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6章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太元四年(公元379年,己卯年)

开春正月辛酉这天,朝廷放了波大赦,给全国添了点喜气。

前秦的长乐公苻丕这帮人接到老大苻坚的诏书,吓得一激灵,赶紧下令各路大军集中火力猛攻襄阳。秦王苻坚还想亲自带兵去打襄阳,下诏让阳平公苻融带着关东六州的兵力到寿春集合,梁熙带着河西的兵随后跟上。结果阳平公苻融跳出来劝道:“陛下您想拿下江南,那得好好合计合计,可不能脑子一热就上。要是就为了个襄阳,犯得着您御驾亲征吗?从没见过调动全国兵力就为打一座城的,这就好比拿稀世珍宝去打鸟,太不值了!”梁熙也跟着劝:“东晋的皇上再横,也没孙皓那么过分,而且他们家江山地势险要,不好打。陛下真想扫平江南,派几员大将,让关东的兵南下淮河、泗水,让梁州、益州的兵从巴、峡往东打,不就完了?何必亲自出马,跑到那湿地沼泽里遭罪呢?当年汉光武帝灭公孙述,晋武帝擒孙皓,没听说这两位皇上亲自带兵冲在前头挨箭雨啊!”苻坚听了这才作罢。

朝廷下诏让冠军将军、南郡相刘波带八千兵去救襄阳,结果刘波怕前秦兵怕得要死,愣是不敢前进。襄阳这边,朱序倒是挺能打,好几次出战都把秦兵揍了回去,秦兵也退得远了点,朱序就放松了警惕。到了二月,襄阳督护李伯护悄悄派儿子给前秦递了投降信,甘愿当内应。长乐公苻丕赶紧下令各路军马猛攻。戊午这天,襄阳被打下来了,朱序被活捉,押送到了长安。秦王苻坚觉得朱序是条汉子,能坚守气节,就任命他当度支尚书;而李伯护这货因为不忠,直接被砍了。

前秦将军慕容越攻下了顺阳,活捉了太守、谯国人丁穆。苻坚想给丁穆封官,丁穆硬是不接受。苻坚任命中垒将军梁成为荆州刺史,给了一万兵力,镇守襄阳,还选拔当地有才能声望的人,客客气气地任用他们。

桓冲因为襄阳丢了,上书朝廷交回印信,请求辞职,朝廷没同意。下诏罢免了刘波的官,没过多久又让他当冠军将军,也是够折腾的。

前秦任命前将军张蚝为并州刺史。

兖州刺史谢玄带一万多兵去救彭城,驻军在泗口,想派个密使给城里的戴逯报信,却没法送进去。他手下的部将田泓自告奋勇,说要潜水游到彭城去,谢玄就派他去了。结果田泓被秦兵抓住了,秦兵给了他不少好处,让他骗城里说南边的救兵已经败了。田泓假装答应,可一到城下就喊:“南边的大部队马上就到,我一个人来报信,被这帮家伙抓住了。大伙儿加油顶住!”秦兵气得把他杀了。彭超把军用物资放在留城,谢玄故意放风说要派后军将军、东海人何谦去打留城。彭超一听,赶紧解除对彭城的包围,带兵回去保护物资。戴逯趁机带着彭城的人马,跟着何谦投奔谢玄,彭超就占了彭城,留了兖州治中徐褒守城,自己则南下攻打盱眙。俱难攻下淮阴,留邵保驻守。

三月壬戌这天,朝廷下诏说:“边境多事,今年粮食收成又不好,宫里的开销得省着点来;宗室亲戚的供给,百官的俸禄,暂时先减半。各种劳役花费,只要不是军国大事必需的,都给停了。”

