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桥组”和“开山组”两大技术攻关专项组如同两只蓄势待发的猛虎,在格物院内掀起研发狂潮的同时,另一场同样关键甚至更为紧迫的技术攻坚战,在京郊西苑那座已正式挂牌的“皇家蒸汽机车总营造司”内悄然打响。
这里的总负责人是张家的长子——张铁牛,那个曾在京城献技、一锤砸断军器监百年骄傲的硬汉。此刻,他正站在一间巨大而空旷的厂房中央,眉头紧锁,眼神凝重如铁。
在他面前,停放着一辆刚从试验轨道上开下来的“开拓者”三号蒸汽机车。这辆机车是目前最先进的型号,马力强劲,在平坦轨道上甚至能拖拽三十节满载车厢,跑出日行八百里的惊人高速。
然而,就在半个时辰前,它在营造司内一段专门模拟山区坡度的试验铁轨上,遭遇了一场耻辱性的彻底失败。那段试验铁轨的坡度仅五度,远低于太行山脉中动辄十几二十度的陡坡,可就是这区区五度的坡,却成了这头平原猛虎无法逾越的天堑。
当机车头拖拽着仅十节空车厢开始爬坡时,巨大的驱动轮在铁轨上疯狂空转打滑,发出阵阵令人牙酸的“吱嘎”声,黑色浓烟从烟囱喷涌而出,将整个车头笼罩,可车身只是在原地徒劳挣扎,最终甚至因动力不足而后退了几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张铁牛围着这头沉默的钢铁巨兽一遍遍地踱步,粗糙的手掌抚摸着冰冷的车身,口中喃喃自语。
他身后站着十几名从格物院机械司抽调的顶尖工程师和老匠人,一个个同样面色凝重、愁眉不展。
“总司大人,”负责锅炉系统的老匠人上前一步,不解地说,“咱们这锅炉的蒸汽压力已是目前极限,论力气绝对天下第一,可为何……为何一遇这小小的上坡就……就使不出劲儿了呢?”
他的话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在他们的认知里,力气大就该能拉动更重的东西、爬上更高的山坡,可眼前的现实彻底颠覆了他们的常识。
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一个沉稳的声音从厂房门口传来:“因为它只有一身蛮力,却没学会如何去用这身力气。”
众人回头,只见青石县伯张大山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
“爹!”张铁牛又惊又喜,连忙迎上去。
张大山摆了摆手,径直走到巨大的驱动轮前,蹲下身仔细观察。
“铁牛,我问你,一个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和一个力能扛鼎的壮士,让他们拉同一张强弓,谁能把箭射得更远?”
张铁牛不假思索地答:“自然是神射手。壮士虽有力,却不知如何在开弓瞬间将力道完美施加于弓弦之上。”
“对喽!”张大山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这台机车现在就是那个空有一身蛮力的壮士。它力气大、蒸汽压力足,但所有设计都是为了在平地上将力气转化为最快‘速度’。”
“可爬坡需要的是什么?”他看向众人。
一个年轻的格物院学子试探着回答:“是……是更大的力气?”
“不。”张大山摇头,“爬坡需要的不是更快的速度,而是更强的‘扭力’——一种能让车轮在极慢速度下依旧爆发出巨大能量,牢牢‘咬’住地面,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的力量!”
“扭力?”这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在场众人闻所未闻。
张大山没有过多解释复杂的物理学概念,只是捡起一根木炭,在地上画了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形。
“你们看,”他指着地上的图,“如果让一个小的、转得飞快的齿轮去带动一个大的、转得慢的齿轮,大齿轮输出的力量就会被放大数倍!它会转得很慢,但‘劲儿’会无比巨大!这就是‘降速增扭’的原理!”
“我们要给这头猛虎装上一套可以变换的‘筋骨’!”
“在平地上,让它用现在的方式跑,追求最快速度;到了山脚下,就让它换一副‘筋骨’,慢下来,把所有力气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扭力’,专门用来爬坡!”
张大山的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众人脑中的迷雾!
“我明白了!”张铁牛第一个反应过来,激动地一拍大腿,“爹!您是说,咱们要在蒸汽机和驱动轮之间,再加装一套可以变换大小的齿轮组!就像……就像咱们磨坊里控制磨盘快慢的齿轮一样!”
“孺子可教!”张大山欣慰地笑了,“这个东西,我称之为——‘变速齿轮箱’!”
这个方案瞬间点燃了所有工程师和工匠的热情!他们立刻围在一起,激烈讨论起来:
-“对!可以设计两套传动系统!一套高速,一套低速!”
-“低速齿轮组的齿比要尽可能大!我建议至少做到五比一!”
-“还需要设计一个可靠的切换装置,让司机能在驾驶室内方便切换!”
然而,解决了“扭力”问题,另一个难题又摆在眼前。
“总司大人,”一个老匠人提出新疑问,“就算有了足够的扭力,可铁轨滑啊!特别是在山里,要是遇到雨雪天气,铁轮子在铁轨上怕是扭力再大,也只会原地打滑,根本前进不了。”
这个问题同样致命。
张大山笑了笑,显然早已想到解决方案。他再次用木炭在地上画起来,这次画的是一段中间带一排整齐“牙齿”的铁轨,和一个同样长满“牙齿”的轮子。
“既然它滑,那我们就让它不准滑!”张大山指着地上的图,语出惊人,“我们在两条铁轨中间再加铺一条‘齿条轨道’,然后在机车头底部加装一个能与这条轨道完美咬合的‘齿轮’!”
“如此一来,爬坡时,机车就不再依靠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力前进,而是靠这个‘驱动齿轮’‘咬’着‘齿条轨道’,一格一格地硬生生把自己从山脚拉到山顶!”
“它将永远不会打滑!”
寂静。整个厂房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地上那幅简单却充满天才想象力的图画,大脑一片空白。
在铁轨中间加一条带牙的轨道?给火车装一个带牙的轮子?这种想法简直异想天开,却又合情合理到了极点!
“神……神乎其技!真是神乎其技啊!”许久后,一个老匠人才颤抖着发出由衷的感叹。他看向张大山的眼神,已不再是看普通上位者,而是在看一尊点化众生的工匠之神!
有了明确方向,整个营造司立刻爆发出惊人的行动力。在张铁牛的亲自带领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山地机车”技术攻关正式开始:
一支团队专门负责设计制造复杂的“变速齿轮箱”,日夜不休地计算最佳齿轮比,绘制上百张精密图纸;
另一支团队在钢铁厂全力配合下,尝试锻造至关重要的“齿条轨道”和“驱动齿轮”。这对精度和硬度的要求前所未有,经过无数次失败、耗费上万斤钢材后,第一节闪烁着幽蓝光芒、带着完美齿形的“齿条轨道”终于锻造成功!
一个月后,一辆经过全新魔改的“开拓者”机车静静停放在厂房中央。它的外形更加狰狞,充满力量感;厚重底盘之下,一套由数十个大小齿轮组成的复杂精密“变速箱”,以及那个闪烁着森然寒光的巨大“驱动齿轮”,已安装就位。
它不再是平原上的猛虎,而是进化成了一头准备挑战崇山峻岭的——钢铁巨兽!
张铁牛和所有参与研发的工程师、工匠们围在它周围,每个人眼中都充满激动、骄傲,以及一丝即将迎接终极考验的紧张。他们知道,理论和实物已准备就绪,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或是再次面对失败的——审判时刻!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