中原大一统王朝君主的统一称谓,非大明专属,体现其对中原政权的认知与礼仪习惯)朱祁钰吗?”
阿依娜点头的瞬间,明黄色轿子已在她们面前停下。朱祁钰由太监金英搀扶着下轿,脚下的云纹靴踩在毡毯上,目光平静地掠过托雅,又扫过她身后稀稀拉拉的瓦剌亲卫,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托雅汗王不必多礼,朕听闻瓦剌需助,特意从宣府赶来看看。”
“大皇帝……御驾亲临?”托雅彻底慌了神,忙按照草原上拜见大汗的礼节躬身,膝盖却控制不住地发颤。她从未想过,借兵之事竟会惊动大明的皇帝。草原上的部落首领见一面瓦剌大汗都难如登天,如今大明的天子就站在眼前,这让她一时间连该说什么都忘了。
朱祁钰却上前一步,虚扶了她一把:“汗王是瓦剌的主人,在你的地盘上,不必拘礼。”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朕听说汗王刚整合了翁牛特与巴林部,草原初定,正是需要兵力稳固的时候——这些人,既是来帮你镇场子,也是来兑现盟约的。”
托雅抬起头,正好对上朱祁钰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轻视,也没有逼迫,反而带着一种审视的平和,像是在估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她忽然想起阿依娜说的“借势”,心头的慌乱竟奇异地平复了几分:“多谢大皇帝体恤。只是……瓦剌如今百废待兴,怕是招待不周。”
“朕来不是为了招待。”朱祁钰转身望向明军的队列,抬手示意郭登上前,“郭将军,你带五千人驻守西部马场外围,约束好士兵,不许惊扰牧民;额尔登将军,你把粮草卸在东侧营地,与瓦剌的后勤队对接,按人头分发口粮。”
“末将遵旨!”两名将领齐声应道,声音震得周围的草叶都微微晃动。
托雅看着明军有条不紊地安营扎寨,甲胄碰撞的脆响、士兵的号令声与瓦剌牧民的惊叹声交织在一起,原本冷清的营地瞬间变得人声鼎沸。她忽然想起也先大汗在世时的光景——那时瓦剌铁骑踏遍漠南,营地也是这般热闹,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部落离散,牲畜锐减,这样的生机她已经很久没见过了。
“表妹,怎么眼圈都红了?”阿依娜递来一块羊皮帕子,轻声问道。
托雅接过帕子按了按眼角,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只是……好久没见过这么多部队了。”自她接过汗位那天起,看到的不是部落间的争斗,就是牧民因缺粮而愁苦的脸。也先大汗留下的基业,早就被连年的战乱和雪灾啃得只剩一副空架子。她曾无数次在夜里惊醒,害怕自己守不住这片草原,可此刻望着眼前的明军,望着朱祁钰从容调度的身影,她忽然觉得,那些压在心头的重担,好像轻了许多。
“你看,我说过家乡会好起来的。”阿依娜拍了拍她的后背,“大明要的是战马,咱们要的是稳定,各取所需罢了。不过你也得记着,朱祁钰是皇帝,心思深,咱们得守好自己的底线。”
托雅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就见老哈达和巴图匆匆赶来。老哈达老远就瞪大了眼睛,指着明黄色的轿子,声音都变了调:“汗王!那……那是大明的皇帝?您怎么没提前告诉我们?”
“朕临时决定过来的,没来得及通知各位首领。”朱祁钰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老首领不必惊慌,朕此次前来,一是为了履行盟约,二是想亲眼看看草原的情况。听说翁牛特部的草场靠近边境,常受盗匪侵扰?朕已让郭将军分出一千人,帮你巡逻防御。”
老哈达愣在原地,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他原本还担心明军会恃强凌弱,可这位大明皇帝不仅没有摆架子,反而主动提及草场的事,倒让他准备好的诘问都咽了回去。巴图也挠了挠头,看着那些正在搭建营帐的明军,小声对托雅说:“汗王,这些人看着倒挺规矩,没像传言里说的那样抢东西。”
托雅刚要开口,就见远处的烟尘里又传来一阵骚动。一名瓦剌斥候骑着快马狂奔而来,翻身下马时险些摔倒:“汗王!不好了!兀良哈部的人……兀良哈部的人带着察哈尔旧部,正在偷袭巴林部的营地!”
