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文武百官们懵逼,主要是他们还是头一次看见朱元璋为他们讲解这些大道理。
这还是他们记忆里粗枝大叶、苦农民出身的洪武大帝吗?
懂得比他们这些从小读四书五经的大臣们还懂得多。
重点是,他们越听越觉得朱元璋讲的都是极其深奥的知识,货真价实,没有半点弄虚作假!
感觉就像是……领先了几个时代!
他们感觉还真对了,文官们能做到这个位子自然不是什么傻子,可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了解的知识比较片面。
遇到这种现代化的制度和知识总结,就和遭遇降维打击差不多。
文官尚且如此,武将们就更别说了。
看着侃侃而谈的朱元璋,总觉得自家这位老大哥有种陌生感,仿佛眼前之人不是朱元璋一样。
听着他讲的这些知识,就和听天书一样,只是隐隐约约觉得特别有道理,特别厉害,让人本能地信服。
我不懂,但倍感震惊!
如果陈平在这里的话,就会想到现代的一句话——你字多,你说得对。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么说你们懂了吗?”
朱元璋巴拉巴拉讲了一通,问道。
看着这些文武百官或是震撼或是懵逼的模样,他心情别提有多好了。
原来这就是给人讲课的滋味吗?真滴爽啊!
在一瞬间,朱元璋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形象在这些文武百官心中变得越发崇高。
知识的阶梯,就是如此的高尚!
“陛下,您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这番理论实在是让吾等惊为天人,佩服不已啊。”
一名大臣恭敬地行礼问道。
言下之意很明显,自家人知道自己的事,朱元璋或许很有智慧,但是绝对不会说出这么清晰的道理。
更像是从某种典籍之中摘抄下来的内容一样。
而这也让大臣们感到好奇,要知道他们不说是博览群书,但也称得上是学识渊博,可世界上难不成还有他们没有看过的书籍不成?
“咱所得知识,乃是天授,非是尔等可以探究。”
朱元璋冷哼一声,故作高深莫测的说道。
他这样做,一来是为了装逼,二来是为了隐藏陈平的存在。
文武百官中,知晓陈平存在的也只有徐达和李善长。
他们二人见识过陈平的本事,也知道陈平的重要性,自然是不会戳穿朱元璋,只是心里不知道会怎么吐槽就是了。
“总之,你们需要记住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将大明建设得更加美好!而现在,为了契合新大明律,咱宣布将来要重新划分执政执法的部门,将二者进行分离,其中执法部门也将根据执法步骤进行细分。”
“刑部、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等部门及其分部,分管抓人、查案、审案,各分部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制约,职权清晰明确,不得违规越权!也严禁相互勾结,知法犯法者罪加三等!”
朱元璋趁热打铁,当即宣布自己接下来针对新大明律的一系列改革。
这顿时在文武百官中掀起轩然大波,涉及官场,自然也是会波及他们自己的职位。
有的官员这会儿心里面就在琢磨朱元璋之前讲述的那些法治相关的知识,开始琢磨自己究竟是执政还是执法。
“李善长还有太子,此事就交给你们和内阁的一群官员去筹备,过一段时间咱就要看见你们凑备完整的奏折递上来!”
朱元璋一口气说完,只觉得之前被陈平激起的怨气都平息了很多,有种大展拳脚一试身手的爽利感。
“皇上圣明!”
文武百官们换作平日里少不得要反对一下,但是今日朱元璋套用陈平的知识,给他们上了一课,一时半会儿脑袋还是蒙圈的,还怎么反驳?只能是连胜附和。
李善长和太子朱标心头苦笑,却也只能领命。
……
早朝结束,时间也临近中午。
忙碌了一个早上的朱元璋,这会儿也开始享用早膳。
正巧这时候刚刚被他任命负责执法、执政机构改革一事的太子朱标和李善长就找了过来。
“太子、善长,你们来得正好,陪咱一起享用饭食,来人,再备上两副碗筷。”
朱元璋看见二人,自然而然就让他们过来一起吃早膳。
可话音一落,朱标和李善长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满脸的苦涩和为难。
“你们这是还有事?”
朱元璋问道。
“启禀父皇,儿臣正是为了部门改革一事而来。”
太子朱标行了一礼,斟酌着语气说道:
“现如今新的大明律已经颁布,文武百官看了都挑不出错处,可见很快就能在大明全面推广,让官员和老百姓都认可和接受。”
说到这里,朱标观察下朱元璋的脸色,见其脸色如常,这才接着说道:
“执法部门相关的划分,也在由内阁成员们制定和编排,只是还有一事,不得不禀告父皇。”
“何事?”朱元璋问道。
朱标和李善长闻言都苦笑一声,朱标说道:
“现如今最大的问题是大明人手不够了,科举三年一次,每次选拔的进士不过三百左右,根本支撑不齐大明这么多新划分的三司分布的人员安排。”
“是啊,如今大明上上下下有一千三百多个县级行政,与之配套的三司分部,光是需要的人员就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就算解决人员分配,单单是支付这些新增官员的俸禄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现在,国库已经没多少银子了。”
李善长说到这里,已经注意到朱元璋之前无所谓的神情已经渐渐变得凝重了。
朱元璋听了二人的话之后,看着眼前的饭食顿时没了胃口,心里顿时恍然。
“咱居然把这回事给忘了!”
他一拍桌子,懊恼地说道。
朱标和李善长对视一眼,没敢说是因为朱元璋得意忘形,着急炫耀“自己”的成果,这才导致夸下海口却无法兑现的情况发生。
也就在此时,朱棣和朱雄英二人同样愁眉苦脸地过来了。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