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 夜长梦多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大漠孤烟直的南疆,似乎在柔辽久违的那一次挑衅后,再不复曾经的载歌载舞。

夜里不再寻欢作乐,丝竹之乐也沉寂许久,林必安的营帐里也常常彻夜灯火明亮到天明。

今夜也是。

林必安独自在帐中看着沙盘上的局势沉思,但营帐的门帘被掀起一角时还是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

他抬起头,看清来人是自己的亲卫。

“何事?”

此刻已是深夜,按理说除了巡逻的巡兵,都应已经睡下了。亲卫的忽然到访,让林必安心都提起了一节——

看来是京中燕彻执来信。

“京中传来给您的暗信。”亲卫恭敬地将信呈上,交到林必安手上后便退出营帐。

林必安确定四下无人,这才拆开信封:

“传信回京中请求中枢统筹,扶持萧烨拜相以此推行新政,正本清源。”

得了燕彻执的指示,却并未让林必安焦灼了几日的内心有所平复。

此刻他是进退两难—按照燕彻执说得,将边疆战况如实汇报回中央,让最忌讳国祚动摇的燕寒被形势推着走,绝不容忍敌人的铁骑踏入大燕半步,的确能为萧烨拜相之事添一把火。

可是如今军中有内奸,林必安仅有怀疑对象而无确凿证据。又要如何避开内奸传信回京城?

若是不能避开内奸……

林必安一把将信纸揉成纸团。

特殊之时当用特殊之法,瞻前顾后不是他林必安的性格,正好趁着此事,一箭双雕:

萧烨拜相,再暗度陈仓让内奸自乱阵脚。

--

翌日,皇城朝会。

南疆紧张的氛围终于随着林必安那封加急战报一同弥漫到了歌舞升平的皇宫,然后将那些居庙堂之高的大臣们也一起笼罩在乌云之下。

“区区蛮族,竟敢三番五次进犯挑衅我大燕!”

“蕞尔小国,不自量力!”

“陛下,臣斗胆请战!我大燕士兵骁勇无畏,曾经能打得柔辽节节败退,如今也能再一次……”

“你这话说得轻巧!且不说一场战事要牺牲多少战士、流多少血,就今时不同往日,我朝的国库也经不起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去消耗!一旦国库虚空,那么就意味着百姓的赋税徭役必须增加,到时国内民不聊生,边疆血流成河,我看你还能不能在这朝堂之上大义凛然地说出‘请战’二字!”

“那难道就要看着这立锥之地、让那些蛮人杀进大燕的土地吗?”

“南疆的林必安将军此时正为国为民地思虑着,他难道没有守护大燕?为何话从你口中说出,就成了我大燕无人的意思?”

这一消息在朝堂上传开,让朝局立刻二分为主战派和保守派,两派就这么在燕寒面前吵得不可开交。

主战派看不上保守派的懦弱,保守派讥讽主战派的冒进,针尖对麦芒地针锋相对,全然不顾燕寒冠冕流苏下阴沉无比的脸色。

燕彻执站在百官之首,趁着他们吵得正凶,不经意地给右侧方的赵明成递了个眼色。

“陛下,臣请战!直接将那弹丸之地收归大燕,以免夜长梦多!”

“陛下,臣请和!如今昭霖军与禁军重整,战力不如当前,国库也不足以支持久战,若是……”

“够了!”燕寒终于听不下去,他心如乱麻,重重地将镇纸扣在桌上,“都给朕闭嘴!吵成这样,成何体统?又商量出什么结果了吗?”

君主一怒,群臣下跪。

“你们吵,就能改变如今这进退两难的局面吗?”燕寒喘着粗气咆哮,“朕要你们来商量出个方案,不是让你们把这里闹得鸡飞狗跳。”

一时间,朝堂之上安静得落针可闻。

“陛下,”静默之间,赵明成忽然起身,“臣斗胆进言。”

“说。”

“方才二位大人说得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赵明成躬身,“如今我朝国库,的确不容乐观。”

“若是速战速决那必然是好,但柔辽敢挑衅,一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那便唯有长久战。但如此一来,莫说朝堂,就是整个大燕,都将被拖垮。”

燕寒沉默地听着。

赵明成继续道:“而导致这一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大燕国制。”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大燕二百年的国祚一直沿袭的国制,如今竟有人敢跳出来挑衅它的权威性?

“赵尚书此言差矣!”一个老御史立刻厉声反驳,“大燕如今的国制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章程,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能让大燕风调雨顺,是我朝的立命根本,岂容你说改就改?”

“你身为户部尚书,最应懂得万事‘稳’字当头。纵然祖宗之法或有瑕疵,但也应该是查漏补缺,而非直接更张。”另一个大臣也跳出来反对。

“若是动摇国本,引发朝局动荡,倒是内外交困,这责任,你可担得起?”

……

面对汹涌的指责,赵明成却面不改色。

群臣激愤,唯独龙椅上那位方才还龙颜大怒的君主,沉默地听着。

“诸位同僚,且听我一言。”赵明成缓缓说道,“我身为户部尚书方知国库虚实,才更要直言不讳。祖宗之法能保住大燕二百年的昌盛,自然是好的。但如今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旧制若不能顺应时势,只能适得其反。”

他目光如炬,继续说道:

“如今我朝看似风光无限,疆域万里,实则内外交困——外有蛮族挑衅,内有积弊。”

“为何区区小国敢在战败后再次进犯,虽是有内奸通风报信,但我朝军制僵化,卫所糜烂,兵备松弛却是事实!”

“而国库为何空虚?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楚地的灾旱吗?是因为税收制度紊乱,田亩兼并,财富尽入富人私囊而非国用!”

“至于政令为何不能出京,地方还敢阳奉阴违——枢纽机构臃肿,权责不清,浮于表面!”

赵明成字字句句,皆是实话。

从燕寒胡乱改编军队,到一桩又一桩贪腐案浮出水面,再到一个藩地的旱灾便导致国库不盈……

追其根本,便是积弊已深。

喜欢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