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6章 朱祁钰看向沙盘最新敌方后: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不倒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九百一十六章 沙盘定计

白鹰城的驿馆书房内,烛火跳动着映亮三面墙壁。原本悬挂的山水图已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巨大的木质沙盘——克鲁伦河的支流用蓝漆勾勒,肯特山的轮廓堆出嶙峋起伏,弘吉剌部的驻地、鞑靼的边境线都插着不同颜色的小木旗,连刚归顺的杜尔伯特部牧场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朱祁钰俯身站在沙盘前,指尖捏着一枚代表明军的红色木旗,缓缓划过南线驿道。金英端着刚温好的奶茶进来,见他眉头微蹙,便轻手轻脚地把茶盏放在案上,不敢出声打扰。自昨夜收到郭登的第二封急信后,陛下就没合过眼,连今早杜尔伯特部宣誓归顺的仪式,都只是匆匆露了个面。

“陛下,阿依娜大汗和托雅汗王到了。”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声。

朱祁钰直起身,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让她们进来。”

阿依娜一进门就注意到沙盘上的新标记——鞑靼边境多了三枚黑色木旗,旁边还压着一张纸条。她走过去拿起纸条,轻声念道:“阿鲁台增兵漠南边境,别勒古台被转移至鄂嫩河营地。”念到这里,她转头看向朱祁钰,“鞑靼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不是动真格,是试探。”朱祁钰指着沙盘上的鄂嫩河,“鄂嫩河离瓦剌边境不过二百里,阿鲁台把别勒古台安置在那里,既不算公然与咱们为敌,又能随时让他骚扰克鲁伦河的部落——这老狐狸打得一手好算盘。”

托雅凑到沙盘前,指尖点在弘吉剌部的旗帜上:“那塔不台呢?自从黑松林偷袭失败后,他就躲回驻地不出了,派去的使者也被赶了回来。”

“他在等。”阿依娜接过话头,“等鞑靼的动向,也等咱们的反应。要是咱们对别勒古台动手,他说不定就会趁机联合其他观望的小部落作乱。”

朱祁钰拿起那枚红色木旗,重重插在白鹰城的位置:“不管他等什么,咱们先把自己的阵脚扎稳。杜尔伯特部的粮仓已经动工了,宣府派来的工匠后天就能到;郭将军在北线收拢了巴彦的三千旧部,只要稍加整编,就能补充兵力。现在最关键的,是堵住别勒古台回窜的路。”

他俯身拨动沙盘,把肯特山附近的两枚红旗往东北方向移动:“郭将军带五千人守住克鲁伦河渡口,额尔登领三千骑兵进驻斡难河上游——这样一来,别勒古台要是从鄂嫩河往南逃,就会被两面夹击。”

“可鞑靼要是出兵接应呢?”托雅忍不住问道,“阿鲁台在边境增了五千人,真打起来,郭将军和额尔登的兵力未必够。”

朱祁钰笑了笑,从沙盘边缘拿起一枚金色木旗,插在白鹰城西侧:“这是我昨晚让人加急调过来的宣府精锐,明日午时就能到。有这两千人坐镇,就算鞑靼真敢出兵,咱们也能应对。”

阿依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早就料到阿鲁台会增兵?”

“不是料到,是做好万全准备。”朱祁钰拿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奶茶驱散了些许疲惫,“从咱们决定用和平方式统一草原那天起,就该想到鞑靼不会坐视不管。但他们也有顾虑——去年冬天雪灾,鞑靼的牲畜死了近半,现在根本耗不起一场大规模战争。”

他抬手划过整个沙盘,语气陡然坚定:“你们看,杜尔伯特部归顺后,漠南已有三分之二的部落认咱们的汗庭;明军的粮草能支撑半年,工匠带来的农具正在分发给牧民——咱们现在缺的不是兵力,是时间。只要再稳住三个月,等草场的冬草囤够,等新整编的瓦剌骑兵形成战斗力,别说一个别勒古台,就是阿鲁台亲自来,咱们也不怕。”

托雅看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旗帜,想起刚接过汗位时,帐下只有三千老弱残兵的窘迫。那时她连保住翁牛特部都觉得艰难,从未想过有一天,瓦剌能在鞑靼的威胁下如此从容。她伸手摸了摸腰间的鎏金令牌,冰凉的触感让心头更稳了几分。

“可咱们不能一直被动防御。”阿依娜眉头微蹙,“塔不台一天不归顺,弘吉剌部就像扎在咱们背上的刺;别勒古台在鄂嫩河一日,克鲁伦河的牧民就一日不得安宁。”

