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上那三名牧童手臂上清晰的疤痕,如同三记响亮的耳光,彻底击碎了所有守旧派大臣的顽固与偏见。事实胜于雄辩,在活生生的证据面前,任何关于“天理人伦”的空谈都显得苍白无力。
皇帝宁宣宗看着殿下那些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之言的老臣们,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决断。他知道,扫清思想上的最后障碍之后,接下来,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这项足以拯救万民的国策,贯彻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威严如雷响彻整个大殿。
“‘惠民防疫司’,于此次抗疫之中,思虑周全,应对有方,厥功至伟。然,天花之-疠,非比寻常,其势凶猛,其传也速,寻常衙司,恐难当此重任。”
“朕,今日,便于这百官之前,下达最高旨意!”
“即刻起,将‘大宁惠民防疫司’,升格为——‘皇家防疫总署’!”
“总署,不入六部,不归内阁,直接,对朕一人负责!”
“总署大司医张丫丫,朕,特赐其‘尚方宝剑’,金牌令箭!凡,总署防疫政令所至,天下各级官府,乃至驻军,皆需无条件配合!若有阳奉阴-违、怠惰推诿者,可……先斩后奏!”
“轰——!”
“皇家防疫总署”!“先斩后奏”!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道天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所有人都明白,皇帝,这是将帝国最特殊、也最超然的权力,毫无保留地,赋予了那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少女!
这份恩宠,这份信赖,在大宁朝,已是前无古人,绝无仅有!
“臣女……领旨谢恩!”
丫丫跪倒在地,声音虽然依旧清脆,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责任感。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肩上,扛起的,是整个帝国的……防疫大业!是天下万民的……生死安危!
……
圣旨一下,整个帝国,都围绕着“种痘”二字,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地运转了起来。
一场,由皇权直接推动的、覆盖全民的、史无前例的“强制免疫”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一步:牛痘母株的培育与扩增。
京郊的皇家牧场,被整体划为了“皇家防疫总署”的直属“疫苗培育基地”。
数千头最健壮的牛犊,被集中起来,由格物学院畜牧司的专家,进行统一的喂养和检疫。
丫丫,则亲自带领着她的核心团队,将那份经过了反复验证的、最原始、也最安全的牛痘浆液,如同播撒火种一般,小心翼翼地,接种到第一批健康的牛犊身上。
数日之后,当这些牛犊的身上,都成功地,起了那种典型的、温和的牛痘脓疱时。
一场规模空前的“疫苗大生产”,便正式开始了。
数百名经过了严格培训的医官和学子,如同最精细的工匠,小心翼翼地,从这些牛犊的脓疱中,采集着新鲜的痘浆。
再将其,封存在由琉璃厂加急赶工烧制出的、数以万计的、小巧的琉璃密封瓶中。
每一瓶,都代表着一个,可以免于天花死亡的……生命。
第二步:“送冰天使”的千里驰援。
牛痘浆液,娇贵无比,在常温之下,极易失效。
如何,将这些珍贵的“救命仙-药”,安全、快速地,从京城,送往帝国遥远的边陲与州府?
安国公府,再次,展现出了它那神乎其技的“格物”之力。
张大山,亲自设计。
张柱子,带领营造司的工匠们,日夜赶工。
一种专门用于冷链运输的“神器”——“青石冰壶”,被成批量地,制造了出来。
那是一个由双层琉璃制成的、中间真空的保温瓶。
内层,用来放置封装好的牛痘浆液。
夹层之中,则填满了由皇家冰窖提供的、碾碎的冰块。
最外面,再用厚厚的棉絮和皮革,层层包裹。
这个看似简单的“冰壶”,却能保证,在炎热的夏日里,内部的低温,也能维持超过十日之久!
于是,帝国那早已四通八达的“皇家驿传”体系,便承担起了这项神圣的使命。
无数的驿卒,背着那沉甸甸的、却又不敢有丝毫颠簸的“青石冰壶”,日夜兼程,换人-不换马,换马不换壶。
他们,如同传递奥运圣火的使者,将这一点点生命的希望,送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被沿途的百姓,亲切地,称之为——“送冰天使”。
曾有一位年轻的驿卒,在翻越蜀中天险之时,突遇暴雨山洪。
在生死关头,他竟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自己身上那件唯一能御寒的蓑衣,死死地,包裹住背上的“冰壶”。
最终,疫苗,安然无恙地,送到了。
而他自己,却因为感染了风寒,引发了肺疾,在完成任务的第二天,便永远地,倒在了异乡的驿站里。
他的事迹,被写入邸报,传遍天下。
感动了无数的人。
也让这场“全民种痘”运动,更增添了几分,悲壮与神圣的色彩。
第三步:标准化接种与全民动员。
当第一批珍贵的牛痘浆液,运抵各州府之后。
一场更为细致、也更为庞大的社会动员,便在惠民防疫司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所有的地方官府,都被下达了死命令。
必须在三日之内,完成辖区之内,所有三岁以上、十六岁以下孩童的名册登记。
——所有的城镇、乡野,都设立了临时的“种痘站”。
由防疫司派出的医官,和当地的郎中们一起,为孩子们进行免费的接种。
——安国公府,再次,展现了其“格物”的细节之力。
张大山,亲自设计,并让铁牛的钢厂,加急赶工。
制造出了数万支,针尖钝圆,针身刻有精准刻度的……“标准化种痘针”,以及与之配套的、分为“消毒”、“待用”、“已用”三格的针盒。
彻底杜绝了因为器械不洁或操作不当,而可能引发的任何感染风险。
——而为了让防疫知识,真正地,深入人心。
张大-山,更是与周先生一起,亲自执笔,制定了一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乡防痘疹十条》。
规定了“发现痘疹需报官”、“患者衣物需焚烧”、“种痘后可免徭役一年”等一系列软硬兼施的条款。
他还让小山,将这些条文,编成了简单易记的儿歌。
“小娃娃,要听话,防疫司里种牛花。胳膊上面轻轻点,一辈子,都不怕。见了痘疹远远跑,回家赶紧告爹妈……”
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通过私塾的先生们,迅速地,传唱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口中。
……
一场由皇权强力推动。
由“格物”技术全程保驾。
由安国公府的无上声望作为信用背书。
由无数医者、驿卒、官吏和百姓,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全民种痘”运动,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
从今天起,那个,曾经如同死神镰刀般,悬挂在每一个大宁子民头顶的……天花噩梦。
终于,要被彻底地终结了。
喜欢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