癸未这天,朝廷派右将军毛虎生带三万兵攻打巴中,去救魏兴。前锋督护赵福等人到了巴西,被前秦将领张绍等人打败,损失了七千多人。毛虎生只好退守巴东。蜀人李乌聚集了两万人,包围成都响应毛虎生,秦王苻坚派破虏将军吕光去把他们收拾了。到了夏天四月戊申,韦钟攻下魏兴,吉挹拔刀想自杀,被手下拦住了;正好秦兵到了,把他活捉,吉挹从此不说话不吃饭,最后死了。秦王苻坚感叹道:“以前有周孟威不屈服,后来有丁彦远洁身自好,现在吉祖冲又闭口绝食而死,东晋怎么有这么多忠臣啊!”吉挹的参军史颖逃了回来,带来了吉挹临终前的手书,朝廷下诏追赠吉挹为益州刺史。

前秦将军毛当、王显带两万兵从襄阳往东,跟俱难、彭超会合,一起攻打淮南。五月乙丑,俱难、彭超攻下盱眙,活捉了高密内史毛璪之。前秦六万大军把幽州刺史田洛包围在三阿,这里离广陵才一百里地,朝廷上下吓得不行,赶紧在长江边布防,派征虏将军谢石带水军驻守涂中。谢石是谢安的弟弟。

右卫将军毛安之等人带四万兵驻守堂邑。前秦的毛当、毛盛带两万骑兵偷袭堂邑,毛安之这帮人吓得直接溃散了。兖州刺史谢玄从广陵去救三阿;丙子这天,俱难、彭超被打败,退守盱眙。六月戊子,谢玄和田洛带五万兵进攻盱眙,俱难、彭超又败了,退守淮阴。谢玄派何谦等人带水军趁着涨潮逆流而上,夜里烧毁了淮桥。邵保战死,俱难、彭超退守淮北,谢玄和何谦、戴逯、田洛一起追击,在君川再次把他们揍得大败,俱难、彭超往北逃跑,就剩自己小命保住了。谢玄回到广陵,朝廷下诏给他加官进爵,升为冠军将军,还兼任徐州刺史。

秦王苻坚听说这事儿,气得火冒三丈。秋天七月,下令用囚车把彭超押回朝廷受审,彭超自己抹脖子了。俱难被削去爵位,贬为老百姓。

前秦任命毛当为徐州刺史,镇守彭城;毛盛为兖州刺史,镇守胡陆;王显为扬州刺史,驻守下邳。

谢安当宰相的时候,前秦老来捣乱,边境的军队老打败仗,大伙儿都吓得心慌慌,谢安却总能稳住局面,用平和安静的态度处理事儿。他治理国家,抓大放小,不纠结鸡毛蒜皮的小事。当时的人把他比作王导,还说他比王导更有文化气质。

八月丁亥,朝廷任命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没多久,又调任丹杨尹。王蕴觉得自己是皇亲国戚,不想在朝廷里任职,一个劲儿请求外放;朝廷就任命他为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会稽内史。

这一年,前秦闹了大饥荒,日子不好过了。

【内核解读】

公元379年的中国大地上,前秦与东晋的军事交锋持续升级,这一年的历史事件不仅勾勒出十六国时期政权博弈的残酷图景,更折射出军事策略、政治伦理与人性选择的复杂交织。太元四年的战争进程与政权运作,为我们理解那个分裂动荡的时代提供了多维度的观察视角。

军事决策中的理性与冒险:前秦的战略摇摆

前秦君主苻坚在襄阳之战初期展现出的亲征冲动,与大臣阳平公融、梁熙的理性劝谏形成鲜明对比。阳平公融以“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的精妙比喻,点出倾全国之力争夺一城的战略失衡风险;梁熙则通过历史镜鉴(汉光武、晋武帝统一战争均未亲赴前线),强调帝王应把握战略全局而非陷入局部战场。这种劝谏最终阻止了苻坚的亲征,体现出前秦决策层内部尚存的理性制衡机制。

然而苻坚对襄阳的执念仍推动着战争机器高速运转。从军事部署看,前秦采用多线协同策略:长乐公丕主攻襄阳、慕容越进攻顺阳、彭超与俱难攻略淮南,形成对东晋的钳形攻势。这种战略布局虽显示出前秦的军事优势,但也暴露出战线过长的隐患——后续淮南战场的溃败印证了过度扩张的风险。

