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京初冬,朔风初起,寒意渐浓,却丝毫挡不住满城欢腾。
自北疆传来陛下平定辽东、攻克高句丽、收服肃慎与扶余,更将三韩纳入羁縻版图的捷报后,整座京城便似被点燃了一般,处处都染上了喜庆之意。
皇宫偏殿内,太史令王粲正伏案疾书,他激动得手指发颤,突如其来的狂喜让他忍不住咳嗽起来,单薄的肩膀随之起伏。
侍从连忙上前轻拍他的背,递上温热的汤药劝道:“大人,您歇歇吧……”
王粲却摆了摆手,咳着将汤药推到一旁,重新执起笔。“歇不得!”
“陛下开疆拓土,创下此等千古功业,我身为太史令,当秉笔直书,将这北疆大捷的每一处细节都刻入史书,让后世子孙皆能知晓今日之盛,岂能迟录半字!”
说罢,他俯身疾书,笔走龙蛇,墨痕纵横间,尽是难掩的振奋,恍惚间竟有了“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模样。
几日后,班师回朝的号角终于响彻翊京上空。晨光微亮时,道路两侧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
辰时刚过,远处尘土飞扬,先有轻骑开路,而后是重骑将士们整齐列队而来。身后车队载满贡品,辽东的人参、貂皮、高句丽的鎏金器皿、青铜器、肃慎的良弓、扶余的良马与谷物……堆得像小山一般,看得百姓们惊叹不已。
官府早已在街头设下数十处粥棚与酒肆,热气腾腾的米粥、香气四溢的肉食与清酒免费向百姓供应,官府小吏们忙着分发食物,脸上满是笑意。
街角的空地上,歌舞表演接连不断,鼓乐声、琴弦声与百姓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最热闹的当属搭起的戏台,伶人们穿着铠甲,演着将士们征战高句丽时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角抵戏,每到精彩处,台下便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
随着庆祝的锣鼓声愈发响亮,人群忽然安静了几分。王镜骑马行至队伍最前。
她端坐于通体雪白的战马之上,金冠束起的长发在风中微微扬起,冠上垂落的珠玉随马背起伏轻晃。
一身玄色斗篷,内搭的橙红衣裙。腕间一枚青铜护甲,更衬得执缰的手骨节分明。
她这个人,似乎无论置于何等境况中,总能成为最夺目的存在。
王镜的目光扫过欢腾的人群,最终落在迎驾的文武百官身上。
荀彧、郭嘉率众官躬身行礼,齐声道:“臣等恭迎陛下凯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镜抬手回礼,目光忽与人群中的王粲相遇。
她朝他微微一笑,颔首致意。
王粲霎时怔住。冬阳洒在她染了风霜的眉宇间,那笑容似能融化朔北寒冰。他忽然觉得,史书上所有明主的记载,都不及此刻万分之一。
待队伍行至宫门前的广场,王镜朗声宣诏:
“此战之功,非朕一人之劳,乃是诸位将士浴血奋战、文武百官尽心谋划之果!即日起,所有参与谋划与出征者,皆按功行赏,加官进爵,以示嘉奖!”
“……阵亡者厚恤其家,子女免赋十年。另传朕旨:大赦天下,免百姓今岁三成赋税,与民同庆!”
话音落下,锣鼓声、欢呼声再次响彻翊京上空。
……
夜幕降临时,全城仍灯火通明。王粲回到府中,铺开新卷,郑重写下:
“景元二年冬,帝平定东北,万民箪食以迎王师。是夜,翊京火树银花,四海承平之象始现。”
写罢,他望向窗外漫天星辰,轻声叹道:“能为此盛世执笔,此生无憾矣。”
这场盛大的凯旋,在王镜日后征服四海、缔造无数荣光的征程里,不过是开篇的序章,只是她无数次胜利归来中寻常的一场。
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