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很平凡的一生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1章 刘备治蜀之法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那领头的官卒正指挥着人群,眼角余光瞥见赵新兰的身影,先是一愣,随即快步穿过人群,单膝跪地抱拳:“末将万林,见过公主殿下!”

赵新兰抬手示意他起身,语气平和:“起来吧,我记得你,星群常说你是军中的‘兵王’。”

万林黝黑的脸上泛起些许红晕,腰杆挺得笔直,抱拳说道:“公主殿下谬赞了,‘兵王’只是弟兄们的玩笑话,末将不过是比旁人多些力气罢了。小人万林,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赵新兰目光扫过出站口周围,巡逻的士兵不少,戒备明显比一般城池森严,她问道:“这里为何布防如此严密?附近的士兵数量可不少,出什么事了吗?”

万林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具体的情况末将也说不太清,只是李大人吩咐要加强戒备,说是刚收复不久,怕有乱子。让末将带着弟兄们在这附近巡逻,确保进出站的人安全。”

他顿了顿,指着出站口外的人群解释道:“您看,这些都是来接亲朋好友的,最近火车班次多了,人也就多了起来。李大人说,得让大家安心,所以防卫上就紧了些。”

赵新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出站口外的人群确实热闹,与之前在火车上看到的寂静景象截然不同,心里的疑惑更甚。她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万林见她没有其他吩咐,便问道:“殿下要进城的话,末将派人引路?”

“不必了,我们自己走走就好。” 赵新兰说道。

万林应声退下,转身叮嘱身边的士兵:“都仔细着点,保护好进出的百姓。”

赵新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又望了望眼前热闹的人群,再想到城外的寂静,心中的疑团丝毫未减。她转身对身后众人说:“走吧,咱们进城去看看,这大同府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跟在赵新兰身后,朝着城内走去,每个人心里都满是疑惑,这出站口的热闹和城外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酒楼雅间内,觥筹交错,喧闹不已。李星群端着酒杯,强忍着酒意,脸上堆着笑容,与在座的汉人士大夫们周旋。这些人身着绫罗绸缎,一个个满面红光,正高谈阔论着。

“李大人,这大同府以后可得多仰仗您照拂啊。”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士大夫举杯说道,眼中带着几分试探。

李星群笑着回应:“各位都是大同府的栋梁,往后还需一同为百姓谋福祉。来,我敬各位一杯。” 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脑袋也越发沉重。

就在这时,李全悄悄走到李星群身边,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李星群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

他站起身,对着众人拱手道:“诸位抱歉,府衙那边有急事,我得先回去一趟,失陪了。”

众人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多说什么,纷纷拱手道别。李星群快步走出雅间,留下柳珏继续招待剩下的人。

李星群出了酒楼,立刻上了马车,催促着车夫快些赶往府衙。马车在街道上疾驰,他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

进入府衙大堂,李星群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那里的韩严法、田维等人,心里 “咯噔” 一下,暗道不好。

赵新兰见李星群醉醺醺地走进来,脸色一沉,带着几分生气说道:“李大人在本宫不在的时候,就是这样治理大同府的吗?”

李星群心里一紧,暗忖:这是生气了,之前都称呼我星群的。他连忙抱拳说:“公主请听我解释,现在他们联合起来势力很大,虽然能够打败他们,但是没有必要造成太大的伤亡,所以我的意思是拉拢一部分人,打压一部分人削弱反对者的力量。”

赵新兰挑眉说:“拉拢他们就是你现在这样?”

李星群苦着脸回答说:“我也不想的,您知道的,我并不喜欢喝酒,现在醉醺醺的出现在你的面前。”

赵新兰这才缓和了些神色,点头说:“现在城里是怎么回事?”

李星群定了定神,努力压下酒意带来的眩晕,抱拳说道:“公主有所不知,这大同府刚收复时,局面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复杂。城里百姓成分太杂,有世代居住的汉人,有早年迁徙来的契丹人,还有不少前齐旧部的家眷,心思根本拧不到一块去。”

他顿了顿,眼神清明了些:“我思来想去,与其一刀切地推行新法,不如先按汪辉祖的法子试试 —— 把城划成东西两半。东边让那些愿意归顺的百姓住着,严格按大启律法来,工坊、商铺也都开在那边,让他们先尝到安稳的甜头;西边暂时留给那些还在观望的人,先用约法三章镇着,杀人偿命、伤人受刑、偷盗抵罪,简单明了,他们也容易记。”

