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4章 龙潭虎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事在人为,传承固然重要,但其命维新,如今大势所趋,唯变法不可。

赵明成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实心的铁锤,沉重地敲击在在场每一个真正期盼大燕好的官员的心上。

“臣并非为了否定太祖皇帝的功业。”赵明成将方才凶猛的气势一压,字字恳切,“臣是痛心——痛心于如今的固步自封,痛心坐视沉疴肆意却不敢剔骨疗毒!”

因循守旧的确可以苟安一时,但国势倾颓已是事实,终有一日会导致社稷倾覆。

“若有朝一日大燕的山河被柔辽踏入,臣等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和先皇?”

掷地有声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言辞恳切。

赵明成算是打响了“变法”的第一炮,将革新的必要性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的高度,明晃晃地将一切刨开,摆在了所有人,包括燕寒的面前。

朝堂上却是一片沉寂,有人在踌躇,有人在观望,但直到一声清冽的声音打破了这僵持的沉默。

“陛下,儿臣以为,赵尚书所言的确一针见血,也切中时弊。”

燕彻执本就在百官之首,此刻出言,更是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燕彻执继续道:“南疆的军报大家都已经知晓——国势艰难,已经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能解决的。故儿臣以为,变法革新,刻不容缓。唯有大刀阔斧将依附在大燕脉络上的毒瘤砍下,才能真正地肃清。”

燕彻执表态支持,那太子党的官员便没有理由再观望犹豫。

很快,一个接一个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

“臣等何以有幸生于大燕,国祚深厚,国威远播。变法先行,若是不合我们也仍有机会收拾旧山河,不会一蹶不振。”

“宁可试错,也切莫坐以待毙。”

……

沉默许久的翟丹青也适时缓步出列。

他姿态从容,声音清冽:“陛下,臣虽远在楚地,但也能感受到时局艰难。楚地的旱灾导致民生多艰,虽有陛下的天恩在此,但却治标不治本——楚地地处荒漠,旱灾几年一发避无可避,若永远依赖国库……”

翟丹青并未表态支持或主张变法,而是印证赵明成所言的“淤塞”的确是真。

如今楚地饥荒旱灾刚过,民不聊生,边疆便起了战事,且不说做不到任何的中流砥柱作用,反而需要京城千里迢迢的去支援。

燕彻执与翟丹青,一内一外,一储君一藩王,算是彻底将天平朝着赵明成这方压下了。

高踞御座的燕寒却沉着脸一言不发。

原来燕彻执的势力,如今已经发展得比他想象的还要纵深——

朝堂之上,江湖之外。

“众卿所言,”燕寒的嘴角却忽然扬起了丝毫的弧度,“皆是为国为民,以至于朕心甚慰。”

“变法之事,并非不可言商。只是如今有谁能担得起这变法革新的大梁吗?”

此话一出,方才激烈嘈杂的人群瞬间压了下去。

赵明成却迎着刀口上前:“臣认为并非无人可挑大梁。我大燕人才济济,万里挑一的才子也不在少数。只是这能扛大梁之人,此刻不在应有的位置上罢了。”

“户部尚书的意思是?”

“立相。”

果然,如燕寒所料。

他不急,萧烨“不急”,但总有人会急。

话已挑明,燕寒反倒觉得宽心。

“当务之急是应对柔辽的挑衅,稳固边疆局势。至于变法和立相……”燕寒顿了顿,“此等大事,需要广纳意见再加以斟酌。”

燕寒不置可否,站起身便要走:“今日的朝会,便到此结束。”

他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但退朝的钟声余韵还未完全消散,燕彻执便已经在养心殿中候着了。

外界的喧嚣传不进养心殿,燕彻执便负手而立站在屏风之后,等着燕寒。

燕寒换下朝服,从屏风后出来。他甚至没有看燕彻执一眼,直接绕过他坐到了案桌之后的龙椅上。

“今日朝堂之上,你倒是很会借势。”燕寒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地盯着燕彻执。

他眉目含笑,可语气却像是裹着砒霜。

“儿臣并非借势,只是知道国势倾颓,必须走这一步而不得不言罢了。”

燕寒却像是听见了天大的笑话一般,放声大笑。

“好一个不得不言。”他缓缓站起身,锐利的目光锁定燕彻执,“联合重臣,呼应藩王。”

“燕彻执,你这太子真是越发有主见了。你要将朕置于何地?”

“您当然是儿臣的父皇,大燕的君主。”燕彻执丝毫不慌,“儿臣所作所为,无非是想为父皇分忧,为大燕寻一条生路。”

“生路?”燕寒反问,“立萧烨为相,就是你们想的生路?”

“萧烨的才华,足够厘清积弊至于萧家……”燕彻执当然知道燕寒忌惮什么,“儿臣既然敢用萧烨,那便有十足的把握拿捏萧烨和萧家。”

“用相位换取新政,强国固本,何乐而不为?若是如今畏手畏脚,将来柔辽敢骑到大燕的头上来撒野,我们父子,怕才是要以身殉国了!”

燕彻执这话说得重,却带上了些悲凉。

燕寒沉默良久,终于。

“好,好得很。”他重新坐下,靠回龙椅,“朕答应你——立萧烨为相。”

父子间的博弈远没有结束。

燕寒并非如此好相与的人,光凭他对燕彻执的忌惮便知道,表面的松口和大义,无非是权衡之下的谋策。

几日后,萧府前院。

明黄色的圣旨在上,萧家家主萧烨带领族人一同跪下接旨。

“……授萧烨中书令,同平章事……”

萧烨清晰地听见身后的族群里传来倒吸的凉气和些许的喜气。

“臣萧烨接旨,谢主隆恩。”他接过圣旨,感觉手中那薄薄的一层布帛,竟然重如铁锭。

为位及人臣的夙愿达成,萧家必然由此一飞冲天,这是势不可挡之势。

但这并非他萧烨的夙愿,而相位之下,博弈的火山口和漩涡,却实打实的是他萧烨去搏。

纵有疾风起,这龙潭虎穴也不得不入。

喜欢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