人性博弈与伦理抉择:守城者的精神光谱

襄阳攻防战中的人物选择构成了一组震撼的人性对照。主将朱序在城破被俘后坚守气节,反而获得苻坚的敬重与任用;而叛变投敌的李伯护虽短暂达成目的,最终却因“不忠”被处决。这种结局安排超越了简单的胜负评判,折射出十六国时期政权对“忠义”伦理的共同认同——即便敌对双方,也将坚守节操视为价值标杆。

类似的伦理抉择也出现在其他战场:顺阳太守丁穆被俘后拒绝前秦官职,展现出士大夫的政治操守;魏兴太守吉挹“不言不食而死”的殉国行为,更让苻坚发出“晋氏多忠臣”的感叹。这些人物的选择表明,在政权更迭频繁的乱世,传统伦理依然是维系士人人格尊严的重要支柱。而田泓潜水报信、宁死不屈的事迹,则将这种忠义精神从精英阶层延伸至普通士卒,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底色。

东晋的被动防御与局部反击:军事体系的韧性考验

面对前秦的全面进攻,东晋的防御体系呈现出“局部溃败与有限反击并存”的特点。襄阳守将朱序虽尽力抵抗,但刘波援军的畏缩不前最终导致重镇失陷。这种“救援不力”的问题并非孤例,反映出东晋军事指挥体系的松散——桓冲因失地请辞被拒,刘波被免职后迅速复职,显示出朝廷在赏罚制度上的妥协性。

然而东晋并非全无亮点。谢玄在淮南战场的表现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智慧:通过声东击西调动敌军(扬言攻击留城辎重迫使彭超回援)、派遣死士传递军情,最终在君川之战大破秦军,收复部分失地。这场胜利不仅遏制了前秦的南进步伐,更诞生了田泓这样的忠义典范。谢玄的胜利证明,东晋虽整体处于劣势,但在优秀将领指挥下仍具备局部反击能力,这种韧性成为东晋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战争背后的民生与政治:资源调配与制度应对

战争的本质是资源的较量,太元四年的史料中隐藏着丰富的经济与政治信息。东晋朝廷因“疆埸多虞,年谷不登”而下令减省开支:皇室用度从俭、九亲供给与官员俸禄减半、停罢非急需徭役。这种应急措施反映出长期战争对东晋财政的巨大消耗,也显示出中央政府在资源调配方面的有限能力。

前秦虽然军事上取得襄阳等战略要地,但也面临统治难题。苻坚在新占领区采取“选其才望,礼而用之”的政策,任命梁成为荆州刺史镇守襄阳,体现出对地方治理的重视。但同年“秦大饥”的记载,暗示着持续战争已对前秦的经济基础造成破坏——这种隐藏的危机,为后来淝水之战的逆转埋下伏笔。

历史回响:乱世中的秩序寻求

太元四年的历史事件中,最值得深思的是不同政权对“秩序”的共同追求。苻坚虽为异族君主,却严惩叛徒李伯护、褒奖忠义之士,实质是在借助儒家伦理巩固统治;东晋则通过表彰吉挹、田泓等殉国者,强化内部凝聚力。这种对“忠义”价值的共同认可,成为分裂时代维系文化认同的隐形纽带。

谢安在危难中“镇之以和静”的执政风格,与王导“镇之以静”的治国理念一脉相承,反映出东晋士大夫在乱世中寻求稳定的政治智慧。这种“不为小察,务举大纲”的治理方式,虽无法彻底改变东晋的颓势,却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权的运转,为后来的淝水之战积蓄了力量。

太元四年的战争与政治,本质上是秩序重构前的阵痛。前秦的扩张与东晋的坚守,忠义者的牺牲与背叛者的结局,共同构成了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拼图。在这场持续博弈中,军事胜负只是表层现象,而文化认同的延续、伦理价值的坚守与制度韧性的展现,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深层力量——这些力量最终将在淝水之战中迎来决定性的碰撞。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