“我没说要被动防御。”朱祁钰走到沙盘另一侧,捡起一枚代表瓦剌的狼头木旗,放在弘吉剌部与杜尔伯特部之间,“托雅,你带一千亲卫去杜尔伯特部的牧场,跟巴图鲁一起组织联合放牧。塔不台看到咱们和杜尔伯特部拧成一股绳,心里肯定会慌——他最怕的,就是被咱们孤立。”

他又拿起一枚红旗,插在鄂嫩河对岸:“我让金英去联络兀良哈部的旧部,他们跟别勒古台有旧怨,只要许给他们草场,肯定愿意袭扰鄂嫩河营地。别勒古台被折腾得没了精力,阿鲁台自然会觉得他没了利用价值。”

阿依娜看着沙盘上渐渐清晰的布局,嘴角终于扬起笑意:“好一个‘围而不打,扰而不攻’。这样一来,既不用跟鞑靼撕破脸,又能慢慢拔掉这两根刺。”

“不止如此。”朱祁钰的指尖落在沙盘最北端,“我还让人去查了阿鲁台的底细——他的侄子脱脱不花一直想夺权,要是咱们把别勒古台的事闹大,让脱脱不花觉得有机可乘,鞑靼内部自会生乱。”

托雅听得目瞪口呆:“大皇帝连鞑靼的内乱都算到了?”

“不是算到,是顺势而为。”朱祁钰直起身,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草原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阿鲁台想借别勒古台牵制咱们,咱们就能借脱脱不花牵制他——这盘棋,就看谁能沉得住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郭登的亲卫浑身是雪地冲进来,单膝跪地:“陛下!大汗!北线急报!别勒古台带着五百残兵偷袭了克鲁伦河的粮仓,郭将军已经率军追过去了!”

托雅脸色骤变,一把抓住亲卫的胳膊:“粮仓怎么样了?粮食有没有损失?”

“粮仓没事!”亲卫喘着粗气回道,“郭将军早有防备,只让他们烧了外围的草料。现在别勒古台往鄂嫩河方向逃了,郭将军问要不要追进鞑靼境内?”

阿依娜看向朱祁钰,眼神里带着询问。

朱祁钰走到沙盘前,拿起代表别勒古台的灰色木旗,轻轻拨到鄂嫩河岸边,然后用手指按住:“传我命令,郭将军不许追过边境,就在克鲁伦河渡口扎营,把别勒古台的退路封死即可。另外,让额尔登带一千人去粮仓驻守,顺便把烧了的草料补给上——要让牧民知道,有咱们在,他们的粮食就丢不了。”

“可就这么放别勒古台回去,岂不是让阿鲁台看笑话?”托雅有些不甘心。

“让他笑。”朱祁钰语气平静,“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别勒古台这次偷袭失败,阿鲁台只会觉得他更没用;而咱们守住了粮仓,牧民会更信任汗庭——这才是最要紧的。”

亲卫领命离去后,书房内又恢复了安静。烛火渐渐微弱,窗外的天光已经大亮,晨曦透过窗棂洒在沙盘上,给那些木旗镀上了一层金边。

阿依娜走到朱祁钰身边,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你该歇歇了。剩下的事,我和托雅能处理。”

“不急。”朱祁钰俯身再次看向沙盘,指尖从白鹰城一路划到宣府,“我在想,等漠南统一了,就把这里的茶马互市再扩大些。瓦剌有战马、皮毛,大明有茶叶、丝绸,咱们互通有无,牧民的日子才能真正好起来。”

托雅心中一动:“大皇帝是想让瓦剌和大明永远做盟友?”

“不止是盟友,是唇齿相依。”朱祁钰直起身,目光扫过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声音带着一种穿透烛火的力量,“草原会有风雪,中原会有灾荒,但只要咱们守住彼此的底线,互相扶持——不管怎么样,我们永远不倒。”

阿依娜看着他坚定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为何他愿意放下皇帝的架子,屈居自己之下指挥。这位大明皇帝要的不是征服,是边境的长久安稳;而瓦剌要的不是依附,是草原的重新崛起——两者本就殊途同归。

她伸手拿起一枚狼头木旗,与朱祁钰手中的红色木旗并排插在白鹰城的沙盘中央:“好,那就让瓦剌和大明一起,守住这片土地。”

托雅也拿起一枚木旗,插在杜尔伯特部的位置。三枚旗帜在晨光中紧紧靠在一起,像是三座并肩而立的山峰。

金英站在角落,看着沙盘前的三人,悄悄退了出去。他知道,从陛下说出“永远不倒”这四个字开始,白鹰城的命运,乃至整个漠南草原的命运,都已经不一样了。

窗外,杜尔伯特部的牧民正在城楼下赶着牛羊经过,孩童的笑声与马蹄声交织在一起。远处的明军营地传来整齐的操练声,与瓦剌亲卫的呼喝声遥相呼应——新的一天开始了,而这片草原的新生,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