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香居的门板刚卸下一半,就见几个王府侍卫抬着块鎏金牌匾走来,红绸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何青云正系着围裙准备熬汤,见状连忙迎出去,指尖在冰凉的牌匾边缘轻轻摩挲,“御膳供奉”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边框雕刻的龙纹栩栩如生。
“何姑娘,这是太后特意让人赶制的,”张护卫笑着拱手,“王爷说就挂在门楣上,往后在京城,没人敢不给聚香居面子。”
李重阳踩着梯子帮忙挂牌匾,青布棉袍的下摆被风吹得扬起,他仰头时,鎏金的光芒落在他眼里,像盛了整片星空。
“挂正些,”他对下面扶梯子的何平安叮嘱,“这牌匾不仅是荣光,更是咱们在京城的底气。”
牌匾刚挂稳,庆阳街就炸开了锅,卖包子的掌柜搬着凳子站在门口张望,绸缎庄的伙计跑过来要借卤味当贺礼,连平日里高傲的醉仙楼掌柜,都让人送了坛好酒过来。
何青云看着攒动的人头,忽然想起刚开业时门可罗雀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烫。
“姐,宫里派人来了!”何平安从人群里挤进来,手里攥着张明黄色的帖子,“说要订下个月的麻辣烫,每天三锅,送到御膳房!”
李重阳接过帖子,指尖在“每日辰时送达”的字样上顿了顿:“宫里的单子不能怠慢,我去买些保温的锡壶,确保送到还是热的。”
他转身时,忽然对着何青云笑:“往后咱们聚香居,也算半个御膳房了。”
正忙着,就见个穿锦袍的公子被随从簇拥着走来,腰间玉佩上的“李”字在阳光下泛着光。
“这便是太后夸赞的聚香居?”他仰头看着牌匾,忽然对何青云道,“给我来碗特辣的麻辣烫,再加两斤卤牛肉,本公子倒要尝尝,是什么吃食能让太后都赞不绝口。”
何青云刚要动手,李重阳悄悄拽了拽她的衣袖,低声道:“是吏部李尚书家的公子,出了名的挑剔,多放些麻酱中和辣味。”
麻辣烫端上桌时,李公子用银筷挑了根粉丝,慢悠悠地送进嘴里。
辣意刚在舌尖炸开,他就皱起眉头,却又忍不住再尝一口,额头渐渐渗出汗珠:“这味道……确实霸道,比江南的糟三样够劲。”
他忽然指着真空包装的卤味:“这东西新奇,给我包十份,送回府里。”
何平安打包时,李公子忽然盯着抽奖箱笑:“听说你们这儿有抽奖?本公子也来试试手气。”
他摸出张纸条展开,竟是“免单一次”,顿时朗声大笑:“看来本公子与这聚香居有缘,往后常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日,聚香居就被京城的公子哥和达官显贵挤满了。
有带着随从专门来吃麻辣烫的,有捧着帖子来订卤味的,还有些好奇的命妇,坐着马车来瞧热闹,把个小小的铺子挤得水泄不通。
“姑娘,给我来份不辣的,”个穿月白衫的书生模样的人轻声道,“听闻这汤底是用几十种香料熬的,想来不辣也好吃。”
何青云给他盛了碗骨汤麻辣烫,里面卧着个糖心蛋:“公子慢用,这是北阳城的做法,加了些枸杞,补气血。”
书生尝了口汤,忽然抬头笑道:“我在翰林院当差,前几日听同僚说宫里新添了个聚香居的吃食,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他放下碗筷时,忽然从袖中取出张纸:“这是我写的《聚香赋》,聊表心意。”
纸上的字迹清隽,写的竟是麻辣烫的熬制过程,从“牛油融于铜锅”到“花椒撒若星子”,读来竟朗朗上口。
何青云小心收好,忽然觉得这京城的烟火气里,又多了几分墨香。
打烊后,何青云坐在灯下核对订单,宫里的、王府的、寻常百姓的,密密麻麻记了满满三页。
李重阳在一旁算着账,算盘珠噼啪作响,忽然停下道:“这个月的盈利,在东城盘个大铺面了。”
他指着账本上的数字,眼底闪着兴奋的光:“宫里的订单虽利润薄,但胜在稳定,加上这些达官显贵的光顾,咱们的名气算是彻底打响了。”
何青云翻看着那张《聚香赋》,笔尖在“东城铺面”几个字上圈了圈:“不仅要盘铺面,还得请个好厨子,我一个人掌勺太累,你又不擅长这个,得找个能接手麻辣烫和卤味的人。”
正说着,林六娘端来刚煮好的银耳羹,笑着说:“我兄长认识个御膳房退下来的老师傅,据说最擅长卤味,就是脾气倔了些,要不要请来试试?”
“脾气倔不怕,只要手艺好,”何青云眼睛一亮,“明日就请林掌柜帮忙牵线,待遇好说。”
第二日清晨,何青云特意起了大早,带着新卤的牛肉去拜访那位王师傅。
老师傅住在南城的胡同里,院里堆着些废弃的香料包,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八角香。
“听说你家的卤味能入太后眼?”王师傅接过牛肉,眉头都没抬,“老奴倒要尝尝,比御膳房的如何。”
他咬了一口,忽然放下筷子,目光在何青云身上打量:“这卤汤里加了甘草和罗汉果?去了油腻,留了醇厚,倒比御膳房的方子多了几分巧思。”
何青云心中一喜,知道这是认可了,连忙说明来意。
王师傅沉吟片刻,指着院里的香料架:“要我留下也行,得依我一个条件,这些香料必须用我指定的铺子采买,差一分火候都不行。”
“那是自然,”何青云爽快应下,“食材是根本,绝不能马虎。”
回到聚香居时,李重阳正对着图纸比划:“东城的铺面我看过了,比庆阳街的大两倍,能隔出四个雅间,后院还能种些香料,省得总去采买。”
他忽然拉起何青云的手,往街尾走:“带你去个地方。”
转过两个街角,只见间不起眼的木工作坊里,几个工匠正忙着雕刻木牌。
李重阳拿起块刻好的,上面“聚香居”三个字旁,多了行小字,“北阳城正统手艺”。
“以后每个客人都送一块,”他把木牌塞进她手里,掌心的温度透过木纹传过来,“让他们知道,咱们虽在京城扎根,却没忘本。”
何青云摩挲着木牌上的刻痕,忽然觉得眼眶发烫,从白云村的破草房到京城的御赐牌匾,从被极品亲戚欺压到被王公贵族追捧,这一路的风雨,都化作了此刻掌心里的暖。
暮色降临时,庆阳街的灯笼次第亮起,聚香居的“御膳供奉”牌匾在灯光里泛着金辉。
何青云站在门口,看着往来的食客与穿梭的伙计,忽然明白,所谓荣光,从来不是那块冰冷的牌匾,而是灶膛里不灭的火,是家人围坐的暖,是每个食客放下碗筷时那句“明天还来”。
李重阳从身后轻轻拥住她,下巴抵在发顶:“往后的路,咱们一起走。”
风卷着落叶掠过牌匾,发出细碎的响,像在应和着这句话。
何青云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再看看身边的人,忽然觉得,这京城的月亮,终究是照进了聚香居的烟火里,暖得刚刚好。
喜欢带着超市回古代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带着超市回古代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