韩严法在旁补充道:“大人这也是无奈之举。前几日西边有几个混子闹事,按约法三章打了二十板子,转天就有士绅来说刑罚太轻;真要按律法判流放,又有人说咱们苛待百姓,左右都难周全。”

田维也接口道:“而且那些汉人士大夫手里握着不少粮田,真要硬逼他们,怕是会断了西边百姓的粮路。大人让柳珏在东西城之间开了处市集,准许两边以物换物,现在东边的铁器换西边的杂粮,倒也慢慢有了些生气。”

李星群揉了揉眉心,声音里带着疲惫:“今日请那些士大夫喝酒,就是想让他们松口,把囤积的陈米拿出来换铁器。工坊那边急着造农具,可铁矿运得太慢,再拖下去,春耕都要误了……”

他抬眼看向赵新兰,语气诚恳:“属下知道这样饮酒不妥,可这些人疑心重,不陪他们喝几杯,根本不肯吐实。让公主见怪了。”

赵新兰眉头微蹙,指尖在案几的青玉镇纸上轻轻摩挲,镇纸边缘的冰裂纹被摩挲得发亮:“可是你这样做,对百姓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我们坐在火车上远远眺望,大同府西边城池一片死寂,连条狗都看不见 —— 那城墙下的荒草都快长到半人高了,这哪里是治理,分明是把人逼进了笼子里。”

李星群猛地站直身子,腰间玉带硌得肋骨生疼,酒意被这话冲散了大半。他抬手抹了把脸,掌心的汗蹭在鬓角:“公主有所不知,西边只行约法三章,看似宽松,实则让那些暗藏祸心的人没了顾忌。这几日已经出了七起斗殴、三起抢粮的事,昨日还有个卖菜的老汉被打断了腿,百姓怕惹祸,自然不敢出门。”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着咽下酒气,声音沉了些,“我的法子是从史书里学的 —— 刘备入蜀后,继承刘璋的宽纵政策,结果豪强占了半个蜀地,政令出不了成都。后来诸葛亮先松后紧,起初让他们占些官田,等民怨积得像春汛的洪水,再突然清查土地、斩了几个带头闹事的豪强,借着百姓的怨气立威,才稳住了局面。虽有动荡,却能速成。”

“可也有失败的例子。” 苏铁冠往前一步,藏青袍袖扫过案边堆叠的卷宗,最上面那本《大同府户籍册》“啪” 地掉在地上,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朱批。他弯腰拾起来,指腹按着泛黄的纸页:“王莽改制时,也是想先放纵土地兼并,再突然收紧 —— 结果呢?豪强们拿着圣旨当擦屁股纸,疯狂吞并良田,等朝廷要收回来时,他们直接带着家丁反了。政策反复得像拉锯,最后天下大乱,连长安都被烧了。现在城里的契丹人本就抱团,前些日子还有人看见他们在城西的破庙里聚着,要是借着这混乱勾结起来……”

李星群点头时,案头的烛火 “噼啪” 爆了个灯花,火星子溅在他手背上,他浑然不觉。“没错,他们已经勾结在一起了。” 他屈起指节叩了叩桌面,声音里带着冰碴,“这几日西边的铁匠铺总丢铁器,粮仓的锁被撬了三次,每次都只少几十石粮 —— 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有组织的,他们在囤兵器、备粮草。”

赵新兰握紧了腰间的羊脂玉佩,玉佩被体温焐得发烫,指尖却泛着冷白:“他们人数可不少,光靠咱们现有的五千护卫,能应付吗?”

“公主放心。” 李星群的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大同府舆图,指尖落在雁门关的位置,语气笃定如钉,“我们早算好了时辰,根据朝廷的命令,杨家军就要过来换房了。到时候让他们从西门攻,咱们的人从东门堵,内外夹击,保管他们跑不了 —— 连只耗子都钻不出去。”

“那些人也不是傻子,” 赵新兰追问,眉峰拧成了疙瘩,鬓边的珍珠耳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就不怕他们提前察觉,带着人往北边的草原跑?或者干脆狗急跳墙,先动手烧了工坊?”

李星群嘴角勾起一抹冷意,那笑意没到眼底,倒像是结了层薄冰:“这样最好。真要是狗急跳墙,正好把藏在暗处的都引出来 —— 那些平日里装老实的契丹族长、前齐的旧军官,一个个都得现原形。到时候一网打尽,省得日后麻烦。”

周清真忍不住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颤音,他从袖中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可西边总有无辜的契丹人吧? 他们或许只是被裹挟的,咱们何必赶尽杀绝?”