巴图脸色骤变,猛地拔出弯刀:“这群杂碎!我就知道他们不安好心!”
“慌什么?”朱祁钰的声音适时响起,他抬手召来郭登,“郭将军,带两千骑兵随巴图首领驰援巴林部,记住,只帮着驱赶,不要主动追杀——留着兀良哈部,还有用。”
“末将明白!”郭登领命,转身翻身上马,两千骑兵瞬间列成冲锋阵型,跟着巴图呼啸而去。
托雅看着疾驰的马蹄扬起的烟尘,心头的震撼又深了几分。若是换作以前,巴林部遇袭,她至少要花半个时辰召集人马,等赶到时,恐怕营地早就被烧光了。可明军只用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整装出发,这般效率,让她不得不心生敬畏。
“汗王觉得,明军如何?”朱祁钰忽然问道。
托雅定了定神,诚恳地说:“大皇帝的军队,纪律严明,行动迅速,是草原上少见的劲旅。有他们在,瓦剌定能安稳下来。”
“安稳只是暂时的。”朱祁钰望着远方的山峦,语气意味深长,“草原太大,部落太多,光靠兵力镇着,治标不治本。朕听说汗王有意统一漠南各部落?若是需要帮助,大明可以提供粮草和武器。”
托雅心头一动。她确实有这个心思,可一直苦于兵力不足,粮草短缺。若是能得到大明的支持,统一草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可她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大皇帝为何要帮我?”
“因为朕要的,是一个安稳的边境。”朱祁钰转过身,目光直视着托雅,“瓦剌强了,才能挡住漠北的其他部落,大明的边境才能太平。朕给你帮助,你给朕战马,给朕安稳——这是一笔公平的交易。”
阿依娜在一旁补充道:“表妹,这是好事。有大明做后盾,那些心怀不满的旧部不敢作乱,兀良哈部也不敢轻易挑衅。等统一了草原,咱们就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了。”
托雅看着朱祁钰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阿依娜鼓励的目光,终于下定了决心。她举起狼头玉牌,对着朱祁钰躬身行礼:“若大皇帝真能助瓦剌统一草原,托雅愿以汗王的名义起誓,每年向大明进贡两千匹战马,永不与大明为敌!”
“好!”朱祁钰朗声大笑,伸手拍了拍托雅的肩膀,“汗王是个爽快人。朕向你保证,只要瓦剌信守盟约,大明永远是瓦剌的盟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托雅抬头望去,只见郭登带着骑兵押着一群俘虏回来了,巴图跟在后面,脸上满是喜色:“汗王!我们把兀良哈的人打跑了,还抓了他们的首领帖木儿!”
朱祁钰笑着对托雅说:“看来,瓦剌的好日子,要来了。”
托雅望着热闹的营地,望着明军与瓦剌牧民一起搭建营帐、分发粮草的场景,眼眶又一次湿润了。她想起刚上任时,面对的是四分五裂的部落,是饥寒交迫的族人,是虎视眈眈的敌人。那时她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要在焦虑中度过,可现在,她忽然看到了希望。
“是啊,好日子要来了。”托雅轻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坚定。
阿依娜走到她身边,两人并肩望着眼前的一切。阳光洒在她们身上,也洒在这片刚刚恢复生机的草原上。远处的明军旗帜与瓦剌的狼头旗在风里一起飘扬,像是在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序幕。
而在她们看不见的地方,被俘虏的帖木儿正恶狠狠地盯着明军的背影,眼中满是怨毒。他不知道,自己的被俘,不过是朱祁钰布局中的一步棋。这位大明皇帝的心思,远比草原上的任何人都要深沉,而托雅与阿依娜,才刚刚踏入这场关乎草原命运的棋局之中。
喜欢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