“周大人心软了。” 李星群摇头时,喉结上下滚动,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又几分决绝,“我们不是圣人,救不了天下人。咱们是汉人,就得先护好汉人的周全。等大同府的汉人能安稳种田、孩子能进学堂念书、娘们敢在夜里开门纳凉了,再谈别的不迟。”

吕宋人给自己的教育,到现在李星群都没有忘记,李星群想着好好对待他们,结果他们呢,直接导致当初太原的陷落。虽然现在苏哈托已经被废除武功关在了监狱之内,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然不会再让那样的事情发生。虽然严格的来说,好像当初自己也没有实力掌控大局,现在翁俊民那些人手里面还有不少人,现在就人数来说,他们都还比自己的人多。

赵新兰抬手止住还要说话的周清真,她的指尖在周清真的袖子上轻轻一按,目光落在李星群身上,声音平静却带着分量:“这一点你做得没错。乱世之中,容不得半点心软 ——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正好借这个机会,把潜在的敌人都清干净,省得年年防、日日怕。”

“正是。” 李星群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如石,“有些毒瘤,不流血是剜不掉的。要是放任他们藏在阴影里,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得安宁 —— 咱们这辈子耗得起,孩子们耗不起。”

赵新兰站起身,烛火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裙摆扫过地面的青砖,发出轻微的声响:“好,就按你说的去做。需要调兵或者传信给太原府,直接让人去找我 —— 我的令牌在大同府境内,比驿站的火票管用。”

李星群抱拳躬身,腰间的佩剑撞在甲片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声音掷地有声:“属下遵命。”

烛火在案头明明灭灭,韩严法等人的脚步声渐远,最后一道门轴转动的轻响过后,大堂里只剩赵新兰与李星群两人。窗棂外的风似乎也柔和了些,只偶尔卷起几片枯叶擦过青砖地。

赵新兰转身时,眉梢的凝重已散得干干净净,她走到李星群面前,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胸口:“星群,你这一口一个‘公主’叫的,是还在生我的气?”

李星群被她戳得往后退了半步,腰间的佩剑撞在廊柱上,发出轻响。他挠了挠耳根,耳尖泛着红:“不敢生气。只是方才那么多同僚在,叫‘新兰姐’…… 终究不合规矩。”

“规矩规矩,就你规矩多。” 赵新兰捂嘴笑起来,眼尾弯成两弯月牙,鬓边的珍珠耳坠随着笑声轻轻摇晃,“嘻嘻,所以你还是气了。方才在众人面前那般严肃,原是攒着脾气呢。” 她忽然拽住他的袖子轻轻晃了晃,声音软得像浸了蜜,“这一次是我不好,不该在人前那样问你。你看,府衙的茶都凉了,就别生我的气了好不好?”

李星群望着她仰起的脸,烛光在她眼底跳跃,那点方才被议事压下的娇憨全浮了上来。他想起方才在众人面前,她板着脸问 “李大人就是这样治理大同府的吗” 时的模样,再看此刻拽着自己袖子撒娇的人,终究是没忍住,嘴角泄出半丝笑意。

“我本就没生气。” 他伸手想把袖子抽回来,却被她攥得更紧,“只是…… 方才那些话,让周大人他们听见,怕是要议论你。”

“议论便议论,” 赵新兰仰头瞪他,眼尾却带着笑,“我是公主,他们还能议论出花来?再说了,我方才那般问你,也是想看看你这大同府的底气究竟足不足 —— 现在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她忽然松开手,转身从案上拎起一盏未凉的茶,递到他面前,“喏,赔你的茶。方才在众人面前,算我语气重了些。”

李星群接过茶盏,温热的瓷壁熨着掌心。他望着她眼尾的笑意,终究是叹了口气:“下次…… 下次在人前给我留些脸面就好。”

“知道啦。” 赵新兰笑得更欢,眼尾的细纹都染上暖意,“快喝茶吧,再放着真要凉透了。等杨家军到了,可有你忙的呢。”

李星群低头抿了口茶,茶香混着她身上淡淡的檀香漫进鼻腔。他忽然觉得,方才议事时的剑拔弩张,倒像是这暖茶前的铺垫,再烈的火气,终究抵不过她这声带着笑意的 “星群”。

窗外的风卷着一片落叶掠过窗纸,在烛火里投下转瞬即逝的影子,像极了此刻大堂里悄然漫开的、与方才截然不同的温柔。

《很平凡的一生吧?》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很平凡的一生吧?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很平凡的一生吧?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